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否,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者,则可与言。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义。
“译文”
关系很亲密而说的话却很见外,就会被疏远,关系很疏远而说的话很深入就会很危险。不要将别人所不乐意接受的强加于人;不要将别人所不知道的,去教训别人。别人有所喜爱,可以学习迎合他的兴趣;别人有所憎恶,回避而不要言及;所以用隐秘的方法进行而公开地收获。所以要去除某事就可以放纵它,放纵的目的在于寻找可乘之机。那些外表形色不轻易表现喜怒的人,可以将大事托付给他。可知心的人,就可以任用;不能知心的人,深谋远虑的人不会任用他。所以行事贵在控制别人,而不被别人所控制。控制别人就掌握了主动权,被人控制就是命运被人把握。所以圣德的人的行事原则隐秘,而愚笨的人的行事方法大肆张扬。智慧的人容易侍奉,愚笨的人很难侍奉。由此看来,求亡图存和转危为安是很难的事,他人不能为,只有智者能够做到;智慧能够用于普通人所不能了解,又不能见到的地方。施展才智如果可行,选择事情去做,这是为自己去做;如果不可行,选择事情去做,这是为别人去做。所以前代君王做事贵在隐秘。有这样的说法:“天地万物的造化,在高与深;圣人把握道术,在于隐秘藏匿。不仅仅是忠、信、仁、义,而是合乎中庸平正之道罢了。”要认清这种道理就可以与人交谈。得到这些道理就可以培养远近的关系。
“事典”
杨暄御前巧揭奸
天顺年间(1457~1465),一份奏疏搁在明英宗的御书案上。明英宗慢慢摊开展读,越读眉头皱得越紧:锦衣指挥官门达因为袁彬深得英宗信赖而非常嫉妒,胁逼巡逻兵揭发袁彬隐私,自己却为人奸诈,无恶不赦,犯有20多件违法乱纪之事。明英宗心中“咯噔”一沉:门达掌权,另一个锦衣指挥官袁彬曾随英宗到北边狩猎,有护驾之功。两人究竟怎么搞的?
明英宗仔细一瞧,告状人的签名足京城民间艺人杨暄。他马上发令:让门达找杨暄问个水落石出。
杨暄应召入门,门达非常憎恨别人告发他,此时一脸凶神恶煞样。而杨暄神色坦然,毫不惊慌,似乎啥都不在乎,好像事情根本不是他做的一样。门达沉下脸,逐条追问:“大胆杨暄,那奏文内的事,可是你造谣中伤本官的?”
杨暄对门达的问话,一律回答“不知道”,并且显出一副挺委屈的样子:“我杨某人一个下贱艺工,没念过什么书,既不识文断字,又同您大人无冤无仇,怎么会干这缺德事?不过,我可以告诉您这件事的真相。”
门达会意,马上摒退左右。
杨暄见四下无人,就神秘地眨巴着眼睛告诉门达:“告诉门大人您吧,这都是内阁李贤教我干的!他要我呈给皇上一封奏书,至于上面内容到底写了什么,我实在是不知道。您如果当着文武百官,敢在朝廷上质问我,我就敢讲个彻底,图个痛快。这么做了,那李贤一定再也没有办法抵赖了!”
门达听后,马上得意地笑了,命令道:“来人,摆酒。设宴好好款待杨暄!”
