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102

第102章 升堂入室

【书证】

《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解释】

堂:古代房舍的前屋。升堂比喻刚刚入门,入室比喻更高境界。原意是指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之别。现在一般用来赞扬人在研究学问或钻研技术方面已深得老师的传授。

【故事】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四十多年的办学中,共招收了三千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个。

子路,名仲由,春秋时卞地人。他为人耿直,敢说敢为,常与他人争斗。平时喜欢戴一顶像雄鸡一样的帽子,衣服上佩戴着野猪样式的标志,以此表示自己的勇敢。他很直率,好生事,入学前还跟孔子捣乱过。他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笔直的竹竿,生来可做一支好箭,还读书干什么。孔子开导他说,读了书就有了学问,好比在箭尾部装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锋利的金属头,这样箭就更有用了。子路听了,觉得孔子说得很有理,便拜孔子为师,但他的年纪只比孔子小9岁,有时他还欺负孔子。不过孔子了解他的性格,也不放在心上。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也崇尚勇武吗?”孔子回答说:“仁义是最重要的。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武就会失去仁义,没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武就会去抢劫别人的财物。”

又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瑟。他人很刚勇,弹出的声音也像打仗一样充满着杀气。孔子是主张“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觉得这声音不祥和,不满意地说:“你为什么要在我家弹瑟呢?”孔子的弟子听了老师这话,琢磨出这是老师对子路弹瑟不满意,所以对子路的看法顿时有了改变,语言中有些不尊敬。

孔子发现学生们这一情绪后,就对大家解释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他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没有达到高深的境地。另外,子路还有许多长处。比如,让他和衣着华贵坐着漂亮马车的人在一起,他不会因为自己穿得破烂而感到羞愧、耻辱。如果让他治理一个中等国家,虽然他不讲仁义道德,但却可以把税赋管理好。他来到我这里学习,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但还没有真正学习到一个读书人应该学习的知识。”

弟子们听了孔子的解释,才知道子路在音乐方面已有了相当的水平,而且在其他方面,连老师也给予了相当的肯定,便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不敢不尊敬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