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
47874200000033

第33章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在党的全部活动的系统运用和发展。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因而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首先,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从根本上说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力量之源。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民主革命阶段我们之所以能战胜敌人,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全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

其次,尊重群众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之源。从根本上说,理论创新是对实践创造的抽象和概括。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也是创新的动力。理论创新要坚持实践第一,在实践的进程中发展理论、创造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我们面临许多特殊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传统模式的影响、现代化后发优势与内在生产力的培育以及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关系等。而邓小平之所以能大胆开拓创新,主要来源于解决这些特殊问题的实践。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有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而群众的实践孕育着巨大的创造力,人民群众的实践又不断创造着历史运动的新形式,尊重群众的实践,善于从不断运动发展的实践中丰富发展理论认识,从而创造未来的新实践,这是我们党理论创造的基本源泉。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我们只有立足于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

再次,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论创新源于实践,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当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精神力量。邓小平总是结合改革开放实践反复阐明一个真理:我们遇到的历史任务非常艰巨复杂,我们的力量,办法从哪里来?只能依靠人民群众。他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主体地位,他在多个场合一再重申:改革开放中许多好的东西是群众实践中提出来的,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是人民群众的智慧。比如“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他多次列举乡镇企业的例子,说“那不是我们领导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农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也是如此,特区的政策也是源于人民群众的改革实践。所以他说:“改革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的功劳就是把这些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这些话充分显示了邓小平理论创新思维来源于群众的智慧。他高度重视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及时准确地予以支持、总结、提高、完善,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针政策。

与此同时,邓小平还反复强调,要正确对待群众意见。“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当然有对的,也有不对的,要进行分析。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以适当解释。”这就是说,群众的意见、办法是分散的、不成熟的,不系统的。即便是群众提的意见是错的,也不能横加批评、指责、泼冷水,他们毕竟在动脑筋、想办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所以,我们要引导群众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动思维机器,把好的正确意见、建议提出来。同时,邓小平指出,对群众的发明创造这种具体的东西,我们要善于总结,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分析其优缺点,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使其具有方法论功能,这就是理论创新。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可以看出,什么时候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们党的事业就前进,就能取得胜利,反之,在实际工作中就要遭受挫折。正如江泽民指出:“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吸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党的八十多年历史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力军,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活动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