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每个老师都是故事2
47913500000028

第28章 张月:成长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写我校老师故事的两年里,我采访被写者的时候,老师们往往会谦虚:“李校长,我真没什么值得写的,真的!还是写写其他老师吧!”可张月听说我要写她,乐呵呵地说:“李校长,可要把我写好点儿哟!”

我乐了——好可爱、好率真的一个张月!

不要误以为张月是一个好张扬的人,不,恰恰相反,尽管在生活中张月有着东北人的大方豪爽,但在工作中,张月一贯朴实低调。因为这个“朴实低调”,这次我为了搜集她的素材很费了一些功夫。在采访同事时,大家对她的评价都是“默默无闻”“做了就做了”“不事张扬”……不过,我总算还是收罗了一些她的琐碎故事。

我来这学校任校长的第二年,张月多次给我打电话,要求当班主任。这让我很感动,同时又有一些不解:张月这样年轻而又负责的语文老师,怎么居然还不是班主任呢?按说学校早就应该安排她做班主任了呀!

后来问分管校长,他说张月以前也做过班主任的,但和学生家长关系处不好,发生过冲突,“张月有挫败感,所以学校也就没给她安排班主任了”。

我找张月谈心,她给我说了当时的情形:“一个女孩子因为没有写作业,开学报名时我就让她回去补作业,但这个女孩子因此离家出走,跑到了外地。家长因为这件事到学校来闹了好久,一口咬定是我把学生逼走的,因为这个学生留言说我打了她,但是我没打,只是很凶地骂了她。后来,大概过了一个月,这个学生才回家,而家长也要求学校给孩子转学,说不想在我的班上了。当时这件事我确实有不妥的地方,毕竟刚参加工作,没经验,也急躁,但是我感到的最大挫折,是我觉得学校好像不信任我了,甚至很瞧不上我。说实话,我有一种‘差生’的感觉。”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但我觉得,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张月的“挫败感”恐怕主要不是来自和家长的“冲突”,而是一个有理想有热情的年轻教师的“初战失利”。她没有体会到教育的成就感,这将直接影响她的教育热情和职业幸福。

我问她:“怎么现在想到要主动当班主任了呢?”

张月说:“我应该证明我自己,或者说我想给大家展示一个真正的我。何况,学校刚刚开始的新教育让我找到了自己正确的前进方向。李校长你来了之后,我就觉得我可以重新开始。我喜欢教书,喜欢我的工作。”

她真诚朴素的话让我感动,特别是最后一句话打动了我。作为一个校长,没有理由不为“喜欢教书”的年轻人提供帮助。

于是,张月当上了班主任。

那天阳光特别灿烂。我刚从外面开会回到学校,一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是一群孩子清脆的童音:“李校长好!”循声望去,阳光下的操场边坐着一个班的孩子,正对着我挥动手臂。我给他们招手:“同学们好!”然后,他们恢复了安静,继续听他们的张月老师上语文课。

操场边和孩子在一起的张月,一脸阳光。这阳光,不是来自蓝天,而是来自张月精神面貌变化之后的内心深处。

几个月后,我打开电子邮箱,发现张月几天前发给我的一封信——

晚上回到家,我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他质问我为什么停他孩子的课;质问我为什么明知道他的孩子是近视眼,还让他坐后面;甚至还质问我,为什么我是一个报复心如此之强的老师……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放学时,我严肃地批评了班上一个最近表现非常不好的学生,我说如果他再这么不认真下去就会变得和社会上的混混一样了。但我没想到的是,回到家后,我就接到了家长骂我的电话。家长说我骂他的孩子是混混,说我故意让他的孩子坐在最后一排,甚至还说了很多侮辱我的话……不管我怎么解释,家长仍然不依不饶。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给你写这封信,其实我也知道只要事情弄清楚了,问题就会解决。可是我很难受,很难受。我自问,我对学生的爱很深,我把他们当成是我的亲人。我不想说我有多么伟大,但是为了这个班我真的付出了太多,只希望有人能懂。

张月

我很惊讶,也很后悔没有及时看到这封信。但我决定帮助张月,这么优秀的老师有了困难应该得到帮助。尤其是想到上次她和家长发生冲突,我更觉得应该帮她,不能再让她受委屈了。

但第二天早晨来到学校,我还没来得及找张月,就从另一位副校长那里得知,张月自己已经把这事圆满解决了。原来,尽管张月在信中给我倾诉她的郁闷,但面对家长,她依然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甚至可以说是“忍辱负重”,不管家长如何蛮不讲理,她始终理智而温和地给家长解释。最终家长被张月的真诚所打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这位家长特意向张老师赔礼道歉。