第二天早朝时分,门达忙将此事上奏明英宗。明英宗当即发话:“诸位大臣都集中午门外。今天,朕要当着你们的面,把门达和袁彬的事弄个清楚。”
杨暄刚到午门,门达右手直指李贤:“这是非全由你搬弄出的,杨暄已经都从实招认了。”
李贤一下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惊讶得发起呆来。杨暄突然大声喊叫:“我该死,我该死!我死也就罢了,为什么要诬蔑好人?我是个市井小人,怎么有缘见得着内阁李贤大人?老天在上,这实在是门达叫我死咬住李贤大人的。”
门达正诧异间,杨暄利索地数落着门达干的20多件违法乱纪之事。门达听得无地自容,当场灰头土脸。明英宗听罢,一声长叹,眼光复杂地注视着门达。
英宗虽然未将门达治罪,但是从此对门达疏远很多。袁彬开始分掌南部。一年后,被召回京城升任要职。奸官门达因另一案件受牵连,被明英宗贬往广西,最后死在那里。
韩信暗渡陈仓计
在两千多年前的项羽与刘邦的楚汉相争中,在今陕西省宝鸡附近的陈仓地方,出过一个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就是韩信设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
秦朝被推翻后,企图独霸天下的项羽,知道最难对付的敌手是刘邦,便故意把巴、蜀(都在四川)和汉中(在今陕西西南山区)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想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而把关中(今陕西一带)划作三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以便阻塞刘邦向东发展的出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的地方,以彭城(今江苏徐州)为都城。
刘邦慑于项羽的威势,不得不暂时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刘邦在前往南部的途中,接受谋士张良提出的建议,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适)全部烧毁。一是为了便于防御,二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放松对刘邦的防范。
刘邦到了南郑,拜萧何推荐的韩信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韩信提出先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再向东发展,夺取天下。
公元前206年,韩信拟定了东征的计划后,命令樊哙、周勃等带领大队人马去修饯道,限三个月完工。可是烧毁的栈道接连有300多里,高低不平,地势险要。修了没几天,就摔死了几十人。修栈道兴师动众,闹得鸡飞狗跳,一下就把兴兵东征的警报传到了关中。
守在关中西部地区的雍王章邯,一面派探子去打听修道的情况,一面调兵遣将去挡住东边的栈道口。他听说汉王拜的大将是韩信,汉王的将士们都不服气,修栈道的十兵和民工天天有逃走的。认为几百里栈道要修好多年,因此,对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不重视。
就在章邯高枕无忧的时候,忽然有一天,传来急报说:“汉军已经攻入关中,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被占。咦!栈道还没修好,汉军难道是插翅飞过来的吗?其实,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率领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敌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叫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汉军随即攻占了雍地、成阳。章邯兵败,只得自杀。
没多久,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先后投降。不到三个月时间,关中就变成了汉王刘邦的地盘。
王敦一石两鸟计
王如因家乡关中闹灾荒迫不得已流浪到河南宛地。晋朝政府下令流民各归旧地,不许流移他郡,各地地方官员甚至派兵驱迫流民出境,王如也在被驱逐之列。他觉得被赶回家乡也是饿死,不如举兵起事。于是他暗中交结流民中的少壮之民,组织起来,乘夜偷袭了驱赶流民的将军山简和杜蕤的军营,一举取得成功。
此后,关中南安、冯翊、长安等地的饥民纷纷响应,人众多达四五万,王如自号大将军,领司、雍二州牧。他率众南攻沔汉地区,进遏重镇襄阳。不久,投奔了后来背叛了晋朝的王敦。王敦的弟弟王棱喜爱王如的骁勇善战,要求王敦将王如派到自己麾下,置于左右,甚为宠爱。
王敦密谋割据自立,常常受到弟弟王棱的反对,为此对弟弟心怀不满,又无从下手。一日王如因为和王敦的部将兑射失败而给王棱丢了脸,被王棱痛打了一顿,王如感到羞愧难当,心内愤愤不平。
王敦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马上密派心腹前去激怒王如,说:“将军与王敦部将兑射失败,之所以受此凌辱,是王棱为在哥哥面前保全自己的面子,他把对哥哥的不满加在了你的身上,大丈夫怎能受迁怒之辱?不如趁此机会杀掉他!”王如认为说得非常有道理,暗下决心洗清自己的耻辱。
有一天,王如拜访王棱,王棱设宴款待他,酒席间王如请求舞剑助兴。王棱平日与王如并没有什么私怨,也就没有多想,同意让他舞剑助兴。王如握剑起舞,王棱及在场侍从卫士一个个注目观看。王如正在酣舞之时,突然挺剑直刺王棱前胸,王棱当场毙命。于敦闻讯,先是假装吃惊,而后假装生气,下令逮捕并杀了王如。
就这样,狡猾的王敦不仅铲除了阻止自己称帝割据的反对派,又杀人灭口,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下邑奇谋画箸阻封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印五个诸侯,得兵五十六万。同年四月,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直捣楚都彭城。
