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47695900000009

第9章 百闻不如一见

【书证】

《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解释】

指听见的次数再多,也不如亲眼见一次。

【故事】

西汉时期,宣帝即位,西北边境上传来警报,说羌人时常出没骚扰,攻占城池,杀害官吏,情况十分严重。宣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大臣们都主张立即派遣大军,前去攻剿。可是宣帝征询谁可以率领大军前去的时候,却无人作声了。

这时,有个名叫赵充国的老将,76岁了。他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到西北边境去看个究竟。宣帝很高兴,并且对他说:“依你估计,羌人势力如何,你需要多少兵马,多少武器和粮秣,尽管提出要求。”赵充国说:“情况究竟如何,现在还不清楚,因此不便估计,更无法提出什么要求。百闻不如一见,我要求亲自去西北边境上看一看。等我到了那边,摸清了情况,再草拟方略,向您详细奏报。”

后来,赵充国到了西北的金城郡(在今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一带),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他还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的形势,从俘虏口中问明羌兵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于是定出了驻兵屯守的计划,主张不对羌人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赵充国再三奏报,反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终于说服了汉宣帝和文武百官,通过了赵充国的方案。实行以后,汉人和羌人一时的紧张关系缓和了,边疆也随即安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