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比尔盖茨的故事
47699900000014

第14章 转战西雅图

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我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我一生只选定了一把椅子。

——比尔?盖茨

(一)

在西雅图的东郊,有一个座名叫贝尔维尤的古老城市。这里紧邻华盛顿湖,环境十分优美。在国家银行大楼的八楼,有一家朝气蓬勃的公司刚刚搬入。这家公司就是微软公司。

为了业务需要,比尔·盖茨从电话局申请了一个新号码:455-8080。8080,这相当耳熟能详的4位数字正是微软公司发家所用的因特尔公司开发出来的8080芯片。比尔·盖茨以此来纪念微软的成长。

新办公室十分气派,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独立的工作间,而且微软的名字也由Micro-Soft转为Microsoft。当时看起来的这个不起眼的名字,就像一颗冉冉的新星正在升起,不出多久,它将震动整个世界。

看到儿子回来,最高兴的莫过于母亲玛丽了。她热心地为儿子和他的同伴们筹划了热烈的欢迎会。大家都在,除了卢宝,因为需要照顾家中年幼的孩子,她没办法离开阿尔伯克基市,尽管她非常不舍。不过几个月之后,已经无法离开微软的卢宝还是追随来了——她带着全家老小移居到了西雅图。

新的工作环境让这些年轻人充满了新的动力,公司的业务量越来越多,客户也源源不断。公司此时还没有在北美市场立稳,但却意外地迎来了日本客户。这是比尔·盖茨所没有料到的。

一天,一个自称是西胜彦的日本人给比尔·盖茨打来了电话。他在电话中说自己很了解微软的产品,也想将微软公司的软件引入日本市场,希望比尔·盖茨能到日本来一趟。

比尔·盖茨觉得这个人有趣而又热情,但公司的业务使他无法抽身,于是他就跟西胜彦约定,三个月后,在美国硅谷的全国性计算机大会上见面。

西胜彦果然如约前往。与人们印象中的日本人形象略有不同,他是个体型稍胖的人,而且言语幽默,充满激情。也因为迷恋计算机,他从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辍学,随后开办了自己的计算机公司。除了经营自己的计算机公司之外,他还出版了一份计算机杂志,以及从事销售软件的工作。

相似的经历使比尔·盖茨很喜欢这个富有探索精神的日本人,加之他们又年纪相仿,两人谈得相当投机,甚至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两人还交换了自己对计算机前途的看法,结论也惊人地一致:微型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是必然趋势,微型计算机进入家庭也指日可待。

在会面即将结束的时候,比尔·盖茨愉快地答应了西胜彦担任微软公司在远东地区的代理人,帮助他将微软的产品推广到日本。两个人还签订了一份交易额高达1.5亿美元的共同发展合同。

经过西胜彦的推荐,日本电气公司总裁渡边见到了比尔·盖茨。日本电气公司成立于1899年,以半导体及电子器件起家,实力雄厚,此时正打算开展全球战略,自然非常荣幸能加入到新兴的计算机产业中来。渡边很钦佩比尔?盖茨的年轻有为,并在美国当地媒体的访谈中说道:

“我一直认为不打领带、吃着汉堡、喝着可乐、行事不加拘束的年轻人才能够真正为个人电脑创造出适用的软件,因为个人电脑是属于年轻人的产业。”

与比尔·盖茨开展合作之后,渡边便组织当地的人力研发微型计算机。1979年,日本的第一台个人计算机PC 8001新鲜出炉了,日本电气公司自然大赚了一笔。

渐渐地,微型计算机在日本打开了销路,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也开始享誉海外。他甚至还应邀出席了日本的计算机贸易展览会,并在会上就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途发表了演讲。

因为与渡边的深入合作,微软也开始涉足硬件的设计,同时推出了一些相应的硬件产品。而且,比尔·盖茨也越来越喜欢西胜彦,因为他有些想法能触动自己的灵感。

譬如有一次,西胜彦就捧着一份报纸问比尔·盖茨:

“比尔,你听说了吗?日立公司已宣布将可显示8行字的液晶显示器应用于生产。我突然有了个灵感,将这种液晶显示器应用到计算机上,不就可以大大地缩小计算机的体积了吗?”