攻占彭城后。刘邦被这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没有采取恰当的政治、经济措施,安抚此地,赢得人心,反而恶习复发,得意忘形之余大肆收集财宝、美女,整日置酒宴会,结果给项羽回军解救赢得了时机。项羽闻知彭城失陷,立即亲率三万精兵,从小路火速赶回,急救彭城。刘邦数十万乌合之师难以协调指挥,连粮饷都筹备不齐,所以一经接战,便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至此,许多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丢下老父、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等数十骑狼狈出逃,军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势复又逆转。
刘邦狼狈逃至下邑,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他沮丧地对群臣说:“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看谁行?”在此兵败将亡之际,又是张良匠心独运,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谋略。他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与项羽有隙;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颇为怨恨,多次派使者责之以罪: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为此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挡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
刘邦听罢,认为确是一个以弱制强的妙计,于是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
“下邑之谋”虽然不是全面的战略计划,但它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事实证明了张良“下邑之谋”的深谋远虑,最后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支军事力量。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冬,楚军兵围汉王于荥阳,双方久战不决。楚军竭力截汉军的粮食补给和军援通道。汉军粮草匮乏,渐渐难撑危机。汉王刘邦大为焦急,询问群臣有何良策。
谋士郦食其献计道:“昔日商汤伐夏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秦王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之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百姓皆感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楚人只得敛衽而朝。”这其实是种“饮鸩止渴”的夸夸其谈,当时刘邦并没有看到它的危害性,反而拍手称赞,速命人刻制印玺,使郦食期巡行各地分封。
在这关键时候。张良外出归来,拜刘邦。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实行分封的主张说与张良,并问此计得失如何?张良听罢,大吃一惊,忙问:“这是谁给陛下出的计策?”接着,他沉痛地摇摇头说,“照此做法,陛下的大事就要坏了。”刘邦顿时惊慌失色道:“为什么?”张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比比划划地讲了起来。他说:“第一,往昔商汤、周武王伐夏桀殷纣后封其后代,是基于完全可以控制、必要时还可以致其于死地的考虑,然而如今陛下能控制项羽并于必要时能致其于死地吗?第二,昔日周武王克殷后,表商之闾(巷门),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是意在奖掖鞭策本朝臣民,现今汉王所需的是旌忠尊贤的时候吗?第三,武王散钱发粟是用敌国之蓄,现汉王军需无着,哪里还有能力救济饥贫呢?第四,武王翦灭殷商之后,把兵车改为乘车,倒置兵器以示不用,今陛下鏖战正急,怎能效法呢?第五,过去,马放南山坡,牛息桃林阴下,是因为天下已转入升平年代。如今激战不休,怎能偃武修文呢?第六,如今,天下游士离开亲朋好友,跟随陛下是为了日夜盼望得到封赏的咫尺之地;如果把地都分封给六国后人,各归其主,谁还有心情帮助陛下打江山呢?第七,楚军强大,六国软弱必屈服,怎么能向陛下称臣呢?”
张良的分析,真是字字珠玑,精妙至极,且切中要害。他看到古今时移势异,因而得出绝不能照抄照搬“古圣先贤”之法的结论。尤其重要的是,张良认为封土赐爵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奖励手段,赏赐给战争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励天下将士追随汉王,使分封成为一种维系将士之心的重要措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还靠什么激励将士从而取得胜利呢?张良精辟入里的分析,较之昔日请立韩王,处心积虑地“复韩”的思想认识,显然是一个飞跃,而且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页。难怪1700年之后,还被明人李贽情不自禁地赞叹为“快论”。
张良借箸谏阻分封,使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辍食吐哺,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然后,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
下邑奇谋,画箸阻封,是张良对谋术的成功运用。下邑奇谋。主要之点是让刘邦利用好英布、彭越、韩信这三个破楚的关键人物。这正是对谋术篇中的“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忖度称量人的才干能力。掌握各种有关因素,抓第一手材料,也是因事立计的“指南车”)的运用。而画箸阻封,主要之点是让刘邦不要因循守旧照搬古圣先贤。而要依据事实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封土赐爵应成为激励将士的一种手段,这正是对谋术篇中“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谋划策略,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弄清事情的起因,把握有关的实际情况)的运用。
巧言自救
有一天,楚王上朝,正在议政时,侍卫报告说:“大王,宫门外有个人要向大王进献不死之药!”
