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47902300000005

第5章 之五

“原文”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译文”

开启之术,就是公开的,可言及的,属于阳的方面;闭合之术,就是关闭的,沉默的,属于阴的方面。阴阳和谐,那么开启和闭合就很恰当。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荣誉、名声、爱好、财富、得意、喜欲等,都是属于阳的方面,叫做开始;所以说死亡、忧患、贫贱、苦辱、毁损、失利、失意、灾害、刑戮、诛罚等,都是属于阴的方面,叫做终结。凡是那些遵循阳道进行游说的,都称作开始,从谈论有利的方面开始论述;凡是那些遵循阴道进行游说的,都称作终结,从谈论不利的方面作为谋略的结果。

“事典”

鲍叔直谏齐桓公

管仲在齐国任相二十年的时间,齐国大治,政治清明,百姓各得其所,安居乐业,齐国一跃而成为东方大国,周惠王赐命齐桓公为侯伯,确定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从幽地回到临淄,齐桓公大宴群臣,宣布喜讯。举起酒爵,对鲍叔牙道:“寡人能有今天,首先要感谢寡人的师傅。这些年,亚相为振兴齐国呕心沥血,不胜操劳。这几个月又游历诸侯各国,阅尽天下大事,亚相辛苦,来,美酒一爵,寡人恭敬!”鲍叔牙举爵道:”臣周游列国,浪迹天涯,所到之处,无不对大齐有口皆碑。主公仁至义尽,亲盟诸侯,扶贫济倾,匡正王道,乃先贤所为。天下臣民,交口称赞,颂歌盈耳。”齐桓公听得心花怒放。鲍叔牙又道:“臣这次离开齐国不到半年,可回来一看,只觉耳目一新,但见车水马龙,摩肩接踵,五行八作,百废俱兴,大齐之地,无乱鸟飞禽,而有凤凰献仪;无旱魃水魅,而有五谷丰登。此乃主公恩德点化,得天意,顺民心。”桓公更加高兴,高高举起手中的酒爵,喜笑颜开,群臣豪饮。

饮酒间,管仲道:“亚相行程万里,造访过名山大川,见识过芸芸众生,不妨让亚相尽兴而谈些奇闻趣事。主公与臣等且伴美酒,足不出户便可神游八方,岂不乐哉?”

桓公点头道:“仲父所言甚是,那就请亚相讲讲见闻吧!”

鲍叔牙起身道:“老夫今日登堂,见四壁辉煌灿烂,君臣喜笑颜开,无方寸之乱,无丝缕之忧。老臣非分,想说点弦外之音。常听人言,物极必反。如今齐国外盛内强,主公切不可高枕无忧,众臣切不可沉湎于美梦佳景。纵观六合,尚有东夷窥视大齐,戎狄觊觎中原,更有南方蛮楚,依仗汉江天堑,与我大齐匹敌。中原诸侯,虽也有北杏之会,鄄、幽之盟,可究其内心,却各怀芥蒂。和盟诸侯,仁义感化,不在一朝一夕。贵在以恒,贵在始终如一。齐国既施仁义,却又纳诸侯贡品,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礼节之数,有来无往。久而久之,必得诸侯反戈,望主公深思。虽说齐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天行无常,如遇淫风荡雨,颗粒不收,国内无备,秋贮耗尽,齐国岂不重蹈穷途?昨日老夫见市井臣民,挥金如土,不事节俭,趾高气扬,一味炫耀。日久天长,必成骄纵淫奢,一败国风,二伤国力。由是观之,老臣斗胆妄言,臣愿主公不忘出奔莒国,兵败长勺;愿仲父不忘槛囚之客,荣辱柱上曾有生死较量;愿宁戚不忘贩牛山下,朱颜华贵不忘衣衫褴褛;愿众大臣不忘盔甲在身,却难抵曹沫手剑相劫……河满则溢,月盈则亏,齐国骄傲,霸业必毁一旦。老夫谵语妄言,主公宽恕,众臣体恤。”

桓公略显尴尬地举了举手中的酒爵,道:“大家同饮,同饮!”管仲抓住时机,道:“主公,鲍叔之言发自肺腑,难得一片真诚。今日君臣聚会,一醉方休,何不用韶乐虞舞,以享时光?”桓公脸上复现了笑容。