我去办公室安慰张月:“不要因此而背思想包袱,当班主任就是要面对这些委屈和困难,以后这样的委屈还会有的。”

张月很豁达地说:“我知道的。以后遇到这样的委屈,我依然会这样处理的。”

我高兴地对她说:“好!今后再遇到这样的困难,只管找我。”

时隔两年,几乎是同样的事情,张月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自然收到了不同的效果。我从中看到了张月的成长,这是一种进步。

对这种进步,得及时鼓励,并让张月的进步成为其他年轻老师的榜样。于是,在第二周的升旗仪式上,我当着全校师生,给张月颁了一个特别奖。

我对全校师生这样解说她的获奖理由:“张月老师有一次被一位家长责骂,却忍辱负重,又不卑不亢,表现了老师的尊严和应有的克制与修养,后来这个家长意识到自己错了,给张老师赔礼道歉。我们应该向张老师这种境界表达敬意!”

我想到有一次我表扬张月“很优秀”,她乐呵呵地说:“是的,我也觉得我很优秀!但优秀有两种,一种是天生就优秀,一种是后天磨砺而成。我是属于后者。”

这是我几年前有一次听张月的课写的笔记——

先从黑板上的漫画“钓鱼”开始,说今天这堂课要钓一条大鱼,这条大鱼就是皇帝。

钓鱼需要什么?鱼饵。

想想四个问题:谁在钓鱼?钓什么鱼?是否顺利?有没有人剪断鱼线?

学生快速阅读,并寻找那四个问题的答案。

谁想钓鱼?两个骗子。

用什么鱼饵?新装。

为什么用新装?

因为皇帝喜欢新衣服。

请读课文上相关段落。

老师:请问,哪些词语表示出皇帝喜欢新装?“不惜”“炫耀”“总是”……这些词语应该重读。请重新读一遍。

文中对新衣服是怎么描写的?

美。具体说说。书上的具体的描写,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这件衣服是虚构的,无法表述。

有哪些人在新衣服面前经受考验?

老大臣,官员,皇帝,百姓,小孩。

皇帝:又爱又要穿。

大臣和官员:看新装。

百姓:赞美新装。

小孩子:揭露本质。

那么,请同学们找出你喜欢的人物。人物要表达他的个性,需要具体的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等),请大家找找。还要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用这种句式表达你对你喜欢的人的评价,用四分钟。(用四分钟的依据是什么?)

好,时间到。请同学起来分析。

学生:我分析老大臣。(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这是一个很称职的老大臣。

学生:我分析小孩子。“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因为他解释了事情的真相,不虚伪,诚实,天真。

学生:骗子。这是奸诈狡猾的人。(该生找出相关语句说明)

学生:我还是分析骗子。我觉得他们还是比较聪明的。

老师:我们现在重新分析老大臣。

学生:“我的老天爷……”这点体现了老大臣很爱自己的面子。

老师:为什么称职的老大臣会有这样的想法,看看老大臣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学生读有关段落)老大臣想,我一定不能让别人以为自己是愚蠢的人。

老师:我们再来看皇帝,谁来说说。

学生:爱面子,爱漂亮。

老师:难道爱面子、爱漂亮错了吗?

学生:不是,但不能太过分了。

老师:对,那样就太虚伪了。

学生:皇帝是很愚蠢的。

老师:难道这衣服真的就没有破绽吗?要了那么多的金子,这些金子哪去了?这就是破绽。

老师:最后小孩子说出了真相,所有老百姓都知道了,可皇帝还要把这戏演下去。为什么皇帝知道真相后,还要把这次游行走完呢?思考一下。

学生:“怕围攻”,“怕丢脸”,“怕别人说自己愚蠢”。

老师:如果你是那个小孩子,会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

学生:我会,那样才是诚实。因为我是小孩子。

老师:为什么小孩子说真话,长大以后就变了?

学生:儿童是天真的。

老师:儿童和成人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成人会有很多顾虑,小孩子想什么就说什么。

老师: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虚伪的东西,但我们要保持自己内心的真善美。这堂课就学到这里。我们最后再来整理一下这篇课文的线索。有两个线索,一是新装,刚才我们就是根据的这个线索;还有一个线索,骗子。

思考:如果你是皇帝回宫你会怎样?骗子会等待皇帝回宫吗?如果你是小孩子,回家后你父母会对你说什么,而你又会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就是今天的家庭作业。

最后还有两分钟的时间,请大家自由朗读你喜欢的段落。

课后,我参加了语文组老师的讨论。我这样评价道:

这堂课亲切有趣,这很重要。所谓“有趣”不一定是说笑话,或者说语言幽默。教师的亲和力也能让课堂充满情趣。另外,这堂课的结构也比较合理。

思维引导比较有深度。少年的童心和天性有关,而成人能保持童心就非常可贵了。

教学设计比较好。上课开始的比喻不错,以“钓鱼”的比喻开头,很能吸引学生,但后面却没有照应。还有一些枝节问题:“分析你喜欢的人物”,这里“喜欢”二字非常不妥当。还有,“请同学思考四分钟”,这“四分钟”依据何在?

