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书记
47545500000091

第91章 共绘蓝图谱新章

第91章 共绘蓝图谱新章——记武威全圣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全年

〔组织点评〕

作为私营公司的党委书记,张全年同志能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关心职工群众,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他的带领下,党委与公司决策层实现了交叉任职,党员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在企业中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发展。

——武威全圣集团党委

〔个人感言〕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我和武威的老百姓同住一间房,同吃一碗饭,我会继续为家乡人民做奉献,努力拼搏,为全圣、武威乃至甘肃的发展做贡献!

在这飞速发展、处处充满现代气息的历史重镇,一位地道的凉州汉子,紧扣时代脉搏,顺应社会潮流,激流勇进,乘风破浪,奋勇开拓,以“马踏飞燕”之势,立于市场经济潮头,以豪迈的气概和务实的创业作风向世人展示着他那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奋发激进、不甘失败的创业精神!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党的十七大代表、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火炬手、武威全圣实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张全年。

张全年,以建筑行业起家,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凭信誉占市场、靠管理谋发展的经营方针,使企业一年一个台阶,逐渐发展壮大,企业的实力也不断增强。目前,全圣集团共拥有资产近16亿元,员工3000多人,是集建筑、造纸、房地产开发、水电开发及建设、园林苗木培育五大主业及生态农业化工、粮油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宾馆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多产业、多元化的民营企业。公司所承建的高标准住宅小区,已成为兰州、武威城区的靓丽风景。

按照“超前谋划,科学定位,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生产循环结合”的指导思想,实施了总投资3.72亿元、年产3.5万吨集中制浆和5万吨中高档文化纸项目建设。这位环保使者在规划时,就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3R”原则,采用先进技术,利用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封沙育林种草,形成独具特色的林草浆纸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治理造纸污染与遏制沙漠化相结合的生态纸业路子,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做出了新贡献。针对能源供应紧张的市场需求,在西营河水域取得了水电项目开发权,现全线建成12个梯级水电站,西营三沟一级、二级、三级水电站已建成,2011年投资4600万元在北京新发地建设“甘肃名特优农产品展销大厅”,为武威乃至甘肃的经济发展做了表率。

20多年的商海搏击,锻造了他坚毅的品格,成就了他创新的意识,集聚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艰苦创业,现已形成集建筑、造纸、房地产开发、水电开发及建设、园林苗木培育、生态农业化工、粮油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宾馆餐饮服务于一体的拥有26个子公司的民营企业集团。近年来,他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党建工作列入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精心组织,夯实基础,扎实部署,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大胆实践,以党建促发展,实现了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的良好局面。党建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公司的迅速发展,也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面对取得的成就,张全年总是淡然处之。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使他觉得企业做大了,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因为在创业过程中,他深切感受到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也让他深刻认识到,公司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塑造企业社会形象。他常说:“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我和天下的普通老百姓一样,住着一间房,睡着一张床,吃着一碗饭!”他先后捐款120万元修建了凉州区新华乡中学和李府小学教学楼,捐资80多万元修建了新华乡李府村4组文化活动中心,为武威南城门楼修建捐资10万元,为武威白塔寺修复捐资22万元。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他带领党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随后派出40多人的援建小组前往灾区抗震救灾。“4·14”玉树地震发生后,为灾区捐款捐物14万元,公司党委被省委组织部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8月8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在武威市委、武威市政府及凉州区非公企业党工委的倡议下,他带头向舟曲捐款20万元,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和扶贫救灾捐款捐物达700多万元。

张全年同志获奖情况

1998—2005年,连续八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乡镇企业家”称号;

1999年,被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农业委员会等授予“首届甘肃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

200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4—2006年,连续被武威市、区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家”称号;

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6年,被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中国爱心工程委员会等授予“中国公益事业十大功勋人物”称号;

2008年,荣获“2008中国关爱民生公益模范人物”称号;

2009年,被评为凉州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建设功勋人物”;

2010年,被评为全省建设系统舟区抢险救灾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