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162

第162章 一鼓作气

【书证】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解释】

原指作战时第一次击鼓可以振作起战士的锐气。后用以指做事鼓足劲头,一口气干完。

【故事】

春秋时代,有一次,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庄公率军赴前线抵抗。齐、鲁两军在长勺这个地方相遇,双方摆开阵势,大战即将开始。齐军先声夺人,首先擂鼓冲锋,鲁庄公正准备出兵迎战,被主动请战陪同前来的曹刿劝住说:“大王,时机未到,请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毫无动静,便再一次擂鼓,摇旗呐喊。曹刿仍然要鲁庄公按兵不动,并下令士兵坚守不战。齐军见鲁军还不出阵,又擂鼓一次,鲁军仍然没有反应。齐军三次准备冲锋,都不见鲁军应战,士气大减。士兵们十分疲乏,都坐下休息。这时,曹刿果断地对鲁庄公说:“进攻的机到了,擂鼓出击吧!”顿时,战鼓“咚咚”,早就摩拳擦掌的鲁军将士奋勇冲杀,杀声震天,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战斗结束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这样做。曹刿回答道:“打仗全靠士气。第一遍擂鼓时,士气最旺盛;第二遍擂鼓时,士气开始衰退了;第三遍擂鼓时,士气就没有了。这时我军才擂鼓进攻,用士气旺盛的部队去进攻已经丧失士气的部队,那当然能够取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