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133

第133章 完璧归赵

【书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捧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解释】

原意是把完整无损的和氏璧归还赵国。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给原主。

【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一块宝璧,叫做和氏璧。秦昭王知道了,便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意用15座城来换这块宝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将和氏璧送去,但又怕秦王借口派兵来犯。一时连可以派到秦国去答复的人也物色不到。

就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赵王就把蔺相如召来,要他给出个主意。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恐怕不行。”赵王问他谁可以出使秦国。蔺相如回答说:“想必大王还未找到可以出使的人。我愿意捧着璧出使秦国,并向大王保证,秦国将城池给赵国,我就把璧留给秦王,如若秦国不将城池给赵国,我就一定将完整的璧送归赵国。”于是,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向秦王献上和氏璧后,秦王满心欢喜,只顾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宝璧,根本不提交换15座城池的事。蔺相如借口璧上有小白斑点要指给秦王看,取回和氏璧,他紧靠在朝堂的一根大柱子上,怒气冲冲地指责秦王说:“大王派使者到赵国,说愿以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特派我将宝璧送来,可是,大王却并无交换的诚意。如今,大王一定要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宝璧在这柱子上一同撞个粉碎!”

秦王真怕他把那块稀世珍宝摔坏了,连忙叫人劝阻,连声道歉,并当场叫人拿出地图,划出15座城池。但蔺相如料到秦王这只是做做样子,不会真的交城。因此他要求秦王必须斋戒5天,在朝廷上举行最隆重的仪式,方能献璧,秦王被迫同意。

蔺相如估计到,秦王虽然答应斋戒5天,但肯定不肯给赵国15座城。因此让一个亲信随从换上普通百姓穿的粗布衣服,藏着和氏璧,从小路逃回了赵国。

5天过后,等到秦王发觉受骗,已经来不及了,秦王虽然很恼火,但就是杀了蔺相如,也不能得到这块宝璧,无可奈何地说:“秦赵两国不必为一块宝璧伤了和气。”就这样,蔺相如平安地回到了赵国。

至此,蔺相如名声大震,并受到了赵王的信任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