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书记
47545500000047

第47章 群众致富带头人

第47章 群众致富带头人——记华池县元城镇高沟门村支书李彦峰

〔组织点评〕

李彦峰同志担任村干部十多年来,对党的事业忠诚,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群众关心爱护。他带领农民种草养畜,发展草畜产业,调整种植结构,使绒山羊养殖和小杂粮种植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他辛勤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华池县元城镇党委

〔个人感言〕

作为村支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我的本职工作。依靠政府扶持,养殖绒山羊给我们带来了收入。今后,我们将继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益,让更多的群众富起来。

在华池县元城镇高沟门村,他个头不高,其貌不扬,但在村民眼中,他可是他们的好支书、好帮手,他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回报乡邻,许多人都愿意向他请教,他在当地群众中享有很好的声誉。他就是华池县元城镇高沟门村支书李彦峰。

50多岁的人了,按理说,也该享福了,可是到李彦峰家一看,就会明白不是那么回事,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科技书籍。翻开桌头上几个笔记本一看,你想不到这些笔迹竟然出自一个只有中专文化程度的人之手。里面分门别类地记有党的惠农政策、种养科技知识,尤其是对绒山羊的研究,简直可以称得上土专家,有详细的舍饲圈养技术,更有什么时候喂什么料、什么时候产绒、什么时候去角、常见病如何防治等都记载得非常清楚。

当他看到传统的种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时,他考虑到当地干旱少雨,广种薄收,农民要致富,养羊效益可观。通过不断探索研究,边养边总结经验,目前高沟门村已成为绒山羊专业养殖村,有羊舍392间,养羊3000多只。李支书看到养羊已成为高沟村的支柱产业,可有羊必须得有饲料,于是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把草畜产业确定为全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高沟门村种植优质紫花苜蓿5700多亩。种养结合,使全村畜牧业总收入达到49.4万元,养殖户年收入近万元,先后涌现出高勇、李得文、李彦红、高士茂等养殖大户,由于他们的示范带动,全镇已有绒山羊养殖户380多户。

李彦峰时常不忘关心群众的疾苦,帮贫济困。1999年村小学被水泡塌后,他义务拉料,不收一分运输费,还自费焊制了5幅铁门窗。致富不忘帮穷亲。这些年,虽然自己找到了脱贫之路,但他并没有忘却还没有富起来的乡亲们,他说自己要带着父老乡亲们一起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打破传统的农业,改变思想观念,共同走致富之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本着学习实践养殖新技术、服务群众的目的,他先实践,带领群众跟着学,最终让群众真正掌握先进的农科技术,达到让群众改变看山恶、看水愁、抱着手等、靠、要的观念,让他们学科学、用科学,以科学来增收来致富。

作为村支书的李彦峰,始终与其他村组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不仅为自己找到了增收致富的好路子,还带领群众发展特色经济,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之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李彦峰同志获奖情况

2004年,被中共华池县委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

2005年,被中共华池县委、县政府评为“重教兴学先进个人”;

2007年,被中共华池县委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被授予“全县十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