鲍叔在别人高兴之余却说出当年落难之事,以辱相劝,逼其冷静下来,沉重反思,一扫宴会上欢乐气氛,给醉醺醺、热昏头的君臣们一瓢冷水,给齐桓公以强烈的反差刺激,劝其纠正了不良的骄傲心理。

李牧之死

公元229年,秦将王翦讨伐赵国。赵国君臣十分恐惧,唯有大将军李牧不畏强秦,愿领兵抵御王翦。赵王大喜,授予李牧兵权,并派司马尚与他共同抵御秦军。

李牧是鼎鼎有名的大将,因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有功而被封为武安君。所以,秦军一听李牧来抗击,吓得不敢出战,为此秦王很发愁。这时,有人献策用反问计可除掉李牧。秦王欣然应允,遂派人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郭开是个贪财爱富的势利小人,专门陷害忠良。他见秦使送来黄灿灿的金子和白花花的银子,笑逐颜开,马上答应了对方的一切要求。几天后,他就在朝野上下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和司马尚四处招兵买马,图谋不轨!”又说:“李牧早存叛意,怨恨赵王不给封侯!”等等。

这些流言蜚语在大臣中间造成混乱,不久,又传到赵王耳朵里,使赵王对李牧产生了疑心。加之郭开又整天在赵王面前说三道四,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结果,李牧出兵才两三个月就被调回。赵王任命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为将,率兵御敌,李牧却被无端关押起来。身陷囹圄的李将军始终不知自己为什么被囚。一天,一个狱卒来给他送饭,李牧便向他打听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狱卒看看左右没有人,就悄悄对他说:“不瞒将军你说,这是大王听信郭大夫诬蔑你的谗言,说你里通外国,犯了杀头的大罪呀!”说完,捂着脸哭了。李牧这才恍然大悟,长叹一声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与他同朝共事这么多年,没想到他如此狠毒!”功勋赫赫的李牧将军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奸臣诬陷,含冤而死了。

第二年,王翦得知李牧已死,异常惊喜,急率秦军主力袭击赵国,赵葱等抵挡不住气势汹汹的秦军攻击,慌忙上阵迎战,不到一个时辰就败退下来,赵军顷刻之间大败,逃的逃、亡的亡。秦军乘胜前进,很快攻克赵都,俘虏了糊涂昏庸的赵王。

买马何必要内行

有游说之士谒见赵孝成王,问道:“我听说大王将派人去购买马匹,有这回事吗?”

赵王回答:“有这事。”

说士问:“那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派人去?”

赵王说:“没有找到会相马的内行。”

说士就问:“大王为何不派建信君去呢?”

赵王答道:“建信君要处理国家大事,何况他又不懂得相马。”

说士又问:“大王为何不派纪姬去呢?”

赵王回答:“纪姬是女人家,不懂得相马。”

说士继续发问:“如若买来了马匹而且特别强健,对国家有什么补益呢?”

赵王回答:“对国家没有补益。”

说士追问:“那么买来了不强健的马匹,又会对国家造成什么危害呢?”

赵王答道:“对国家没有什么危害。”

说士就说:“这样说来,买来良马与坏马都一个样,既无补于国,又无危于国。可是大王要购买马匹,仍然要等待一个内行。如果是治理天下,就不一样了:任命官吏有失误,国家就会破亡成为废墟,社稷祖先都将得不到祭祀,可大王却不寻求内行而把它交给了建信君,这是什么原因呢?”赵王没有理由回答。

说士进一步申述:“郭偃之法有所谓‘柔痈’的说法,大王您知道吗?”

赵王说:“我没有听说过。”

说士说:“所谓‘柔痈’,泛指国君跟前的亲近佞俸之人,以及宠姬、优者、美女等等,这些人,都可以趁国君酒酣耳热之际,向国君提出自己非分的要求。这些人如果在宫内得到国君的首肯,外面的大臣们就会为他们徇私枉法。人们十分谨慎地防备自己憎恶的人,可祸患往往却发生在自己溺爱的人身上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