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47911900000043

第43章 员工的绩效表现为何不佳

员工的绩效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缺乏具体与频繁的反馈是绩效不佳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

8.1 知道不足才能改进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将员工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员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能帮助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更能激励员工的士气,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请他的朋友为他打一通电话,电话是打给一位老太太的。

电话拨通后,男孩的朋友问道:“您需不需要请人割掉院子里的杂草?”

老太太回答:“不需要了,我已经雇了一名割草工。”

男孩的朋友又说:“我还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老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经做了。”

男孩的朋友再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老太太回答:“我请的那个割草工也已经做了,他做得很好。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

男孩的朋友便挂了电话,并不解地问割草的男孩:“你不就在老太太那儿割草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

割草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老太太对我工作的评价。”

只有不断地探询客户的评价,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同理,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管理者只有将员工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员工,员工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自身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从而为其下阶段的工作改进提供参考。

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他们一行来了六人,并都点了牛排。等客人们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同桌的客人及助理都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他们在心里都犯嘀咕,松下要找主厨兴师问罪吗?那接下来的场面一定会很尴尬了。起身去找主厨的助理也为主厨捏着一把汗。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叫他的客人是大名鼎鼎的松下先生。他紧张地问道:“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松下略带歉疚地说:“牛排很美味,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只是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松下接着说:“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如果你是那位主廚,听到松下先生如此说明,你会有何感受?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那位主厨会更加认真、敬业。

及时地对员工反馈他的工作成果,会对他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可在实践管理中,部分管理者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只关注员工工作结果,对工作过程不予关注。

2)只是简要地将考核结果告知员工,并不对员工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8.2 反馈效应: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员工

员工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后,往往并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工作成效与方式是否能得到企业的认可。这时,企业管理者需通过绩效反馈将员工的绩效表现告知员工,从而促进他们今后工作水平的提升。这一过程蕴含着一种名为“反馈效应”的心理现象。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信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被称为反馈效应。

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挑选了20名技术水平相近的工人,把他们分成了两组,每10人一组。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让他们同时进行生产。每隔一小时,他就会去检查一下工人们的生产情况。

对第一组工人,法约尔只把他们各自生产的产品数量记录下来,并没有告诉工人工作进展速度;而对第二组工人,法约尔不仅对生产的数量进行了记录,而且明确地告诉他们各自的工作进度。

第一次考核完,法约尔根据考核的结果,在生产速度最快的两个工人的机器上,各插了一面小红旗;速度居中的四个人,每人插了一面小绿旗;而最后的那四个人,则插了一面小黄旗。这样一来,每个工人对自己的生产速度到底如何就一目了然。

实验表明,第二组工人的生产速度和效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工人。

由此可见,及时对员工的工作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能增强员工工作的动机,对工作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反馈效应:

1.对员工工作表现突出的地方,及时予以赞美、表扬,以此来激发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

2.对员工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予以指正,以助其完成绩效目标。

8.3 有效实施绩效反馈

反馈效应提醒我们,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完成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有效实施绩效反馈呢?可以参考如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8.3.1 创建良好的面谈氛围

在面谈时,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座位的设置以斜对或并肩为好,以此来拉近主管与员工的距离。

正式面谈开始前,管理者需说明此次面谈的目的,消除员工的抵触心理。在面谈过程中,管理者可多以“我们”之类的措辞来营造出一种轻松、热情、愉快而友好的面谈氛围;而应避免使用极端化的字眼。极端化字眼包括“从不、极差、决不、从未、绝对”等语气强烈的词语。极端化字眼常用于对否定结果的描述中,一方面,员工认为主管进行的评价缺乏公平性与合理性,从而增加不满情绪;另一方面,员工会感到心灰意懒,并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建立未来计划缺乏信心。

8.3.2 绩效面谈需做到对事不对人

在绩效反馈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应将焦点置于以数据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的绩效结果上。企业管理者要表明他关心的是哪方面的绩效,再说下属的实际情况与要求达到的目标间的差距,然后共同找出改进的办法。

8.3.3 适时给出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当员工表现差强人意时,也要及时地告知他的工作结果,但作为管理者,需要牢记:你的目的不是谴责,而是要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最好的方式是描述其需要予以纠正的行为,给出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