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绿色未来,人人有责
47672700000001

第1章 改善我们共有的家园(1)

1.地球只有一个

大约在46亿年前,宇宙中尘埃聚集,形成了地球及其所在的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当时的空气中不含氧气,而是含有很多的二氧化碳、氮气。最初的地球很小,但不断有宇宙中的尘埃及小的星体撞击,体积不断增大。撞击时能量聚集,温度不断上升,最终融化为液体。不久,星体撞击的次数减少,地球表面的温度降低,形成地壳,这就是今天的地表。地球内部的岩浆不断喷涌,形成大量的火山。火山灰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为水,从而形成海洋。

尽管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但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后的7亿年间,由于小行星连续撞击,特别是39亿年前一次非常密集、剧烈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表面因撞击产生的热量而完全熔化,原始生命无法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诞生。所以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生命体的出现距今大约35亿年。不过,2009年5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斯蒂芬·莫伊泽西丝和奥列格·阿布拉莫夫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说,早期的地球没有那么可怕。研究显示,小行星撞击只可能熔化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有一些微生物当时可能会生活在地球表面以下数千米处。

阿布拉莫夫在一份声明中说:“新研究成果把地球生命的起源时间从39亿年前的小行星‘后期重撞击期’向前推进了。生命很有可能早在44亿年前就诞生了,这与地球上海洋形成的时间差不多。”

研究人员利用数据模型发现,即使在糟糕的时期,地球表面熔化的面积也未曾超过37%,而且温度达到500℃以上的面积仅占10%。这一温度尽管非常高,但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仍足以让一些偏爱高温的微生物生存。

他们推断说,在所谓的“后期重撞击期”,一些在80℃~110℃温度下生活的微生物在地球表面以下曾兴盛一时。“我们的研究有力地表明,自45亿年前可能导致月球诞生的那次撞击后,就没有任何事件可以摧毁地球的整个表面,灭绝延续至今的生物圈。我们的观点是,小行星撞击并没有砍断地球的生命之树,只是为它修剪枝叶而已。”

地球上最初诞生的是细菌及浮游生物(池塘中生长的水藻的同类)。浮游生物利用太阳光及地球表面的二氧化碳繁殖,同时产生氧气。后来这些氧气形成了今天地球的空气,使鱼、鸟、爬虫类、恐龙以及人类等利用氧气的高级生物得以生存。

尽管按照科学家的最新推断,地球上的生命体可能已存在达44亿年,但地球仍是目前唯一一个存在已知生命体的星球。

虽然宇宙中有数不清的星球,但存在已知生命体的星球却只有一个,就是地球,所以我们说,地球只有一个。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保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然而,长期掠夺资源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遇到了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等环境污染;地球也面临生态危机。如大气层臭氧减少,全球气温升高,热带雨林骤减……地球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成为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界性问题。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探测更广阔和更微小的世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地球成了一个地球村。诸如此类的成就不仅代表了科技所达到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激光、微波、电视、计算机、网络、核反应堆,这些东西充满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它们都影响甚至控制着我们的生活。正是在这种科技飞速进步,人类似乎在大踏步向前的表象下,环境也开始快速恶化,地球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保护环境不但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各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环境状况正在不断恶化,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正是人类自己。因此,人类有责任保护环境,保护好我们共有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地球。

2.岌岌可危的地球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但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

对环境与人类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是21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大,加上交通、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地球空间相对缩小,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资源开发利用突破了区域界限和国界,资源配置向国际化和全球性发展,由此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

(1)全球性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人类活动与地球各个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影响整个地球表层的环境问题,如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而导致的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会使极地的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得一些海拔较低、土地肥沃的河流三角洲被水淹没,同时还会引起海水倒灌,污染地下水源。与温室气体增加相关的还有臭氧层的破坏等。

(2)全球普遍存在的区域环境问题。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土地退化、森林滥伐、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等,它们的累积效应足以影响全球。如由于土地不合理利用,造成受沙化影响的土地总面积达20亿公顷;全球受水土流失和干旱危害的土地达26亿公顷;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大量的物种绝灭,仅在热带森林中,每天至少有一种物种正在消失。

(3)点多面广的工业污染问题。由于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所造成的土质、水质和大气污染,其累积效应也会影响全球。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排入大气中的废气愈来愈多,酸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污染问题。

(4)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环境问题。由于地球内部和星球之间的运动所造成的个别突发事件,如火山爆发、特大地震、山体滑坡等,其影响经过多级反馈,逐级放大,最终也影响全球环境。

由于人口膨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地球影响规模空前加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引起了全世界的忧虑和不安。了解和认识全球资源态势,研究与资源开发相关的全球环境问题,对于实现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沙漠化十分严重

在许多国家的历史上,经济起飞阶段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污染增加、公害不断,原因在于当时这些国家对环境资源急功近利的掠夺式开发。比如伦敦,在英国经济发展最繁荣的18~19世纪变成了“雾都”,泰晤士河开始黑臭;美国在20世纪初到30年代之间爆发过严重的“黑风暴”;日本在20世纪50~70年代先后出现“痛痛病”、“水俣病”等环境污染造成的大规模公害。发达国家的对策是“先污染、后治理”,问题暴露之后,在经济、技术力量和公众的环境意识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解决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环境污染,但给环境已经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三个主要方面。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是环境污染的主体。在城市中,汽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污染源。由于空气粉尘污染非常严重,有些城市现已成为卫星观察不到的城市。有些地方的饮用水中有害元素严重超标,对人们健康构成威胁。固体垃圾污染更比比皆是,就连人迹罕至的珠穆朗玛峰也未能幸免。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科学家最近发现企鹅竟然也感染上了家禽病毒。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等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的做法使我们吃够了苦头。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沙漠侵袭等都是人类自己酿就的苦酒。以非洲撒哈拉沙漠为例,由于人为的原因,撒哈拉沙漠的面积50年来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千米,目前仍在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