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47911900000019

第19章 你真的有那么忙吗

领导者要管头管脚,但不能从头管到脚。会授权的领导者不需要指挥所有的人,只需指挥自己授权的下属即可。

2.1 没有授权就没有效率

管理最忌讳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凡事必躬亲者,大小事都亲自动手,便会有办不完的事、忙不完的工作,既会让自己陷入琐碎的事务中,没有时间和精力筹划全局,还会使员工养成惰性,降低工作责任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副校长安排他听取有关部门汇报,考虑到系主任一级人员太多,只安排会见各学院的院长及相关学科的联合部主任。

在听了其中十几个人的回报后,艾森豪威尔把副校长找来,不耐烦地问他总共要听多少人的汇报,回答说总共有63位。艾森豪威尔大惊:“天啊,太多了。你知道我从前做盟军总司令,那是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一支军队,而我只需接见三位直接指挥的将军,他们的手下我完全不需过问,更不需接见。想不到,做大学校长却要听这么多人汇报。他们谈的,我大部分不懂,这实在是糟蹋了他们的宝贵时间,对学校也没有什么好处。你的那张日程表,我看是不是可以取消了!”

艾森豪威尔后来又当选为美国总统,一次他正在打高尔夫球,白宫送来了急件要他批示,总统助理事先拟好了“赞成”与“否定”两个批示,只待他挑一个签名即可。谁知艾森豪威尔一时不能决定,便在两个批示后各签了个名,说道:“请狄克(即副总统尼克松)帮我挑一个吧。”然后,若无其事地去打球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要学会放权。一个企业在创业时期,老板往往事必躬亲、全责全能,这对企业的快速决策和发展是有好处的。然而,等到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老板就要逐步退出一些事务性工作,分别授权给其他贤能之士,建立团队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团队的力量推动企业的发展。

然而,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不乏看到如下两种情形。

1)公司大小事务都得层层上报、请示,以至企业领导忙得团团转,员工却无事可干。

2)怀疑下属的能力,担心下属在工作中“出事”或达不到工作的期望,所以宁愿亲力亲为。

2.2 拜伦法则:给予员工相应的工作权限与自由

拜伦法则,指的是授权他人后就完全忘掉这回事,绝不去干涉。这是一条有关管理经验的法则,由美国内陆银行总裁D。拜伦提出而得名。

适当的授权能使下属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运作和管理上来,从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过:“授权可以让未来规模更大的企业仍然保持小企业的活力;同时也可以为公司培养出发展所必需的大批出色的经营管理人才。”

杜邦公司的第三代继承人尤金·杜邦,在掌管杜邦公司之后对大权采取绝对控制,公司的所有主要决策和许多细微决策都要由他独自制定,所有支票都得由他亲自开;所有契约也都得由他签订;他亲自拆信复函,一个人决定利润分配,亲自周游全国,监督公司的好几百家经销商;在每次会议上,总是他发问,别人回答……

尤金的这种管理方式,使杜邦公司很难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以至于在强大的竞争面前,公司连遭致命的打击,甚至濒临倒闭的边缘。

如果企业管理者不善于授权,而是事无巨细地包办下属的工作,那么即使劳心劳力,最后的效果也可能不尽如人意。

迪斯尼公司CEO迈克尔·艾斯纳号称迪斯尼公司的第二个灵魂人物,他曾带领迪斯尼公司创造了传奇般的增长,使迪斯尼公司成为举世瞩目的媒体巨人。但是,后来因为艾斯纳对公司的各项事务过分地控制,引起了员工很大的不满。

例如,他会亲自阅读剧本,参加每周的例会,在饭店设计中甚至亲自挑选家具,跟每一个油漆工、设计师探讨饭店的设计方案……

也许他是一个富于创造力和总是精力充沛的总裁,但是,如果公司不能给有能力和才华的人以权力和自主,那么它如何能吸引和留住这些精英为之工作呢?很多人正是因为艾斯纳的这种管理风格,转投其他公司门下。

优秀的管理者都是善于授权的人。企业管理界有一个古狄逊真理:一个累坏了的领导者,是一个最差劲的领导者。所以,领导者最大的本事不应是自己做成多少事,而应是能让别人做成多少事。

拜伦法则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1.企业管理者要学会授权,让员工实行自主管理,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工作。

2.授权得当,还能使管理者抽出更多的时间去督导员工的工作,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2.3 有效实施授权

通过授权,企业管理者既能从烦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其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事开拓战略要务;又能对员工起到较强的激励作用,从而促进企业效率的提升。因此,聪明的管理者一定要学会授权给员工。

然而,授权并非一蹴可成,不能说一句“这件事交给你”就以为完成了授权。在授权环节,企业管理者需做好如下四项工作。

2.3.1 看准人再授权

在挑选被授权人时,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事实,对被授权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视其能力授予相应的权限。

2.3.2 落实任务,明确权限

确定授权对象的人选后就要落实分工,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1)说明任务。企业管理者告知被授权人工作范围与要求及拥有的工作权限。

(2)商定工作进度。沟通双方依据商定的结果,确定工作进度、时限要求及工作汇报方式等事项的内容。

(3)告诉相关的人员被授权人的职责。

(4)让被授权人明确工作评估标准、完成任务后的激励标准与未完成任务的惩罚标准。

2.3.3 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检查

授权后,企业管理者需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员工工作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授权并不意味着放任下属随意妄为,监督过程要贯穿始终,充分的授权必须与监督相结合。如果只授权,不监督,后果就是四分五裂;如果不授权,只监督,局面则会是一潭死水。

2.3.4 及时提供经验指导

被授权员工在依据相关要求开展工作的同时,主管需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经验指导。常用的指导方式有如下三种。

(1)工作进度会议。即管理者定期组织召开工作进度检讨会议,会议上鼓励员工进行自我检讨,并建议员工相互之间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委派情况。

(2)现场走动指导。管理者可在员工工作的部门多走动,发现问题及时现场指导。给予员工一定的关心及支持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来源。

(3)一对一交流。即管理者与员工约定,定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工作进展和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