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47911900000057

第57章 不妨设置一点小的障碍

对那些长期受表扬头脑而头脑有些发热的员工,不妨设置一点小小的障碍,施以“挫折教育”,几经锻炼,使其更趋于成熟。

5.1 好钢还需千锤百炼

企业很欢迎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加入团队中来,但在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他们有自负的倾向,企业管理者就应当运用“制冷”的手段,适时地给他们泼点冷水,让员工学会理性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

小吴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很快就升至销售主管一职,但有时过于自负,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为了让小吴认清自身的不足,公司决定让他尝尝他自己种下的“恶果”。

有一次,他和一家广告公司就本公司产品促销的事进行协商,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但还没有签合同。关于这次的促销计划,小吴大致向市场营销部的张经理说明了一下,当张经理对其中有关环节的可行性表示怀疑、提出异议时,小吴仍旧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张经理看他如此坚决,于是决定放手让他去干,挫一挫他的锐气。

合同签订后不久,果不出赵经理所料,就是在他表示异议的那个促销环节上,那家广告公司没有办法执行到位,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这时,小吴变得着急起来,多次与那家广告公司交涉未果后,他再次找到部门负责人,一方面期望公司给予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深刻检讨了自己的过失。

其实,就在小吴同那家广告公司签订合同之时,张经理已设计好了备选方案。此时状况出现了,他一方面聘请专业人士同合同中的那家广告公司进行交涉;另一方面实施他的备选方案,即与另一家广告公司按照最初的约定,共同完成后续的工作。

通过此举,张经理把公司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并借助这件事情使小吴好好地反省了一下。自此以后,小吴在做某项决策时,也会很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了。

自信和自负仅仅只是一步之遥。但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需要自信,却不可自负。否则,对公司及自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如下两种情形是我们应该摒弃的。

1)骄傲自满,盲目自大。

2)不服从管理,我行我素。

5.2 淬火效应:对自我膨胀的员工施以“挫折教育”

锻造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工匠会快速将其浸入冷水中,进行冷却处理,这样工件的性能会更好。

这个道理运用到生活中,被心理学家称为淬火效应。

我们身边,也常会见到一些人,因为一段时间的学习工作出色,或者受到表扬,头脑发热,甚至自以为是。此时,不妨像上面所说的那样,适当浇点冷水、打击一下,通过冷处理,督促其自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对于那些屡屡犯错的人,如果反复说教,对方可能产生抵触心理,甚至软抵抗,此时,同样可以冷处理,给他们创造冷静思考和内省的机会,久而久之,不良行为就可能消退。

淬火效应,也叫挫折教育。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炼了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炼,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让我们再看看日本是如何实施逆境教育的。

日本幼儿园在日常教育内容中让孩子赤脚走路,以锻炼他们的忍受力;在很冷的天气里,让孩子穿短裤到阳光下活动,锻炼他们的抗寒能力和意志力。日本中学生每到春秋季节,会被送到一些孤岛上生活两周,给他们一些工具,让他们自己搭房子、抓鱼、打猎维持生活,以使孩子受到磨炼。

古人说,“多难兴才”、“人激则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哪个有成就的人不是在挫折中历练,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淬火效应:

1.对于恃才傲物、不善于合作的员工,有意为其安排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工作,通过工作中的失败,让他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识。

2.当员工对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时,对其施以相应的负激励,如斥责、冷落等,以此来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5.3 巧施挫折激励,促进员工成长

有时候,负面的激励往往能达到正面激励想象不到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需明确如下两个问题。

5.3.1 掌握挫折激励的方法

管理者进行挫折激励的目的,就是要求下属遇到挫折以后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检查自我、完善自我,促其升华。

一般来说,批评、斥责、冷落、降职等都是对员工进行挫折激励常用的方式。至于具体选用何种方法,则要根据企业文化氛围、员工所犯的问题等因素综合确定。

5.3.2 需辅以其他激励方法一起使用

使某个员工遭受挫折的目的,并不是要打击他,而是要达到使他能够从相反的方向去改善的目的。如果他一遭受挫折就一蹶不振了,就证明批评的方法和技巧不到位,这样的激励就不会有效果。

因此,在应用淬火效应处理一些员工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与其他激励方法一起应用。如在批评完员工之后,要不忘立即补上一句安慰或鼓励的话语。因为,任何人在遭受斥责之后,工作情绪势必会受影响。此时管理者若能用一两句温馨的话语来鼓励他,让他体会到“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会让员工以更加努力的姿态来面对今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