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书记
47545500000054

第54章 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第54章 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记陇西县巩昌镇东郊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春宝

〔组织点评〕

陈春宝作为社区负责人,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把服务社区居民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社区办好事、办实事,让居民群众得到实惠。

——陇西县巩昌镇党委

〔个人感言〕

“心系百姓冷暖,用爱践行诺言。”团结带领东郊社区一班人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解民忧。

在陇西县,人们称颂着一位为群众解疙瘩的贴心人,他以为解开群众的心结而深受社区群众的爱戴,使一个全县下岗失业人员最多的社区、一个居民频繁上访令人头痛的社区,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陈春宝,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忠诚。

陇西县巩昌镇东郊社区有下岗失业人员近2600人,居民的物质生活困难,精神生活匮乏,整个社区一度陷入情绪低迷、缺乏生机的局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陈春宝带领社区党支部一班人激励居民开创共建和谐社区的新局面,积极引导广大居民“在和谐中共建、在共建中分享和谐”。

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入手,真情换得群众心。昔日的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天天打麻将、说闲话,一有事就联名上访。陈春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本着为民、利民、便民、爱民的宗旨,他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从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办群众最需要的事,做群众最贴心的人。成立了“陇西县巩昌镇东郊社区劳动技能培训中心”,组织党支部一班人宣传党和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广大居民对国家的优惠政策充分了解。注重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举办了4期技能培训班,培训160多人。通过积极提倡、政府引导、自谋职业、异地就业等办法,输出172人,安置下岗人员再就业244人。通过争取政策,在公益性岗位上协调安置了14名下岗失业人员。他还积极与陇西县总工会、巩昌镇联系,采取多种形式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社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达到302人。探索开展社区党建“大工委”制,引进外资企业1家,帮助30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从根本上解决了居民最担忧的就业问题,解开了盘踞在居民心中的“硬疙瘩”,社区居民都亲切地把他称作“解疙瘩书记”。

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改变下岗居民文化空虚的现状,陈春宝与驻社区单位协调联络,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先后在华腾公司、皮革厂、材料站等单位开辟了固定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6处。引导居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他购置了腰鼓、服装、扇子,组建了两支文艺宣传队,每逢节庆日便有80多人的宣传队伍走上街头,踏着轻快的舞步,舒展着轻盈的舞姿,展示着东郊人的风采。2007年,他组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成功举办了“构建和谐、唱响东郊”大型文艺晚会,从排练到正式演出历时四个月,演出人员近150人,演员中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8岁,兄弟姐妹共唱、妯娌婆媳同舞,使广大居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

完善管理制度,奉献服务爱心,社区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居民的收入有保障了,文化生活更丰富了,陈春宝的心里也乐滋滋的。他没有安于享受,他的目标是创新,是更上一层楼。在借鉴学习兄弟县做法的基础上,他完善了八项社区管理制度,创新了《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对外来人口采取“人来登记、人住管理、人走销户”的措施,对辖区内居民和外来人口实行动态管理。他组织社区党员加大了对刑释人员的帮教工作,用爱心为刑满释放人员撑起了一片充满阳光的蓝天。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他以身作则,组建了各类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义务巡逻队昼夜巡逻,党员环保队全天候环境卫生治理,党员矛盾调处队长期进行矛盾排查调解,党员红白理事队帮助操办红白喜事。社区内道路上的垃圾少了,健身设备多了;居民说闲话、发牢骚的少了,欢声笑语多了……区内居民齐声赞“党员队伍动起来,社区面貌换新颜”。

如今,社区内团结互助和谐,由上访大社区逐步转变为无越级上访社区,呈现出社会秩序稳定、居民和睦相处的好势头,东郊社区也获得了“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职工之家”、“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称号。

陈春宝同志获奖情况

2008年,被陇西县工会评为陇西县“工会优秀工作者”;

2009年,被中共陇西县委组织部评为陇西县“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0年,被中共陇西县委组织部评为陇西县“杰出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