由张月的这堂课,我谈了关于“成长”的话题。我说张月的进步非常大,不在于她现在已经取得了多么丰硕的成果,而在于她精神状态的变化,很让我欣慰。大家可以看看张月在网上开的一个专栏“张月的班级”,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月和她孩子们成长的足迹。

一个校长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着年轻老师点点滴滴而又实实在在的进步。当天下午,我把张月请到了办公室,和她聊天。

我充分肯定了她的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改革。我说:“我曾听你说过你以前做班主任很失败,那现在你应该有一种成功感和幸福感了吧!”

她点头说:“是的。”说着便自豪地笑了。

我说:“你现在这样做班主任,当然会有幸福感。学生在成长,班级在变化,你自己也在工作中得以提升。但是,我要建议你,一边实践,还要一边反思和积累,要勤于阅读和写作,把每天的得失和有价值的故事记录下来,日子一长就拥有了一笔财富。三年过去了,学生中考取得了好成绩,升入高中,这是孩子们的收获;那么你的收获何在?我认为你也应该有收获,那就是你的科研成果,你的文章,你的著作。做这一切不仅仅是奉献,也是收获。你应该让自己增值!”

我经常说,一个老师是否真正优秀,就看他对待“后进生”的态度。

几年过去了,张月的确成长得很快,在许多老师眼里堪称“优秀”——标志就是她在面对一个又一个“后进学生”所体现出来的爱和智慧。

本学期开学,张月中途接受了一个初三班级。由于种种原因,该班问题挺多,让人头疼的学生也不少。离开学还有几天,张月就一个人来到了该班教室。她想通过对教室的观察,找到治班的突破口。一进教室,张月的第一感觉是很脏乱,桌椅乱摆,没有清洁工具……面对此景,张月有主意了。

开学第一天,张月扛着一大把扫帚、拖布,又买来了洗衣粉、刷子和抹布走进教室。渐渐地,学生到齐了,张月只说了声“大家行动起来,把教室弄干净”,便率先弯腰干了起来。

但是响应者寥寥。学生们大多只是坐在座位上,假装没有听到张月的话。

好吧,没有人劳动,我自己来。张月这样一边想,一边继续一点点地扫地。她告诉自己,一定会有人在我的带动下劳动的。她不再说,只是做。

果真,看着张老师忙碌的身影,几个女生动起来了,又有几个男生动起来了,最后大多数学生都参与了劳动。他们扫地、拖地、擦桌子、擦窗户、擦黑板……虽然没有具体分工和要求,但是都打扫得很认真。一个小时过去了,打扫结束了,教室焕然一新。

亮堂洁净的教室,是张月老师送给孩子们的第一个礼物,也是她和孩子第一次合作。没有“施政演说”,没有“三把火”,更没有“下马威”,但张月以此和孩子一起迈出了班级建设的第一步。

就从第一天的清洁扫除开始,之后的一周,张月就是每天都安排学生大扫除,她亲自教他们怎么扫地、怎么拖地、怎么倒垃圾……这些看似很细微的小事,张月却一样样一丝不苟地教他们。在教与学中,孩子们不但渐渐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且也一步步理解了新班主任张老师。

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理解张老师的。方矛是班上很调皮的学生,以往,旷课、打架、顶撞老师……许多顽童常犯的错误,他一个人全占了。开学第一天,当同学们陆陆续续加入到打扫教室的劳动中时,唯独方矛始终趴在桌上一动不动。

张老师也没批评他。但打扫教室结束后张老师问依然还在桌上趴着的他:“你为什么要趴着而不和大家一起打扫呢?”

他慢慢地抬起头来,用很轻蔑和不屑的眼神扫视了张老师一番,开口骂了一句:“瓜西西的!”(四川方言,意思是“傻瓜”“蠢猪”)

要是按张月以前的脾气,谁要这么骂自己,她肯定火冒三丈。但那天,张月忍住了,而且表现出惊人的涵养。她微笑地问他:“那你说说老师瓜在什么地方呢?”