就是凭着这一灵光乍现的灵感,比尔·盖茨和西胜彦有了新的计划——他们联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提式微电脑。

(二)

1980年,在微软成立的第五个年头,比尔·盖茨发现自己并非一个好的管理者。而以公司当时的发展势头,迫切需要一个管理天才的加盟。在脑子里转了一圈之后,盖茨立即想到了自己的好友兼大学同窗——斯蒂夫·鲍尔默。

此时鲍尔默正在斯坦福大学攻读他的硕士学位。当年比尔·盖茨退学时,他是极力反对的一个,但这次比尔·盖茨要来个大逆转,说服鲍尔默退学前来帮他。因为盖茨相信微软的前景不可限量,而鲍尔默绝对不会放过这个一起创作未来的大好机会。

在斯坦福优美的校园里,比尔·盖茨见到了鲍尔默。这个老朋友依然亲切而温和。他们热烈地交谈着。比尔·盖茨知道鲍尔默也有一颗雄心,而此时,他正需要一个机会来大展拳脚。

虽然不懂编程,但鲍尔默意识到,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群雄并起的时代,也是一个机会稍纵即逝的资讯革命时代。晚一步,就可能会错过一个时代。因此,鲍尔默答应了比尔·盖茨的要求。深谙管理之道的他坚持要熟悉每个领域的工作,因此,他要担任总裁的个人助理。

于是,比尔·盖茨以5万美元的年薪和8%股份的合同聘用了鲍尔默。此时,微软已经有16名雇员,而鲍尔默成为微软的第17位雇员。

鲍尔默的确是一个富有远见的管理者,他的沉稳和内敛让微软的形象更加丰满,也抵消了比尔·盖茨强劲的进攻性的杀伤力。盖茨虽然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但他的确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这一点对于企业的成功也至关重要。有了鲍尔默的管理,有了日本电气公司的支持,微软公司的业务开展得也更加宽广了,而好事似乎也总是接踵而至。

1980年8月的一天,比尔·盖茨接到了IBM公司的电话。因为之前有过业务往来,比尔·盖茨对这个电话并不以为然。

“你好,是比尔·盖茨先生么?我们是IBM公司的。公司有两个人希望今天和您见见面,和您谈谈。”

“不好意思,我今天还要赴约。如果可以,我们下周约个时间见面吧。”比尔·盖茨想推迟这个约会,因为他确实还有事情要办。

而电话那端的人却像根本没听见他的话一样,继续说道:

“这两个人是我们IBM公司派出的特使,他们大概一个小时后就会到西雅图,希望你抽空去见见他们。”

IBM这样的大公司派特使前来,而且来得这样急,可见事情很重要。比尔·盖茨立即嗅出了其中的商业味道。

思考了几秒钟之后,他果断地推掉了下午的约会,等待IBM公司的特使前来。

IBM公司创建于1911年,是美国本土有名的大企业,早年间以涉足时钟制造而闻名。1951年,这家公司研制成功电动打字机并独霸市场。70年代,它更是美国大型计算机制造的引领者,这个堪称行业霸主的蓝色巨人与刚刚成立5年的微软相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所以,他们主动递过来的橄榄枝自然非同小可。

(三)

比尔·盖茨一放下电话就去找鲍尔默,并告诉他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我们要和他们好好谈谈,最好可以说服他们用我们的Basic软件,这样我们的公司肯定会发展得更快的。我们一起去吧。”

鲍尔默高兴地点了点头。此时他们并没有想到,这是一桩庞大的秘密计划。

为了给IBM公司的人留下好印象,比尔·盖茨按照鲍尔默的安排穿起了西装,打着领带。这样的装束让盖茨看起来相当别扭,他自己也很不舒服。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衣冠楚楚的顽童”。加上他的西装也不昂贵,IBM的特使甚至把他当成了微软公司的一名毫不起眼的办事员。

在亮明了身份之后,尽管有点儿不敢相信,特使还是秉着专业的职业精神道明了他们的来意。

比尔·盖茨早就知道IBM的分量。早在湖滨中学时,他操作的计算机就是IBM公司的缔造者肯·奥尔森的杰作。比尔·盖茨特别仰慕这位“传奇式的硬件设计师”。奥尔森也生产过小型计算机,甚至还一度引领过时代的潮流。但因为IBM公司动辄就生产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大型机器,这个小型机器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奥尔森甚至对小型计算机不屑一顾,他觉得这不过是“玩玩而已。”

因此,在个人计算机突飞猛进发展的几年间,奥尔森也没有看出这个商机,他甚至一度认为这不过是个赶时髦的玩意儿,不会有什么大的前途。

他的这个错误的判断使IBM失去了先机。直到短短三年间,苹果公司屡获成功,两个不名一文的小伙子短短几周内就售完了200部苹果一代电脑,他们才发现这已经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了。

在承认现实的同时,IBM的决策人马上召集专家开会,讨论研制个人计算机的可行性。经过几周的研讨,公司决定实行一个代号为“象棋计划”的行动,并专门组建了一个委员会,负责开发公司的新一代个人计算机。

秘密委员会详细地分析了这几年间所有新兴公司的成功经验,然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鼓励和支持那些独立的软件发行公司,让它们大量开发软件;二是建立起一个公开的机构,带动一大批软件公司的发展。

