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082

第82章 披星戴月

【书证】

《雍熙乐府·六么令〈华亭江上〉》:“春夏秋冬,披星戴月守寒溪。”

《西游记》:“师徒们过了黑水河,找大路一直西来。真是个迎风冒雪,戴月披星。”

【解释】

原意为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人叫宓不齐,字子贱,他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段时期,他在单文地方做县官。他坐在公堂上,一面弹着琴,一面指示他的下属办理公事,自己从来不出衙门,却能把单文治理得很好。后来宓子贱离职,巫马子期去接替他的县官职务。巫马子期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工作非常认真。他天还没有亮就披着星星出门,一直到月亮升起才回来。无论什么事情,他都要亲自去办理,所以也把单文治理得很好。

巫马子期觉得自己治理单文,费了许多艰辛才能办理好,而宓子贱整天只是坐在堂上弹弹琴,也能把单文治好,这是什么道理呢?于是跑去见宓子贱,问道:“你每天只弹弹琴就能治理好单文,我觉得你一点也不劳苦。”宓子贱回答说:“我是任用能干的人,你是不管什么都自己去办;任用能干的人替我办事,我自然就安逸了,你样样事情都要亲自去做,那自然就辛苦了。”子期说:“噢!我的施政方法,实在还不够高明呢!”

后人把子期早上披着星星出去,晚上戴着月亮回来,归纳为“披星戴月”这则成语,比喻早出晚归辛勤地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