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学思集
47551300000061

第61章 流通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由国家经贸委、国内贸易部等八部委联合决定,组建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自去年5月以来,在全国各省市设分中心的工作已基本完成,浙江省分中心于去年底开始进行前期工作,日前已全面启动。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的建立及其运行,是当前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新突破,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新举措,将促进国民经济更好发展。

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是以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及远程数据传输技术为基础,采取有形市场(调剂中心)和无形市场(调剂网络)相结合的办法,并以搞活商品流通,拓展流通渠道,解决企业库存商品积压问题为根本宗旨的综合性服务机构。这一新型流通组织形式和交易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短缺经济时期已经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必然现象,尽管企业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其库存产品有无、多少会有差异,然而,从整体而论,库存商品是普遍存在的必然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6年底,全国库存产品总值已逾3万亿元。据悉,浙江库存产品总值也有1000多亿元。其中有属于合理的或不可避免的库存,然而,造成如此数量的库存产品,与多年来流通体制改革滞后,没有相应地开拓流通渠道和建立新的流通组织形式和交易形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建立全国库存产品调剂(网络)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并通过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为全国库存商品提供国际国内市场在内的广阔的调剂市场和调剂途径。同时,充分利用全国各地现有的仓储场地和展览场所,建立起遍布全国的有形调剂市场。交易形式采取完全现金交易、部分现金和部分易货交易、完全易货交易等三种方式。进入该网络的企业,既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也可以通过现场看样订货,直接进行库存商品的交易和调剂。

建立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形式。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于企业面向市场,可以从网络及时获得市场多方面消息,更好地以市场的供求变化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二是有利于开拓流通渠道,扩大交易范围,提高商品流通速度,有效盘活库存商品,变“死货”为“活钱”,从而使企业库存商品降低到最低限度;三是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为市场的商品交易价格趋向合理和稳定创造良好的交易条件;四是有利于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及时交流信息,促进相互之间多方面、多层次和多形式的合作;五是有利于培育市场体系,提高经济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增长质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此文系1998年3月在现代集团咨询会议上的发言,并刊于1998年3月8日《全库调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