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47902300000013

第13章 之三

“原文”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去论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日揵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译文”

所以圣人建立功业,以得到实情掌握内揵之术的办法预先把握万事万物。由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开始,先引用《诗经》、《尚书》验证自己的学说,然后加以改进或者发扬,讨论用与不用、掘弃与保留。想要一致的,用内情相合的方法;想要分离的,用外情相离的方法。把握外内之情时,必须明白道术,推测判断未来的事情,出现疑难予以解决。没有决策错误,建立功业树立道德。治理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君臣上下之情相契合。君主昏暗不行善政,百姓离乱不辨事理,就是上下之情不相契合。内心自以为贤明,对外不采纳贤者的主张,就应该用激昂飞扬之辞去游说。如果命令自己前来,就应该迎上去接受使用。如果是情意不合而被命令离去,是因为过于直言。应该灵活变化,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树立进退的基本原则。

“事典”

范雎除乱党

范雎说:“我在山东时,只听说齐国有个田单,不知道有齐王;听说秦国有宣太后、穰侯、泾阳君、华阳君、高陵君,没听说有秦王。能掌握国政,才能称得上国君;能兴利除弊,才能称得上国君;有生杀予夺的威力,才能称得上是国君。如今太后独断专行;穰侯出使他国,回国后不向大王汇报;泾阳君、华阳君杀伐惩处,无所顾忌;高陵君定事情情也不请示大王。国家有了这四个权贵,不出危险是不可能的。文武大臣都屈从于四个权贵,眼里哪还有秦王!像这样下去,怎能不大权旁落,政令又怎能出自大王之手?

“我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在国内树立绝对权威。”

亲自掌握外交大权。穰侯派出的使者假借大王的威望,任意和诸侯结盟或断交,联络盟国,讨伐敌国,没有人敢不听。伐攻战,取得的利益全归定陶,国家却因此凋敝,以致受制于诸侯;战争失利,百姓会产生不满情绪,祸害则将由国家承受。

“《诗》日:‘果实繁多会压断枝条,树枝折断会伤害树干;扩大封君的都邑会危及国家,尊宠大臣会削弱君主。’淖齿一度控制齐国政权,结果却抽了齐闵王的足筋,并把他悬挂在宗庙的房梁上,一个晚上就折磨死了闵王。李兑执政赵国,围困赵武灵王,一百天将他活活饿死。如今的秦国,秦太后、穰侯专权,高陵君、泾阳君辅政,没有人知道有秦王,这有些像淖齿、李兑时的样子。我今天尚能看见大王站立在庙堂之上,但是我担心将来秦国的当政者,并不是大王的子孙血脉了。”

秦昭王非常恐惧,便废黜了太后,驱逐了穰侯,罢了高陵君的官职,泾阳君逃出关外。

秦昭王对范雎说:“过去齐桓公得到管仲,把他称作‘仲父’。我今天得到先生,也可以称您为‘叔父’。”

陈平离间逐亚父

在楚汉争战中,有一次楚军向汉军发动猛烈的攻击,不仅将汉军的退路切断,而且把汉王刘邦围困在荥阳城中,刘邦心里非常着急,请求把荥阳以西的土地割让给项羽,以此作为讲和的条件,但是项羽没有同意。这时陈平急中生智想出一条妙计,他要汉王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间计离间项羽君臣。刘邦认为这是一个好计策,这时陈平趁着黑夜派两千名妇女走出荥阳城东门,楚军看到这种情形发动了进攻。而此时刘邦和陈平却打开荥阳城西门弃城逃跑而去。紧接着刘邦来到关中,收集残余兵士以备再战。

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任凭陈平使用而概不过问。

陈平花了许多黄金向楚军派遣了很多间谍,让他们公开散布言论,说麓将钟离昧等人做项王的将军,虽然立过很多战功,但却达不到封王的目的,所以他们想联和汉军,共同对付项王,分割楚地,然后各自称王。

消息传到项羽耳朵里,项羽果然对钟离昧等人产生了怀疑,不再相信他们了。

一次,项羽派使者到刘邦那里去,刘邦准备了最为丰盛的菜肴,让人送给使者。

送菜肴的人见到楚国使者,假装十分吃惊的样子说:“原来是项王的使者,我还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呢!”于是吩咐手下的人换上粗劣的饭菜给楚国使者吃,而将高级菜肴端走。楚国使者回去之后,马上就把见到的情况原原本本地报告给了项王。

项王听后果然大大怀疑起亚父来。亚父想要把荥阳城快点攻下,项羽却不相信。他的话,不肯听从。亚父听说项王对他产生了怀疑,心里十分恼怒,说道:“天下大事基本已成定局了,大王自己干吧!我请求您恩准我回老家去度过我的余生。”说完,亚父就走了。但是亚父回家途中还未到达彭城,就因背上的毒疮发作而死了。

这时陈平趁着黑夜派两千名妇女走出荥阳城东门,楚军看到这种情形发动了进攻。而此时刘邦和陈平却打开荥阳城西门弃城逃跑而去。紧接着刘邦来到关中,收集残余兵士以备再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进谏可谓随机应变的典范。邹忌曾担任齐威王(田因齐)的国相,齐威王之所以乐于倾听不同意见,邹忌起了很大的作用。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魁梧,容貌英俊。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于是,邹忌上朝延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

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官门口和院子里像个闹市;几个月后,偶尔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堂上征服了别国。”

邹忌在齐王得意而听不进谏言之时,采用了“以变求内”的策略,用刚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来讽谏齐王,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知道如果直接指出齐王的缺点,齐王接受的可能性不大。于是旁敲侧击,“计事者务循顺”先从别的地方说起,循顺势而为,因势利导,逐步将齐王引入“网”中,最后游说成功。

抵戏是鬼谷子关于弥补缝隙的一种方法。任何事物都会出现缝隙,小的缝隙会酿成大的缝隙。而缝隙的出现是有征兆的,故要防微杜渐,在缝隙的萌芽状态时就要处理掉。消除缝隙的方法很多,既可镇压,也可以疏导,总之,只要能够消除缝隙,什么方法都可以大胆地采用。不过,有时候缝隙表现得还不太明显,甚至还没有被人发现,这时就要求我们必须耐住性子等待缝隙的明朗化,然后等到恰当的时机一举消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