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47911900000064

第64章 如何让沟通收到良好的效果

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企业内部的沟通并非是畅通无阻的。

5.1 在平等轻松的状态下实施沟通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类似的问题:作为总经理,你说的话有时经常被下属片面地理解或者执行;而下属有意见或者建议,从来不主动找你讲,甚至你问的时候他们还是“有所保留”。

为了提高沟通的质量,企业首先需要打破职位等级之间的壁垒,尽可能实现平等沟通。让我们来看一看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做法。

沃尔玛注重与员工的沟通,在公司内,沃尔玛推行的是一种“开放式”的管理理念。

公司给每位员工提供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在沃尔玛,任何时间、地点,任何员工都有机会发言,都可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与管理人员乃至总裁进行沟通,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关心的事情,包括投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对于可行的建议,公司会积极采纳并用来管理公司。在沃尔玛公司,经常有一些各地的基层员工来到总部要求见董事长。董事长沃尔顿先生总是耐心地接待他们,并做到将他们要说的话听完。如果员工是正确的,他就会认真地解决有关的问题。他要求公司每一位管理人员认真贯彻公司的这一思想,而不要只做表面文章。

沃尔玛较少有等级森严的氛围,从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起,他就很乐意和员工在一起,将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传输给员工。到今天,沃尔玛各级管理人员依然贯彻着企业的这种文化。

这种无障碍的沟通模式无疑对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在这种模式下,员工和企业管理者能做到“平等沟通”。有了这个前提,才能真正提高沟通的效率。否则,将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形。

1)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在每个环节上都有可能出现信息的失真,从而影响信息到达的有效性。

2)员工的意见和心声不能有效地反馈至企业管理层,导致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降低。

5.2 位差效应:消除层级沟通之间的障碍

阻碍企业成员间信息和情感沟通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莫过于成员间因职位高低不同而造成的心理隔阂,这种情况被管理界称为位差效应。其意思是指: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具有上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高的层次而凸显出某种优越感,具有下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低的层次而产生某种自卑感。

沟通的位差效应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对企业内部沟通进行研究后得出的重要成果。他们发现,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而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则不超过10%,平行交流的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平行交流的效率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平行交流是一种以平等为基础的交流。

企业实现高效率和充满生机活力,有赖于下情能为上知,上意迅速下达,有赖于部门之间互通信息。每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同员工之间的沟通。

摩托罗拉公司规定:公司一级以及下属各层管理者的办公室的大门要始终敞开着,任何职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进来,提出意见和发泄不满;在IBM,一个普通员工的意见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全球总裁的电子邮箱里;在英特尔,管理层会通过网络,向全球员工介绍公司最新的业务发展,同时也会通过网上聊天,与员工进行互动式的沟通,及时回答员工提出的各种问题。

良好的沟通能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因而产生极大的责任感、信任感和归属感。

位差效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1.创建良好的沟通氖围,努力消除各种沟通障碍和断层,使一切交流与沟通都能够在公开、透明、自由的气氛中充分展开。

2.管理者需做到有效倾听,了解员工的心声。

5.3 让员工畅所欲言

实践证明,位差效应所造成的不利方面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避免位差效应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呢?下文给出了两个建议。

5.3.1 构建多样化的沟通渠道

沟通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正式沟通渠道保持了管理的严肃性、纪律性和效率性,是必要的。但是在越来越重视人性、强调柔性领导的今天,仅正式渠道是不够的,还应有非正式沟通渠道。非正式沟通渠道是指除所有正式的沟通系统以外的信息传达或意见交流的所有方式,如开放式办公、工作间歇时间的沟通、走动式管理等形式。

5.3.2 与员工进行平等的沟通

前文我们说过,平等沟通的效率是要高于另外两种沟通方式的。那么,如何实现与员工平等沟通,使双方管理变得更轻松呢?下文提出了三点要求。

(1)平等相待不压人

与员工沟通时,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明确:自己与员工之间虽有职权大小、职位高低、角色主动与被动等差别,但在人格上是彼此平等的,因此,不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要以平等的朋友式关系相待。以这种态度与员工进行沟通时,会增进沟通的效果。

(2)真诚关心员工,不做表面文章

每一位员工都渴望得到关心、理解和帮助。因此,企业管理者应留心观察员工言行、举止和工作细节变化,发现员工的异常表现后,要制造机会,让员工主动说出自己的忧虑和烦恼,然后进行细致分析和积极引导,设身处地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使员工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投入工作。

(3)留有余地,不“擅自定论”

当与员工的观点分歧较大或双方情绪较为激动时,如果能灵活使用“请你回去再考虑一下”、“等有机会我们再谈”等言辞,不仅可以给自己留下更多的准备或研究余地,还可以使员工有时间反省自己,缓解了紧张的气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