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47911900000028

第28章 他们是真的缺乏创造力吗

管理上有一条重要的格言:“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换句话说,我们要走出霍布森选择效应的误区。

2.1 不给员工发挥的空间,何以让员工创新

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也许我们正在被困在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境地,也许我们正囿于一种两难选择之间,这时一定要明白,这种境遇只是因为我们固执的定式思维所致,只要勇于重新考虑,一定能够找到不只一条跳出困境的出路。

柯特大饭店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家老牌饭店,由于原先配套设计的电梯过于狭小老旧,已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的客流。于是,饭店老板准备改建一个新式的电梯。

于是,饭店老板花重金找了一批工程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讨论的结论是:饭店必须换台大电梯。其设计方案是:从饭店的地下室到顶楼,一路挖一个大洞,这样就可以安装一部新电梯了,这样的话饭店必须停止营业半年。

他们的谈论被一个清洁工听到了,并开口对他们说道:“为什么不在饭店的外面装电梯呢?”

很快,这家饭店就在屋外装设了一部新电梯。在建筑史上,这是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

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应给予员工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员工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就能解决管理中的很多棘手的问题。倘若一味地对其加以限制,则很难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企业管理者在员工管理工作中,应避免出现如下两种情况。

1)管理严格,不给员工“空间”,不给员工发挥的余地。

2)产生思维惰性,不愿去思考而固守那一套一成不变的工作思路与思维模式。

2.2 霍布森选择效应:别框住员工的思维

很多企业管理者在抱怨下属的创造力不够时,应该反省下自己是否走入了霍布森选择效应的误区。

霍布森是英国剑桥商人,他从事马匹生意,他总是对顾客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马圈里大大的马匹很多,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人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因为只能在门口选,这个空间就小。

后来,管理学家西蒙,把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

霍布森选择效应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对于员工个人来说,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会陷入思维定式,不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果管理者用这个别无选择的标准来约束和衡量别人,会扼杀下属的创造力。

由于思维定式和思维僵化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因此我们一定要突破思维的惯性,进行创造式思维。下面的这个故事就生动地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话说有位商人欠了当地一位放高利贷的债主一笔巨款。到了约定还债的日期,商人拿不出那么多钱来。那位债主听说他有个美丽的女儿,便要求他用他的女儿来抵债。

商人和女儿听到这个提议都十分恐慌,狡猾的高利贷债主还装出一副伪善的样子,建议这件事听从上天安排。他说,他将在空钱袋里装入两颗石子,一颗是白色的,一颗是黑色的,然后让商人女儿伸手摸出其一,如果她拣中的是黑石子,她就要成为他的妻子,商人的债务也不用还了;如果她拣中的是白石子,她不但可以回到父亲身边,债务也一笔勾销。

商人的女儿以前经常听人说这个放贷人是如何狡猾。此刻她灵机一动,伸手摸出一颗石子,随即做出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都惊愕的举动,她将摸出的那颗石子扔进了不远处的一个池塘里。

“那颗石子被我扔掉了,不过没关系,现在只需看看袋子里剩下的这颗石子是什么颜色,就可以知道我刚才选的那一颗是黑是白了。”

很明显,袋子里剩下的石子一定是黑的,恶债主既然不能承认自己的诡诈,也就只好承认她选中的是白石子。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霍布森选择效应:

1.用一个呆板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所有的员工。

2.工作中钻牛角尖,让自己陷入困境。

3.工作中缺少对员工启发式的引导,从而助长了员工的依赖性。

2.3 走出霍布森选择效应的误区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谁陷入了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关于如何避免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下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2.3.1 为员工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

企业管理者要为员工创造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并鼓励员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实现预期目标。同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平台与支持,包括软环境与硬环境两个方面。

2.3.2 多给予员工启发式的引导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时,可多采用启发式的方式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做。

2.3.3 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员工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企业应畅通内部沟通的渠道,鼓励员工献言献策,积极采纳员工好建议,给予其相应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以此做出合理的决策,而不会使其陷入没有选择的境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