楚王一听心中大喜,对他来说,钱财、地位、美女全有了,只是不能长生,这是他的憾事。如今有人进献不死之药,岂不就可以长生了吗?他丢了手中正在处理的国家大事。喊道:“快去接药!”
谒者领命,匆匆走出大殿,从来人手中接过不死之药,回身向大殿走去。谒者刚刚走近殿门时,侍卫官上前问道:“大人,你手中拿的是什么啊?”
谒者回答说:“这是献给大王的不死之药。”
侍卫官又问:“可以吃吗?”
谒者说:“当然可以了。”
侍卫官装出好奇的样子说:“给我看看可以吗?”谒者正在犹豫之时,侍卫官一把从谒者手中夺下不死之药,一口吞下去了。
谒者飞快地跑上大殿,叩头说:“臣有死罪!”
楚王不解地问:“何罪之有?”
谒者回答说:“臣拿着不死之药上殿时,被侍卫官夺去吃掉了。”
楚王一听,勃然大怒,下令说:“快将这贼拿下,推出去斩首!”
侍卫得令,一起冲了上去,拥着侍卫官就走。侍卫官连叫冤枉。
楚王对身边的大臣说:“爱卿,你去问问他,有何冤枉?”
这个大臣下殿,来问侍卫官。
侍卫官托大臣上奏楚王说:“臣问谒者可不可以吃,他说可以吃,臣就吃了。因此,臣无罪,是谒者有罪。何况,客人献的是‘不死之药’,臣吃了,如果大王杀了臣,就是‘死药’了。如果大王杀了臣,岂不是说有人欺骗大王献假药了吗?”
楚王听了,反复细想,为了维护面子,便没有杀侍卫官。
费无极算计卻宛
在春秋时期的楚国历史中,费无极算是—个人物,他曾权倾一时,以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善于钻营而闻名。要说起来,费无极也算是楚国几朝元老了。楚灵王(公元前541年~公元前529年在位)执政期间,他曾是楚王的弟弟弃疾(熊居)的属下。当时弃疾虽然权势不大,但在几位王弟中,却是最有心计的。费无极聪明就聪明在他及时看出了这一点,便极力为弃疾服务,努力巩固自己的地位。
公元前529年4月,楚灵王的几个弟弟比、子皙和弃疾趁楚灵王外出的机会,联合发动政变,杀死太子禄,夺取了楚国政权。比被立为国王(史称楚初王,公元前529年4月~公元前529年5月在位),子皙出任令尹,弃疾出任司马。楚灵王被告知国家已有新王,并被禁止返回楚都,不久便落魄而死。5月,弃疾又用诈谋逼死了楚初王比和令尹子皙,终于得以自立为王,史称楚平王。
楚平王弃疾即位以后,按照传统,立长子建为太子,并任命一贯依附于自己的费无极为大夫,兼任太子的老师。
费无极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费无极虽然身为太子建的老师,但他深知,今天的荣华富贵全来自楚平王而非太子建。要想保住乃至扩大这个荣华富贵,必须紧紧地靠住楚平王。所以,费无极总是找机会跟在楚平王身后,唯唯诺诺。
楚平王对费无极的追随也已经习惯了,甚至越来越离不开他了。渐渐地楚平王把费无极当成了心腹之人,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
平王死后,楚昭王即位,以囊瓦为相国,和伯郤宛、鄢将师、费无极同执国政。
是年,郤宛出征吴国,大获全胜,俘获兵甲无数。昭王大喜,将所获兵甲的一半赐给他,每事必和他商量,宠幸无比。
费无极心生妒忌,便和鄢将师一起设计陷害郤宛。于是,费无极对囊瓦说:“郤宛有意请客,托我来转报,不知相国肯降临否?”
