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
47868500000134

第134章 以人为本 做好企业的工作

(1992年1月7日)

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把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兰炼同志有许多很好的体会。我看其中有几条最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是教育职工。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说,工人群众中不会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要靠灌输。“灌输”是个原理、原则,在提法上要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要中国化,让群众感到亲切。总之,要对职工进行教育。前一阶段我们所进行的“双基”教育,后来又提出的基本理论教育,现在农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都是为了教育群众。开国之后,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毛泽东同志讲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现在看来,在城市、在企业,严重的问题是教育我们的全体职工。目的是通过教育,使每个职工树立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把我们的企业建设好,为使我们的企业走在国民经济的前列,作出自己的贡献。有了使命感,才能有责任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每个人都要有这个责任心,有这个自觉性。企业兴衰人人有责。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教育工作要落实到提高全体职工的觉悟上,提高职工的自觉性上面。不然就是一句空话。没有自觉性,就没有自主管理。只有提高全体职工的政治觉悟,企业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全体职工的政治素质,是企业素质的关键问题。所以,我们在抓教育中,要抓民族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自力更生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三老四严”精神,仍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还应该是每个职工追求的行为准则。“革命加拼命”这个口号仍然是激发全体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先生产,后生活”,还是为发展我国生产力要走的路子,特别是创业阶段,就是要提倡“先生产,后生活”。只有生产发展了,生活才能跟着上去,并得到改善。现在是反其道而行之,搞的是“超前消费”。外国人说我国人民拥有的家用电器是人均几千美元的生活标准,是日本70年代的水平。我们之所以出现“超前消费”,是因为我们前几年没有坚持提倡这些精神。忘记了解放初期艰苦创业年代,忘掉了大庆的“铁人精神”,忘掉了我们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把穷日子当作富日子过,在分配上过多地向个人消费倾斜,所以企业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投入技术改造,投入新产品开发,来增强企业后劲。现在职工的胃口已经吊起来了。因此,只能进行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扎扎实实的政治工作,使全体职工明白并真正体会到和意识到我们的现状,使大家自觉地约束消费增长。不然,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后劲。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现在已经是很高了,但仍然提倡艰苦创业精神。日本星火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曾经专门派一个青年职工视察团到我国福建古田会议地址考察,考察古田精神,激励职工艰苦创业。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上海飞机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生产飞机的过程中,麦道公司来人检查产品质量时,发现我们有的小组工人不按程序操作,扣了工人的奖金,引起小组工人罢工。美国人为了说服大家,在黑板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圈圈。大的圈圈代表当时蒋介石的力量,不可一世;小的圈圈代表八路军力量很小。由于八路军有献身精神,艰苦奋斗,最后打垮了蒋介石。中国人民现在是要发展中国民族经济,还应该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我说的这两个例子,是说明日本人和美国人都用我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教育职工,作为中国人不应该引起深思吗?

第二,是职工参与。要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就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职工,就要让他们进入角色。要吸收全体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使全体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通过参与实践,使他们感觉到他们在企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才可以把严格管理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职工自觉的基础之上。不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企业管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广东省许多企业这几年使用大量外地“打工仔”。他们中许多人进入了企业各管理部门的领导岗位,进入了角色,体现了他们是企业的主人,把企业管理搞活了,我们要认真地总结他们的经验。

第三,是领导作风。这一点非常重要。具体来讲,就是要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它应该成为我们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或叫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我们企业领导同志时刻不能忘了这一条。只有如此,才能同工人心连心、心换心。政治思想工作说到底,还是个心换心。不这样,政治工作就得走到形式主义的路子上去,没有实效。只有“尊、关、理”或“尊、关、爱”,才能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是毛主席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里的一句话。这同样是真理。我们不能认为只有领导是高明的。实践出真知,力量来自群众,智慧来自群众。我们领导人只有到群众中去,才有用武之地;只有从群众中汲取营养,才能增长才干。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他自己的体会,讲他自己对于知识分子、对于工农大众的感情。他说,过去总认为知识分子最干净。知识分子的衣服他可以穿;工农民众的衣服他不愿穿。后来通过革命斗争实践,他的思想转变了。他体会工农民众是最干净的。尽管手上有牛粪,还是干净的。他得出最后的结论是,一个人从一个阶级转变到另一个阶级,这是思想上的转变。我们领导人就是要驱动这个转变,真正转到同全体职工心连心上面来,同他们同甘共苦。

第四,是榜样的力量。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这一条。也就是说,总得有一部分人带领广大职工前进。还是毛泽东同志讲的那句话,“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任何地方都不例外。根据这个原理,要做人的工作,要发挥人的积极性,就需要在群众中树立榜样,表扬先进。王铁人的力量、雷锋的力量、孟泰的力量,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其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很值得我们重视。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中提到: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要起“三个作用”,即起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以榜样的力量带领职工一道前进。这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的力量,就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这是个榜样的力量。大庆讲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就是说,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宋朝哲学家朱熹有句话讲得好,他说每个人都不得有一毫私利和私欲。“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有了私欲就有了包袱,就不能公正廉明了。“公生明,廉生威”,这就是古代官吏勉励自己的话。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同志要率十八兵团打太原。因这个兵团是由地方部队新组建的,大家都担心完不成任务。徐帅说了一句话,“强将手下无弱兵”,关键是要看领导。领导的榜样力量,是带领全体职工一道前进的重要力量。这一点非常值得大家重视。

第五,是在企业内部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就是要建立竞争机制,从根本上来解决职工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收入能高不能低、机构能设不能撤。“一大三铁”(“大锅钣”、“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不解决没有出路。我赞成兰炼搞的企业内部待业。前几年我说过“这是中国的创造”。现在社会保险制度没有建立和健全起来,不能把厂内富余人员推到社会上去,厂内待业是个好办法。

最近,辽宁有位教授写了一首关于“继承”的诗。诗是这样写的:

精勤探索总需深,妙集群长独步今。

破却功夫成我体,外师造化内师心。

我把这首诗转抄给企业的同志来一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