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47911900000012

第12章 别让人才太寂寞

当新员工进入企业后,在让他在基层锻炼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适时地给予指导与提携,以免造成人才的流失!

3.1 对待新员工,多一些引导和赏识

“工作做得再好又有什么用,领导连句表扬都没有。”这句牢骚颇值得管理者们回味。诚然,工作不是做给领导看的,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就可能认为自己的成绩和能力没有被领导认可,这样他就很容易失去信心、失去工作热情,甚至选择离开企业另谋发展。

郭斌毕业后进入了当地一家专业从事办公家具设计、生产及销售的企业。由于刚毕业,故公司根据他所需专业,将其安排在设计部门担任设计师助理一职。

郭斌专业功底深厚,再加上他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年轻人,进入公司不久,他留心观察了公司所设计出的产品,认真地对其加以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可是当他将这一想法告知给他的直属上级时,他却并不以为然。

郭斌心中很是不快,并继而将这一想法与设计部的王经理进行了沟通,他被告知的结果是“现在公司的业务很忙,他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认真研究他的这一提议,并对此向他表示歉意;另外,说让他多听听他的直属主管的意见”。

没过多久,郭斌便向公司提交了辞职报告。一年后,王经理发现市场上其中的一款办公家具产品最近销售很是火热,他看着有点眼熟,后来想起来,这个是当年的那个新员工郭斌曾经与他提及过的!

有时候,领导者只需给下属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往往能让下属精神焕发、活力四射,甚至会激励下属创造奇迹。然而,与之相反的情形却时常在我们周围出现。

1)让员工自己摸索,忽视了对他们的指导与培训。

2)新员工感觉自己不受公司的重视,可能会选择离开。

3.2 蘑菇效应:让员工在“角落里”也能得到成长

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总是先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情,而且得不到重视。当他默默无闻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工作出色就逐渐被人关注并得到重用;如果工作不出色就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遗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蘑菇效应。

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工作。但没想到上司竟安排她做洗厕工,每天都必须将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心理作用使她几欲作呕,本想立即辞去这份工作,但她又不甘心自己刚刚走上社会就败下阵来,因为她初来时曾经发誓:一定要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就在她十分矛盾的时候,同单位一位前辈及时出现在她面前,二话不说,他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强。

她从此暗下决心,即使一辈子洗厕所,也要洗出成绩来。当她抱着这种态度去做事时,一切困难都变得微不足道。从此,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这位前辈的高水平。

后来,这名少女从最初的服务员一步步做到了日本政府的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蘑菇效应对企业管理的启示是:企业管理者要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关注新员工的成长,既要让新员工有一段时间去体味“蘑菇经历”,也要加强对新员工的指导和提携,尽快使他们成熟起来,能够对其委以重任,以防止因过久的“蘑菇经历”让其郁郁不得志而最终选择离开。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蘑菇效应:

1.将新员工晾在一旁,不闻不问。

2.以挑剔的眼光评价新员工的工作。

3.待新员工自己成长起来以后,对其委以重用。

3.3 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引导

让初入职场者当上一段时间的“蘑菇”,可以消除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使他们更加接近现实,更实际、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领导者应当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不可过长。对此,下文提出了两条相关的建议,以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3.3.1 及时地对员工的表现做出评价

企业管理人员需及时地对员工的工作情况做出评估并将其反馈给员工,例如,当员工做出某一行为之后,主管人员围绕“哪些方面是对的,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怎样做会更好”等方面对他的这一行为做出评价,这样不仅不会让员工产生挫败感,还可以让员工时时有进步,天天有收获。

另外,企业管理者还需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了解下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主动帮助员工解决困难,成为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水平的教练和伙伴。

3.3.2 多给予员工成长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都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此,企业要为员工的成功提供平台和机会,为其脱颖而出提供必要的条件,从而让员工有成就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企业业绩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