囊瓦立即回答;“既然相请,哪有不赴之理?”
费无极又去对郤宛说:“相国早有意在贵府饮杯酒,大家快乐一下,不知你肯做东道主否?现托我来问一问。”
郤宛不知是计毅然答应,说:“我是他的下属,难得相国看得起我,真是荣幸之至!明天好了,我当设宴恭候,请你先去报告!”
费无极又问:“既然相国要来,你准备送他什么礼物?”
“这倒提醒我了,”郤宛说:“不知相国喜欢什么?”
“据我所知呈现……”费无极故意停顿了一下才说:“他身为相国,女子财帛不稀罕了。唯有坚甲利兵,他最感兴趣,平日也对我暗示过,他很羡慕你分得的一半吴国兵甲,要来你家赴宴,无非是想参观一下你的战利品罢了!”
“这个很容易啦!”
郤宛随即叫人拿出战利品来,费无极又帮忙挑选出100件最坚固的,且告诉郤宛说:“这些够了,到时,你把这些放在门边,相国来的时候,必问及此事,一问,你就拿给他看,乘机献给他,如果是别的东西,恐怕他是不会接受的。”
郤宛信以为真,遂将那百件兵器和被俘吴兵安排在门内,用布帐掩蔽起来。
次日,郤宛大摆筵席,布置堂皇,托费无极去请囊瓦。囊瓦已准备启程,费无极却说:“郤宛近来的态度十分傲慢,此次设宴又不知其中缘故。人心不可测,待我先去探听一下,看他摆宴的情况怎样,然后相国再去,这样比较安全些,好不好?”
“好!你先去看看吧!”囊瓦说。
费无极出去在街上胡乱转了个圈,忽然踉踉跄跄的跑了回来,一碰一跌的,喘息未定,气急败坏的说:“几乎误事!我已探听明白了,郤宛这次请客,是不怀好意的,欲置相国于死地。我见他门内暗藏甲兵,杀气腾腾的,相国若前去,一定中他的计。”
囊瓦一听,心里犹豫起来,说:“我和郤宛平日并无过节,断不会这样!”
费无极乘机挑拨说:“郤宛自从征吴有功,恃王之宠,早有对相国取而代之的野心,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只是瞒着相国一人,我和鄢将师正防他早晚会有此一着。想想,过去吴乘我丧,我乘吴乱,郤宛本可以乘胜追击,把吴国灭了,可是他却俘获一些兵甲就班师,听说他当时得了吴国很多的贿赂,他一定心怀鬼胎,想在本国打主意,说不定……此人若得势,楚国就危险了!”
他侃侃而谈,渐渐把囊瓦的思绪打乱了,但囊瓦还是不大相信,便另派心腹去郤宛家里打探个明白。
那心腹回来报告,说是真有其事,门内果然伏有甲兵。囊瓦顿时雷霆大发,即叫人去请鄢将师来,告诉他这件事,并问他要如何处置。
鄢将师早与费无极串通好,遂又添油加醋地说:“郤宛想造反,并非一天了,他和城内三家大族伙同一党,正想谋夺国政,幸亏今日发觉得快,再迟就后悔莫及了。”
“可恶也!”囊瓦把桌案一拍,“我非宰了他不可!”
当即奏请楚王,命鄢将师围了郤宛的家。郤宛这才知道自己中了费无极的奸计,欲哭无泪,欲诉无门,含冤莫辩,遂长叹一声,拔剑自刎。
决者,决断也。决篇是讲述关于决断事物方法的篇章。鬼谷先生认为善于判断情况,作出决断是万事成败的关键,“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作出决断要依据趋利避害的人之常情,更要善于掌握当时的客观实际,参验往事,预见来事,如此才能决断准确无误。反之,当决不决或决而失误,则会酿成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