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书记
47545500000052

第52章 干实事赢民心的好书记

第52章 干实事赢民心的好书记——记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锦屏村党总支书记曹玉君

〔组织点评〕

曹玉君同志作为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组织和带领村党总支一班人抓班子、壮队伍、调结构、兴产业、争项目、促发展,创科学发展之先、争社会和谐之优,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加快了锦屏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党委

〔个人感言〕

作为一名党总支书记,我将继续保持先进性,大力发扬创先争优精神,在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及推动产业发展、加大项目建设、改善基础条件、强化服务功能、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建功立业,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曹玉君,1992年参加村委会工作,历任村委会副主任、主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他一路走来、一身艰辛、一心为民、一路致富,坚信着“诚心为民,民必理解;真心为民,民必拥护”的理念,以创建“五个好”党组织为目标,带领党总支一班人调结构、兴产业、争项目、带民富、优环境、建家园,使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文明风气祥和浓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6万元。所在村先后被评为“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市文明村”。

抓班子、壮队伍,做凝心聚力的带头人。多年来,锦屏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开展党组织生活困难,制约着锦屏村的进一步发展。2005年曹玉君担任支部书记之后,从狠抓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发挥班子整体作用着手,带领党员干部自觉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农业适用技术、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知识,增强了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他注重发展党员,将村里政治素质强、文化水平高的年轻人吸收入党,先后发展党员26名,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近年来,从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致富能人中选拔5名优秀青年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锻炼,解决了村干部“后继无人”的问题。

重民生、优服务,做情系群众的贴心人。他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怀着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强烈责任感,哪里需要他,他就会在哪里出现,多次深入“五保”、残疾人、老党员和生活困难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为他们拓渠道、搭平台、促致富。近年来,他对154户农村“两户”507人补助了15210元,对7户五保户进行全额补助,建立了“一帮三”结对帮扶措施,慰问帮扶30名空巢老人,帮助6户贫困党员走上致富路。针对锦屏村4个社的背街小巷脏、乱、差以及村民雨雪天出行难、行车难的问题,2007年,他多方筹集资金5万元,硬化背街小巷道路2.9万平方米;组织群众对东岳路等8条道路进行铺砂养护,维修道路15公里,硬化道路3.8公里,为群众的蔬菜上市提供了便利。2009年,积极与区电力局、自来水公司、住建局等部门协调,进行了农电网改造、自来水改造和危房改造建设。他真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行动,激发了党员群众争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争项目、强产业,做富民强村的引路人。他始终坚定“自己富了不算富,要看到周围的人共同富起来”的信念,把精力投入在争项目、抓产业、壮经济、增收入中。近年来,他多方衔接、筹措了110多万元,建成占地1400平方米的高标准村级办公楼和老年活动中心各一处;引资2000多万元建成占地75亩的锦屏村蔬菜、马铃薯恒温保鲜库,年交易蔬菜15万吨、马铃薯1万吨,吸纳劳动力1000多人,创劳务收入270多万元;对锦屏综合市场进行了扩建和改建,新建门面44间,容纳个体户240多户,形成了以百货经营、餐饮、服务为主的综合贸易市场,增添了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同时,他注重发挥协会党支部及党员作用,带领种植户、贩运户到终端市场实地考查,建立了“企业 协会 农户 基地”的运作模式,引导群众种植新品种中甘11号、陇椒5号、优质大白菜等,提升种植水平,通过实施订单农业,锦屏蔬菜已销往福建、河南、广东、北京、浙江、陕西、宁夏等地区。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干部率先在东川建成日光温室63座,塑料大棚100座,推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如今的锦屏人富了,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甜,曹玉君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然而他并没有满足,在他心中正运筹着下一步计划: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业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他心中涌动着无数个跳跃的音符,踌躇满志地带领锦屏村人加快脚步奔小康。

曹玉君同志获奖情况

2006年,被中共安定区委、区政府评为“全区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

2009年,被中区定西市委宣传部、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市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