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通三国
4757400000004

第4章 青铜古剑

研究了小半会儿。

秦武还是看不懂这些古字代表了什么含义。

他拿自己这半个月所学到的文字用来对比,想要从中找到相似之处,以点破面,借机翻译整个破铜箱子上的古文。

奈何两者压根就是牛马不相及。不过他勉强明白了几个古文的意思,好像对应的是伐天二字!

“看来不是什么古经!”秦武摇了摇头,将这个破铜箱子放在一边,看向一脸失望的秦雷问道:“雷子,明天是不是村里的年轻一辈都要去圣地沟通本源通天柱?有没有什么限制?”

“咦,武子,你怎么会这么问?恩,限制?好像没有吧。”

“听说只要不是险渎过仙神的人,一般都可以得到本源通天柱的赐福。”

“得到赐福的人少则力气加大几倍,多则数十倍的也不少。”

“而得到本源通天柱的赐福之后,便可到族老那里选取适合自己的功法修炼,这些功法被称为伪神通,除了少部分伪神通外,大部分都是秦村祖辈出外从军积累下来的财富。”秦雷一边回忆,一边对着秦武断断续续的说道,尤其是说到祖辈积累时,他那傻愣愣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要知道秦村从百年前开始直到现在,就没人能得到任何天赐神通。

而一个村族。

想要壮大起来不被其他村落吞并,保住自己狩猎和农耕的范围,不受官府的剥削,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神通者坐镇。

可惜的是自古以来一万人中都未必能有一人得到本源通天柱的垂青,小小的秦村凭什么代代都有神通者?

所以不论秦村,还是其他村落的祖辈代代都会有人出山从军,寻找更多的神通秘籍来丰富自己村落的收藏,尽可能的壮大所有村民!这些从外的回来的神通被称之为伪神通。

值得一提的是神通者理论上不可以共享自己得到的神通。

否则的话将会受到本源通天柱的制裁。

但也有另一种方法来逃避这种规则,比如神通者临死前凝聚浑身法力通过某种特殊的法宝,可以将神通的奥义传给自己的血脉后人。

这种方法并不会遭到本源通天柱的制裁,而得到神通的血脉后人就能将神通的奥义谱写成文字一代代传承下去,久而久之就流传了出来。

当然神通有强有弱。

军队中的神通大部分都是极为低级的入门神通,属于那种大路货。

可问题是就算普通的大路货对一些小村落来说也是难得的镇族之宝啊。

故而为了这些大路货,无数底层百姓前仆后继的参军入伍,只要能混到退伍的年龄,所得的军旅神通就能带**群,完善族群的收藏,给后人提供更多选择,而朝廷并不会对此追究,但当兵可是一个朝不保夕的职业!

要知道大汉王朝是一个四面为敌的国都。

长达数百年的汉朝,几乎没有一年,边疆没有发生过战事。

位于江东的吴郡,比邻山越各部,这些山越人时常会下山劫掠汉人,屠村灭寨的例子数不胜数。试问在这种环境下,秦村的先辈去参军,又有几人能活着回来呢?所以为了族群的繁衍,秦村的先辈付出了很多很多。

“雷子,为什么你没有信心得到天赐神通?”秦武疑惑的问道。

据他所知秦雷可是一个非常自信又自恋的活宝。

在他的记忆中,秦雷不止一次在聋哑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天生神力,可即使是如此自恋的他居然对得到天赐神通都不敢有半点奢望!这是不是有点奇怪?

而秦雷闻言顿时耸拉下了脑袋,一脸颓废的说道:“武子,你是我们秦村的人,我也不瞒你,实际上在村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就是我们秦村在百年前遭到了诅咒,所以哪怕秦村的人资质再出众,都不可能得到本源通天柱的青睐,所以他们才会把希望放在你身上!”

“因为我是个外家人吗?”秦武摸了摸鼻子苦笑道。

虽然在聋哑儿的潜意识中不想承认自己是个养子,可事实确实如此。

他只是被挖了双眼的秦十四从外面捡回来的一个娃儿。

甚至在捡回来时一点身世的线索都没有留下。

所以秦村人才会将他当做自己人看待。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族群观念非常严重,一般村落很少允许有名有姓的外人加入自己的团体,毕竟有血脉关系的亲人才是最可靠的啊。

秦雷闻言有点尴尬,但还是点了点头。

“雷子,留下来一起吃吧,姨给你做了饭。”厨间里的秦姨叫了一声。

“不用了秦姨,娘亲给我留了饭呢。”秦雷站起身来拒绝道。

他知道秦武家的情况本来就不好,自从秦十四家二老去世以后,这个家就是秦gua妇一个人在勉强支撑着。

虽然说村里的各家各户偶尔都会帮衬一些。

但也只能勉强度日而已,谁让当今的世道不好呢?

据北方来的一些商户说,如今中原一带正在闹饥荒。

人吃人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些小县城都成了鬼蜮,活不下去的黎庶只能向南或北迁徙,途中饿死的人数不胜数,在这种大环境下,任何一口能下咽的食物自然都显得极为珍贵。

待得秦雷走后。

不多时秦姨就端出了一锅饭和两盘青菜,青菜里有些许肉丝,这在老秦家的菜谱里已经非常难得了。

或许是因为早上的尴尬,秦武一味的闷头吃饭,待得半锅饭下肚以后,他才摸了摸肚子说道:“姨,我去田里走一圈,等夜了你就早点休息吧。”

“武子,你先等等。”

让人奇怪的是秦姨也放下了碗筷,而且她碗里的饭根本没怎么动,随后她站起身来看着讶异的秦武说道:“武子啊,如今你也长大了,有些家传的物件总是要交给你的,可惜的是姨没给十四生下一儿半女,哎,不提了,武子,你跟姨去一趟地窖吧。”

“地窖?”秦武闻言疑惑的抓了抓脖子。

老秦家的地窖就放了那么几个破缸子,他记忆里的聋哑儿不止一次下过地窖,有什么好看的?不过秦姨都这么说了,他自然不能拒绝。

地窖就在厨间的下面。

有一个暗道可以进去,这是用来储存粮食的。

只不过更多时候地窖的作用却是避难。

毕竟江东地多有山越作乱,可不是什么太平地方啊。

而且几年前句章县一个叫做许昌的大能者领兵作乱还历历在目。

他自称明阳皇帝,在江东沿海一带闹出了很大的风波,甚至还波及到了吴郡,若非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带兵以雷霆之势平叛,恐怕整个江东都会陷入一片血雨腥风之中。

走入地窖,一种幽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地窖光线很暗,但因为并不大的缘故,所以里面的物件一目了然。

秦武看到除了三个有裂纹的大缸以外,并没有其它什么东西。

可此时秦姨却径直走向了第三个大缸,打开了上面的木盖子,从中取出一把包着粗布的物件!

“嗡....”

拿掉粗布,一把三尺青峰蓦然之间显露而出。

此时秦姨就站在那里握着剑柄,表情阴晴不定,沉默半响才对目瞪口呆的秦武说道:“武子,这把剑就是当年十四的佩剑,虽然只是凡兵,但却削铁如泥,据老爷子说此剑在十四家传承了数百年,与炼古时期十四家祖上的某位先辈有关,若非老爷子去世前将它的藏身地告诉了姨,姨也不会想到它就藏在地窖里,现在它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