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酸口味心理学
47720700000034

第34章 真爱当珍惜,不爱当祝福,微笑着说再见(5)

(4)消除不良的自我暗示。容貌丑陋者往往觉得自己特别难以见人,觉得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非常卑下,常常想象自己是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实际上并非如此。世界上凡是“特别的”总是极少数。就容貌来说,大多数人都属中等水平。许多自认为很丑的人,其实并不一定很丑,只是由于消极的自我暗示才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人终日心事重重,憔悴不堪、双目无光,自然会给他人留下不良印象。一个中等容貌的人,如果充满青春的朝气,再配上潇洒的风度,那么他必定会有十足的吸引力。

(5)善于发挥自身长处,弥补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想改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关键在于自我弥补。这种弥补不是要求人们寻求生理上的弥补,而是要求人们发挥自身各方面的优势,以弥补自身形象的不足。如果你除了丑陋外,又无什么被人们称道的特点,那么在“晕轮效应”的影响下,你的容貌在人们的心目中变得奇丑无比。相反,如果你品德高尚,或具备某些人所不及的才能,晕轮效应的作用就会使人们只看到你的长处,你的缺点自然而然地被人们美化,至少也不那么碍眼了。

每一个正为自己的外貌而苦恼的少男少女,都请记住:别跟自己的长相过不去!

青春期恋爱心理引导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刚情窦初开,有强烈的性好奇和异性爱慕心理,非常渴望品尝恋爱的滋味,尽管他们并不真正了解爱情的责任和义务。青春期的恋爱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必须加以引导的。要知道,早恋、单恋和失恋的青少年朋友,若不加以积极心理引导,很可能作出一些傻事情,影响人生的走向,等长大了后悔都来不及。

1.早恋

早恋是指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少年出现过早恋情的现象。早恋习称牛犊恋,多与环境因素引起早熟性兴奋和性萌发有关;一部分也与孤独、空虚,心理上缺乏支持有关。陷入早恋之中的少年男女因受到相互的吸引,互相爱慕、互相支持,情绪是欢愉的,情感是纯真的。由于情感处于主导地位,通常缺乏理性。多数人有肉体和性接触的意向,但不一定都付诸实践。相当多的早恋少年满足于温馨的情感交流和卿卿我我的言语交流。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基于性冲动和欲望而发生性行为。早恋是受了外部“催化剂”的性早熟的结果,很难指向一个固定的性对象;对某一异性对象的爱慕或倾倒是非理性的。例如,有的仅是因为对方声音好听而产生恋情;有的认为他(她)的异性伙伴有辆带遥控的玩具汽车。老师、父母一旦发现孩子陷入早恋的漩涡之中,或许感到震惊、愤怒。他们往往认为这些孩子太不争气,道德品质太差。其实早恋与少男少女道德品质的优劣无关,可在通常情况下早恋确实是有危害的。

(1)影响学习,磨灭理想。青春期是为各方面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的最佳时机,可谓黄金时代,此时的青少年精力旺盛、思想活跃、记忆力强,对新生事物极为敏感,是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最好时期。因此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刻苦学习,努力培养和磨炼意志,塑造美好的心灵,为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做好准备。如果这个时期涉入早恋泥泽,必定分散学习精力,浪费大好时光,无异于置一生远大前途而不顾。早恋极可能葬送了青少年的前途,以后追悔莫及。

(2)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极为不利。青少年早恋,自知会受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的责备和议论,因而就要躲躲藏藏,长此下去,影响了与同学、家人的关系。同时,他们的思想上会产生很多负担,影响了青少年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的甚至会改变性格,本来活泼、天真的少年,可能会变得孤僻、冷漠。

(3)草率地对待恋爱,会酿成终生苦果。青少年涉世不深、阅历较浅,生活经验欠缺,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不够理性。因此,处理事情时往往很草率,一时感情冲动便与异性确立了恋爱关系,以后伴随着心理上的变化,可能会对对方产生不满,进而中断彼此间的感情。这种情况会引起青少年的失望情绪,使之消沉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青少年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

