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47911900000045

第45章 协助员工设立未来的目标

每个成功者在成功以前,都要为自己设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进而获得成功!

2.1 有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更容易成功

有句谚语说得好:“对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风向的风都是逆风。”目标是我们行动的依据。没有了目标,我们的劲不知道往何处使。有了目标,我们的斗志才会被激发,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多年以前,埃德温·巴恩斯有一个宏伟的目标——成为爱迪生的合作伙伴。由于他没有足够的钱去买火车票,所以他就偷搭货运火车来到了爱迪生所在的城市。

当他历经艰辛来到爱迪生办公室时,一副不修边幅的模样惹得职员一阵嘲笑。经过一番简短的交谈,爱迪生被他身上的激情打动了,给了他一份勤杂工的工作。

虽然没能和爱迪生一起工作,但巴恩斯并不沮丧,最起码自己已经认识了爱迪生。现在,他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巴恩斯在爱迪生那儿做了多年的设备清洁和修理工。后来,爱迪生发明了人类第一台可以记录声音的口授留声机,但是公司的销售人员不能把它卖出去,这时巴恩斯主动申请去做销售,花了一个月时间跑遍了整个纽约城。一个月之后他卖了7部机器。他非常高兴地去爱迪生的办公室汇报销售的情况,爱迪生终于答应他作为口授留声机的合伙人。

就这样,巴恩斯成了爱迪生的唯一合伙人,最后他成功了。

巴恩斯在他这个远大目标的指引下,通过自身的坚持和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虽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不意味着就会成功,但它却是你在能够获取成功之前必须走出的一步。倘若没有目标,则难以激发出自身前进的动力。这对员工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其外在表现主要有如下两种。

1)工作不够主动,缺乏热情。

2)业绩呈原地踏步状态,没有明显的提升。

2.2 吉格勒定理:要想成功,目标很重要

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管理定理——吉格勒定理。

“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这一句简单扼要的论断就是著名的吉格勒定理。

曾有心理学家对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做过一个有关人生目标的调查。当时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10%的人有明确的短期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27%的人没有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等。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由此可见,目标对人生具有强大的导向性作用。树立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吉格勒定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1.为团队塑造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能促使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地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2.为员工设立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更能激发员工内在的潜能。

2.3 用目标激励员工不断进取

吉格勒定理告诉我们:人生的高度因目标而定,你设定的目标越高,将来可能获得的成就也就越大!对此,我们需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

2.3.1 为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

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长”。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成就,应当早一点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且不要轻易变来变去。所制定的目标最好是量体裁衣式的且相对远大,这样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3.2 帮助员工达到目标

企业应为每位员工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积极为员工职业生涯的实现提供平台与帮助,从而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