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47911900000035

第35章 工作真的有那么忙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强调:人们要想成功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事先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遇事不乱。

9.1 事先做好做计划则会事半功倍

很多职场人士经常会抱怨工作多、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一些事情。其实,你只需事先计划好每一天的工作,你就会发现工作会变得比以前更有效率!

乔·吉拉德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

在刚接触销售行业时,他一个月要打出2000多个电话来寻找潜在的客户。随着记录的增多,工作也变得杂乱起来。

后来,他发现事先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做计划、去思考,不但能使烦琐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而且还能提高效率。就这样,他将每周要打出的电话号码记录在卡片上,然后排出日程,列出一周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内容。

从那以后,乔·吉拉德不再为打电话着急,而是每周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先做好工作计划,然后再约见客户,这对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做计划,详细合理的计划能使事情办理起来更加轻松;相反,如果你在工作中无视“准备”,事前准备不充分,事后就会麻烦多。下文列举了其中的三种典型表现。

1)开展的工作多,常常顾此失彼。

2)时间占用多,工作进展缓慢,效率低下。

3)一件事情未做完又去忙另一件事情,结果越忙越乱。

9.2 布利斯定理: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职场中,有人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但一天下来,发现收效甚微。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在事先做好充分的计划和准备。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找来一群学生,并把他们分成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第一组学生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学生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要求学生每天花20分钟的时间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

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进球率增加了24%;第三组进球率增加了26%。

这样的实验结果表明:事先在头脑中构想要做之事的每个细节,梳理心路,然后等到正式行动时,你才会得心应手。

作为管理者,工作计划可以给予员工明确的工作方向,从而使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作为员工,工作计划可以使自己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从而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布利斯定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1.事前先思考,事后少烦恼。

2.事前先做计划,能增加成功的概率。

3.目标太大,难以实现时,可将目标进行拆分与细化,分阶段来实现。

9.3 制订出详细的工作计划

布利斯定理启示我们:事前做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事之前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变得盲目,甚至会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只有在事前拟好了详细的行动计划,梳理做事的步骤,做起事来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有效率。那我们如何制订自己的工作计划呢?下文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9.3.1 明确工作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所以制订计划前先确定目标。当然,要确定明确而合理的目标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个合理的目标,需要符合很多要点。

9.3.2 制订并分解计划

有好的结果,不一定有好的过程;有好的过程,大多会有好的结果。所以,想实现目标就要做好计划,明确实施步骤。在制订工作计划时,需明确如下三个问题。

(1)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利用什么样的资源可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2)何时达到既定的目标?

(3)若出现特殊状况,有何应对措施?

计划制订者还需将制订的计划进行分解,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的工作,这样会使原本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

9.3.3 定期检查,完善计划

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自己需定期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从而确保目标的完成。

另外,由于“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事先既定的工作计划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各项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