(4)出现过激行为,引发犯罪。青少年早恋,大多是由于感情的冲动或是出于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感而已。这种神秘感、好奇心使他们盲目地效仿成人。当强烈的好奇心和感情上的冲动构成合力时,十分脆弱的理智防线就会被冲垮。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过激行为,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造成青少年心灵上的创伤。如果平时受到黄色书刊或者教唆犯的引诱,就极可能走向道德败坏或违法犯罪的道路。

如果你已经有了女朋友,最好赶紧下决心摆脱早恋的束缚,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思想认识,勇于承认早恋行为。回避只能意味着放纵,就会任其发展;更不能找种种借口加以辩护,这样只会越陷越深,最终难以自拔。大胆地、毫不掩饰地承认现实,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是摆脱早恋的第一步。

(2)当机立断,痛下决心。任何事物的对与错、是与非都有其客观标准,青少年要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既然认识到早恋是不对的,就应该彻底纠正。这样做也许会伤害对方的感情,不被理解,但从长远看,对自己和对方都有益处,终究会被理解的。

(3)要努力说服对方,促使对方觉醒,共同用理智加以克制,逐渐淡化彼此间的感情,疏远相互间的关系。

(4)采取积极的措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发展和深化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以弥补暂时的空虚,渡过冲破情网的难关。

2.单恋

单恋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以一厢情愿的倾慕和热爱为特点的畸形爱情。单恋多是一场情感误会,是青少年“爱情错觉”的产物。“爱情错觉”是指因受对方言谈举止的迷惑,或自身的各种主观体验的影响而错误地主动涉入爱河,或因自以为某个异性对自己有意而产生的爱意绵绵的主观感受。“爱情错觉”导致一厢情愿式的单恋,俗称“单相思”。“单相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毫无理由的单相思,对方毫无表示,甚至对方还不认识自己,而自己执著爱对方、追求对方,这种恋爱是纯粹的“单向”;另一种是自认为有“理由”的单相思,错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情,于是“落花无意”变成“落花有意”,这是假“双向”,真“单向”。青少年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单恋现象比较常见,且较多地出现在内向、敏感、富于幻想、自卑感强的人身上。自己先爱上了对方,于是也希望得到对方的爱,在这种具有弥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会把对方的亲切和蔼、热情大方当做是爱的表示,并坚信不已,从而陷入单恋的深渊不能自拔。单恋者固然会体验到一种深刻的快乐,但更多会体验到情感的痛苦,因为他们无法正常地向自己所钟爱的异性倾诉柔情,更不能感受到对方爱意的温馨。

克服单恋的痛苦重在防患于未然。首先要能避免“爱情错觉”,学会准确地观察和分析对方表情,用心明辨;其次要视其反复性,某种信息的经常出现可能意义很深,而单单一两次就不足为凭了;再次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把某种信息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一旦单恋已经发生在你身上,那就需要拿出十足的勇气,克服羞怯心理和自我安慰心理的折磨,勇敢地用心灵去撞击。如果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则应该面对现实,勇敢地抛弃幻想,用理智主宰感情进行转移,通过思想感情的转换和升华来获取心理平衡等。

3.失恋

失恋是指一位痴情人被其恋爱对象抛弃。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和烦恼。大多数失恋者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种恋爱受挫现象,愉快地走向新的生活。然而,也有一些失恋者不能及时排解这种强烈的情绪,导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具体到不同的个体,常常出现几种消极心态:失恋者羞愧难当,陷入自卑和迷惘,心灰意冷,走向怯懦封闭,甚至绝望、轻生,成为爱情的殉葬品。失恋者对抛弃自己的人一往情深,对爱情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和幻象,自欺欺人,否认失恋的存在,从而陷入单相思的泥潭。也有人会出现一个特殊的感情矛盾——既爱又恨,不能自拔。失恋者或因失恋而绝望暴怒,失去理智,产生报复心理,造成毁坏性的结局;或从此嫉俗厌世,怀疑一切,看什么都不顺眼,爱发牢骚;或从此玩世不恭,得过且过,寻求刺激,发泄心中不满。失恋的种种不良心态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正为失恋而痛苦的青少年朋友必须学会自我调整、自我拯救。例如,可以采取倾吐、移情、疏通或立志等方法来排解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