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044

第44章 风声鹤唳

【书证】

《晋书·谢玄传》:“坚众奔溃,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解释】

原意为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作敌人的呼喊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神经极度紧张。

【故事】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8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主帅,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待时机成熟,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晋将谢石想出一个计谋,派一名使者渡过淝水来到秦军大营,向苻坚说:“两军守着淝水,难道是观水景不成?秦军此番南征志在必得,我军也敢于抵抗,究竟谁胜谁负,应在战斗中见个分晓。所以请贵军退让一席之地,让我军渡过淝水,双方可以有个交战的场地。我想贵军不至于惧怕到不肯交战的地步吧!”

秦将听了晋军使者的话,都认为这其中有诈,坚决不同意,还是认为只要坚守淝水,晋军就不能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

可是,苻坚却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他说:“兵不厌诈,我知道他们是不怀好意的,我们就将计就计,我军只要稍稍退后,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众将听了,齐称苻坚英明。苻坚命骠骑将军张蚝带领精锐主力骑兵作为反击部队。苻坚估计晋军定会在淝水的浅水滩涉水渡河,让张蚝的骑兵在那里等待反击。

晋军主帅谢石,先锋谢玄也悄悄做好了准备,摆好了阵势,河中有水兵,岸上有步兵,还安排了一支部队隐蔽在一片树丛之中。

到了约定的时间,苻坚亲临前线,他一声令下,秦军向后退去。苻坚万万没有想到,秦军是临时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是前方打了败仗,便慌忙向后溃逃。还没等苻坚转过神来,又得知,晋军没有从浅水滩涉水渡河,而是从深水潭摆开了战船,用战船首尾相接,形成了一座浮桥,晋军的步兵便飞奔过桥,杀了过来。秦军猝不及防。正在这当口,隐蔽在树丛中的晋军,一下杀了出来,冲向正在后撤的大队秦军之中。秦军本来就把撤退当做逃命,现眼见晋军来袭,哪里还敢抵抗,狂奔乱跑,整个大军像潮水一般退了下来。

谢石见秦军溃退,下令全面出击。苻坚的弟弟苻融,被他自己的队伍践踏得遍体鳞伤,后被晋军杀死。张蚝也被斩于马下。只剩苻坚领着亲兵仓皇逃回,他的肩膀还被晋军射中一箭。

从淝水溃退下来的秦军,没命地逃跑,听到尖厉的风声和凄厉的鹤叫声,都以为是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以少胜多,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巨大胜利,成语“风声鹤唳”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