但他们希望这次行动能够获得轰动的市场效应,因此要选择与其他公司秘密合作,从而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在软件方面,他们寻找了几家发展势头良好的公司,这其中也包括微软公司。因此,这才有了这次与比尔·盖茨的会面。

IBM毕竟是大公司,虽然说是放下身价,但仍不免有很多霸道的举动。还没有开始实质性的交谈,他们便拿出了一份两张纸的协议,要求比尔·盖茨和鲍尔默在上面签字,保证不泄露此次会谈的内容。比尔·盖茨虽然觉得十分奇怪,但也只得照办,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签字对他也没有什么损失。

IBM的代表萨姆斯满意地拿到签字之后,才开始了谈话,但他仍然有些含糊其辞。他说自己知道微软公司的一些情报。为了表明诚意,他模糊地讲到IBM公司正在考虑某个项目,可能和计算机一样的插入式卡。他们还无关痛痒地问了比尔·盖茨几个关于生产的软件、家用计算机的功能等一些基本问题,随即就结束了谈话。

这次谈话以观察为主,但萨姆斯很快就意识到眼前这个小伙子的聪明能干,而微软公司的现状和规模也让他很满意。但他没法给盖茨任何承诺。在临走的时候,萨姆斯只是对比尔·盖茨说:

“不要给我们打电话,等我们的电话就可以了。”

随即,他又急匆匆地赶往下一家公司。

这样的见面场景比尔·盖茨也不曾料到。

“看来是白忙一场了。”鲍尔默失望地说。

盖茨则耸了耸肩,摆出了一个“随他们去吧”的姿势。

(四)

比尔·盖茨和鲍尔默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了,没想到几天以后,峰回路转。经过细致的考察和对比,IBM最终决定选择微软公司作为他们的合作对象。

8月21日,IBM公司的代表萨姆斯又来了。这次他比上次痛快多了,在签订完“保密协议”之后,他们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

“比尔·盖茨先生,如果我们只是提交一份计算机的规格书,你们可不可以帮忙制造软件呢?我们想要你们开发出8位计算机的存储器的Basic语言。不过时间有点紧,要在1981年4月前必须完成,你看可不可以?”

时间确实相当紧迫,在8个月之内编出适合IBM软件的Basic语言,还有提供Basic、Fortran、Cobol语言,对于只有十几个人的微软来说,确实是难以想象的。况且还有更加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因为微软公司生产的Fortran、Cobol语言必须依靠CP/M操作系统才能运行。显然,这个操作系统不属于微软公司,而是数字研究公司的专利。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新的能够支持Fortran、Cobol语言的操作系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比尔·盖茨虽然很想接下这个订单,但基于现实的考量,他还是选择了放弃,并对萨姆斯说:

“我们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个期限可能是我们所无法达到的。不过你们可以找我的一个老朋友。他就在加利福尼亚,是数字研究中心的基尔代尔教授。”

同时,比尔·盖茨还热心地给数字研究公司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一下情况,并将IBM公司的代表引荐给基尔代尔教授。

IBM公司的人没想到比尔·盖茨会如此大度。他们在与基尔代尔谈过之后,反而更倾向与微软的合作;而基尔代尔教授也基于个人的原因放弃了这个机会。这样,事情兜了一圈之后又转了回来。IBM再次找到微软,强烈地表达了希望合作的意愿。

在这种情况下,比尔·盖茨答应与微软团队的其他成员商量一下。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保罗说:

“我们可以冒一次险,从别家公司买来操作系统,然后进行必要的改造,这样会省去很多时间,而且我也打听到一个SCP-DOS的操作系统没准能行。”

比尔·盖茨决定放手一搏,如果接下这个大订单,公司就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既然机会两次摆在面前,就不能再放过了。

他们一方面答应与IBM公司进行合作,另一方面派出保罗去找SCP-DOS的操作系统的开发者帕特森。保罗不辱使命,最终花了10万美元从帕特森手里买下了这个软件的暂时使用许可权。

取得了许可权之后,比尔·盖茨和保罗、鲍尔默又马不停蹄地飞往佛罗里达的博卡拉顿,向IBM公司提交计划书。整整一天的时间,IBM公司的14位工程师对比尔·盖茨和保罗轮番轰炸,而比尔·盖茨的回答几乎无懈可击。

最后,实在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了,对方工程师甚至问道:

“像你们这样的人,你们公司还有多少个?”

比尔·盖茨面露微笑地回答道:

“我们公司的每个人都比我出色,而我是公司里面学历最低的一个。”

IBM对微软的计划书十分满意。1980年11月6日,双方正式签署了合同。

这一事件也成为微软公司发展中众多的重要事件之一。与IBM的合作,使微软能够轻易地摆脱很多同级别的竞争对手,并且迅速地脱颖而出。从此,微软与IBM公司也建立起了一种亦敌亦友的长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