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137

第137章 亡羊补牢

【书证】

《战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宋代陆游《秋兴之八》:“惩羹坎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

【解释】

原意为丢失了羊后,才修补羊圈。比喻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以免再受到损失。

【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是一个昏庸的国君,成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对强大的秦国毫不警惕。大臣庄辛看到这种情况,对襄王说:“您成天跟一些小人玩乐,不顾国事,看来郢都要危险了!”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都胡说些什么?”庄辛说:“我确实有这样的顾虑,您既然不信,就请允许我到赵国去,看将来事情是怎样发展吧。”

庄辛走后才5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并长驱直入,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楚襄王这才想起庄辛的话,连忙派人把庄辛请了回来。见到庄辛,襄王说:“过去因为我没有听你的话,所以才弄到这种地步,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庄辛说:“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庄辛又给楚襄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被攻陷,但还有几千里国土,只要振作起来,秦是灭不了楚的。

于是庄辛为襄王筹划,复兴了楚国,庄辛也被楚襄王封为阳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