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
47860000000016

第16章 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3)

共青团工作理论是关于共青团团结、教育青年的工作及规律的科学。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共青团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规律;研究共青团工作对象——团员青年特点,探索按照青年特点进行工作的规律;研究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和特别发挥青年的力量,探索培养共产主义新人和调动青年社会主义积极性规律的科学。共青团工作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理论、中国特色青年工作理论、青年工作的科学方法等。

(1)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共青团工作理论的基础,马克思青年工作理论把握了青年工作的特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被历史发展证明了的正确理论。

(2)中国青年工作理论。中国青年工作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理论相比,具有时代性、具体性、针对性的特征。应用这一理论能比较好地解决中国青年工作问题。

(3)青年工作的科学方法。青年工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综合知识。就党的助手和行政的帮手这个角度看,其工作内容涉及了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涉及了大量的、系统的、多层次的工作。青年工作的方法,考虑了青年的特点,有别于一般工作方法,是共青团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项目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利用这些基本方法对比较复杂的共青团工作项目进行管理,能丰富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有效提升共青团工作的管理水平。

案例

青年工作项目管理——共青团工作的新探索

共青团中央财经大学委员会在工作中实施项目化运作,打破了传统的组织发动模式与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院系领导、专业教师和对学生活动的支持热情。通过激活和引导,调动了大学生的热情和激情;通过发现和扶持,积累了基层团组织鲜活的经验和做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较为科学的项目组织管理体系

在校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校团委建立了五级管理体系,明确了项目化管理各个层次的责任与协调关系,激发了全校各部门的热情,调动了从学生干部到普通团员参与项目化管理的积极性。

项目化管理的第一级是由校长和党委书记任委员会主任,各系、职能部门的领导为成员组成的学校的项目化管理指导委员会。该层面是决策领导层,其职能是确定项目发展的方向和项目总资金、协调各职能部门关系、审定项目管理的技术管理人员(专家组)的成员组成,是行使(重要事项)决策和监督权的机构。

项目化管理的第二级是校团委办公会。它是在学生中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具体指导机构和学生项目的最终审批机构,是由团委书记、团委专职教师、系团总支书记组成的中间管理层。每学期制定《项目建议书》或《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化管理的第三级是团委项目部。它作为项目化管理的具体执行和管理机构,由校团委书记直接领导,负责落实项目的实施、处理与项目有关的外部关系、完成项目化管理中的各种事务性工作。

项目化管理的第四级是各系的项目联系人。他们主要负责学校项目化管理制度、政策的宣传和本系各个项目总的联系和协调。

项目化管理的第五级是项目组负责人。他们是最基层的项目管理者,其职责是组织项目实施班子并协调参加项目建设的各方关系,指导和控制项目的一切运作和日常工作,并依照协议书对项目负责。

二、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

校团委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各项制度对项目的准备、项目的招投标、项目的实施和项目的验收等一系列活动进行规划、监督、控制和总结评价,从而保证项目质量、项目投资和进度目标最优的实现。

1.项目分类管理制

清晰认识青年学生到底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科学界定每一种素质的内涵,是推进项目化管理的基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校团委结合专家的意见对素质教育进行了细化分解,确立了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科研实践素质和身心素质四类素质项目,并对每种素质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同时,为了加强管理的力度,保证对项目的合理规划和监管,校团委按照项目的时间跨度和性质将项目分成三类,即长期项目、A类项目和B类项目。长期项目主要考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推广意义和活动覆盖面,是校共青团品牌形成的主阵地;A类项目,主要考虑项目的特色及是否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先进性和实践性,是共青团工作新方法、新思路的开拓阵地,如团的基层组织创新项目、与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挂钩的学术科研项目等;B类项目则突出项目形式的新颖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方式的群众性,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延伸校园第一课堂内容、丰富校园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如一些有特色、有创新点的竞赛、晚会等。

2.实行项目运行全过程的监督

为了解决以往上下级团组织工作脱节的问题,校团委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化管理的运作程序,使每一级组织和每一个团体都能明确掌握项目化管理的标准程序;每一个程序都有相应的管理要求和阶段目标,使得校团委能够充分掌控项目的发展过程,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随时纠偏,保证项目目标的最终实现。项目化管理运作程序把从项目准备到项目实现的项目周期分成了招投标阶段、中标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终期总结和评优审核阶段,并实施全过程的量化评估。具体量化标准有《项目初审评分标准》等。

3.检查监督制度

检查监督制度包括项目化管理资金制度、项目化管理负责人制度、项目化管理审核评优制度。资金管理采取定额拨付和分期付款的方式。定额拨付资金根据项目预算中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分别核算,同时在项目中标后,只预先拨付50%的资金,而其余资金要以项目目标的最终实现和是否按标书中所列示的资金使用用途和费用标准作为追加资金的标准,因此有效地避免了项目策划者将预算抬高和由于上层管理者削减不够严格所造成的资金浪费和无效工作等问题的发生。项目负责人制度则赋予项目负责人在预算限额内支配资金、调动资源、组织班子等方面的自主权,使每一个项目负责人以“准企业家”的身份参与到管理中,但同时又规定了项目负责人的权利义务和考评办法,督促项目负责人必须以项目目标的最终实现为工作的出发点。在项目的运行过程中锻炼和培养了项目负责人的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压力的能力、解决问题和管理时间的能力。

4.宣传总结及培训制度

为了使项目化管理不断吸引新的群体和个人的加入,校团委在整个管理办法当中将项目化管理方式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项目运作前期对项目负责人进行系统的项目管理理念、策划和资金合理调配等方面的培训。在项目运行中采用举行优秀项目报告会和编写《优秀项目经验交流集》等方式加大对一年级新生的宣传力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

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校团委建立的五级管理体系,对于你所在的团组织可行吗?如不可行,该怎样建立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体系。

练习

1.列出在某个社区建立青年中心的项目相关方。

2.结合你的工作,谈谈哪些工作可实现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