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042

第42章 分崩离析

【书证】

《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解释】

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支离破碎,不堪收拾。

【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冉求、子路在鲁国大夫季康子手下做谋臣。季康子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权力,准备去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冉求、子路为此去请教孔子。孔子说:“冉求,你知道从前先王封那颛臾做祭祀东蒙山的主祭,再说它在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臣属啊,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求说:“我们主公要这样做,我们两个都不主张这样做。”孔子说:“从前周公说过,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辞职。这就如一个辅助瞎子的人,如果瞎子要跌倒时,他不去抱住,瞎子跌倒了,他又不去搀扶,那么还要辅助瞎子的人干什么呢?再比如,那凶恶的猛兽从笼子里出来为患,贵重的东西毁坏在匣子里,这又是谁的责任呢?能只怪猛兽和匣子吗?”冉求又辩解道:“颛臾城池牢固,而且离季康的封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下来,日子久了,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很不高兴地说:“我最讨厌的是不说自己贪得无厌,却一定要找借口去侵犯别人。我听说过,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必着急财富不多,只需着急财富不均;不必着急人民太少,只需着急境内不安。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接着孔子又告诫冉求道:“像你们这样做,其结果必然是使得远方的百姓离心而不来归附,人民有异心而不和,国家分裂而不能统一。在自己的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情况下,还想去用武力攻伐颛臾,我担心季康的麻烦不在颛臾,而在国内啊!”冉求、子路听了孔子这番话,只得点头称是。

后人从这个故事引出“分崩离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国家支离破碎,或集团内部的分裂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