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上,我们可以听到发言者为证明自己论断正确,往往说:“我深信。”有些博士论文中,作者为强调自己论点正确,也使用这句话:“我深信。”其实“我深信”只不过是“我深信”而已,不见得别人与你一样“深信”,因为别人深信的是你论证的逻辑力量和事实依据,而不是你的“我深信”。
我希望你们一定要区分“我深信”和使别人深信。真正有说服力的好文章不是“我深信”,而是别人深信。关于深信与不可深信的区别,列宁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们还是愿意听取统计学家们根据事实而不是根据‘信念’作出的论断。然而,申明自己的‘信念’并不总能说服别人。”多讲事实,少讲我深信。口吐莲花、捶胸顿足而没有任何事实的“我深信”之类的保证,切记不可深信。
在历史研究中,要让别人深信你的“我深信”,必须依据史料。我们反对单纯以史料取代史学的观点,但历史研究要不说空话,就必须依靠历史资料。历史资料是历史的信息。没有历史资料的历史学,如同没有建筑材料的纸糊房子。恩格斯是重视历史理论的,但他同样重视研究历史资料,不能空对空,不能以“我深信”来打发读者。恩格斯说过:“唯物主义的认识的发展,哪怕是单单对于一个历史实例,都是一种科学工作,要求多年的冷静钻研,因为这是很明白的,单靠几句空话是做不出什么来的,只有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透彻地掌握住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在发言中、在文章中,尤其在博士论文中,要少点“我深信”,多点事实和对事实的理论分析。这是做学问的最基本的道理。
这个问题在我们哲学领域中比较难,因为我们不是历史学科,我们很少运用材料,缺少实证性是我们学科的特点。但哲学同样存在“我深信”和使别人深信的问题。哲学是运用概念的学科,但概念推论以及关于它们相互关系的论证的强大力量在于其所具有的逻辑力量。逻辑力量同样是巨大的,它可以具有使人不可反驳的力量。黑格尔的《逻辑学》从存在出发的一环一环的概念关联,完全依靠的是逻辑力量。虽然其中存在勉强跳跃和牵强附会的地方,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还是赞许的,因为它的逻辑关联在一定程度上以逻辑形式反映了客观事实的进程。关于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以及其中各个概念之间关系,列宁在《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中说了一段总结性的话:“概念(认识)在存在中(在直接的现象中)揭露本质(因果、同一、差别等等规律)——整个人类认识(全部科学)的一般进程确实如此。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的进程也是如此。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思想史的概括。从各门科学的历史来更具体地更详尽地研究这点,会是一个极有裨益的任务。总的说来,在逻辑中思想史应当和思维规律相吻合。”黑格尔的逻辑力量是事实力量的逻辑图影,无怪恩格斯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中充满唯物主义的内容。
如果一篇博士论文,除了重复“我深信”的语句外,既没有事实的力量又没有逻辑的力量,要使别人深信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