方矛说:“你一来就叫我们做清洁,烦不烦呀?”然后,他不再理张老师。张老师见孩子不愿和自己多说,也不说话了。但她在心里发誓:这个学生我一定要最先“攻克”下来!

所谓“攻克”其实并不是充满火药味的“战争”,而是一步步走进孩子的心灵,是“以柔克刚”。张月走访了以前教过这个班的老师,了解方矛的全面情况,再加上细心的观察,她发现这个孩子其实本质不坏,是一个讲义气、孝顺父母的孩子,但是由于父母工作很忙,管他的时间较少,方矛的行为习惯确实差劲。对方矛好习惯的培养,张月从不说教,只是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开始规范他。只要有一点儿进步,就及时鼓励。后来,张月又安排他当班上的纪律委员,让这个调皮学生去管理其他调皮的孩子。

一个孩子的转变过程显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尽的,但方矛最后确实变了,变得讲文明懂礼貌,变得关心集体、理解老师。特别是他对张老师的态度,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经常主动帮张老师做事,还时常给张老师送上一杯热茶。用张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我和方矛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这个孩子现在是我贴心的乖乖!”

一次和一位老师聊起张月,我们都感叹张月的优秀。我说张月以自己的每一天的工作为学校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那位老师说:“其实,张月还有一个贡献,就是为学校培养了一个龚林昀!”

龚林昀是张月的丈夫,也是我校的一位老师。应该说,无论做班主任还是教数学,就敬业精神和教学能力而言,龚林昀也很优秀。但很长一段时间里,龚林昀的优秀总让我感到还有一些遗憾,那就是他总爱抱怨,总觉得这也不公那也不平,心态不如张月平和。

我多次找龚林昀谈心,告诉他,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我也找张月谈心,请她多多开导龚林昀,多帮他调整心态。我还去龚林昀夫妇家家访,和他们一起探讨职业幸福的话题。

几年过去了,龚林昀的进步非常突出。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述说他的成长故事,题目就叫《龚林昀:从抱怨到淡定》,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去年,龚林昀竞聘中层干部,赢得了学校绝大多数老师的赞成票,最后当上了初一年级主任。

记得那天结果宣布后,就有老师半开玩笑地对我说:“龚林昀这个中层干部,不只是你李校长培养的,也是人家张月培养的!”

我连连点头称是。

张月究竟是怎样“培养”龚林昀的,这个我不太好说。但我这里有一篇龚林昀谈张月的文字,也许从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至少可以看到龚林昀究竟佩服张月什么,同时又从张月身上学到些什么——

“作为妻子,她不太称职;作为教师,她可以超越任何人。”这是我曾经对她的评价。

生活中的她,是个很好强的人,但是为人处世非常低调;工作中的她,从骨子里就透出那种“拼命三郎”的气质,经常为了学生的事失眠甚至神经衰弱,但是从来没有过任何抱怨,只是埋头日复一日地继续忘我工作……

那年她刚当上班主任,那种东北人的豪爽和率直,在她的班主任工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可以为了每个孩子学好语文而拼命,可以用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来为孩子们辅导,可以晚上10点还叫我陪她一起去家访。那个时候,我对她的意见挺大的,虽然我能理解当班主任的苦衷。

由于种种原因,她当班主任多年,却没有完整地教完过一个班级,更没有完整地带完一届班级,有时是刚带完初一便又接新班,有时候是一开学便安排她当初三班主任。但她始终掩饰不住那种想完整地带完一个班的冲动。无论担任什么班的教学,她都可以把学生的成绩教得棒棒的,可以在中考中超额完成学校的各项中考指标。但这成绩的背后,代价却是她经常的失眠和担忧。我经常在家“警告”她:“到底还要不要这个家,到底是工作重要还是家庭重要?”她回答我的总是那句话:“我想证明我自己!”

因为生孩子,张月休了一段时间的产假。再次接手班主任工作已经是2009年9月的事了,她又回到了她热爱而又熟悉的班主任工作中。她显得比以前自信多了,坚强多了,因为全班五十多位孩子已经和她密不可分了,因为她已经成为了许多孩子的母亲,当然包括当时才几个月大的女儿。她每天在我面前谈论的,不是我们两人之间的那些家庭琐事,而是她的学生。

她永远都闲不住。每天对于她而言,忙碌和充实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要说工作干劲,我一点儿不比她差,但她比我从容,比我沉稳,比我平和。

现在,我要更正我曾经对她的评价:“作为妻子,她非常称职;作为教师,她比以前更加优秀。”

作为一个“80后”,张月显然属于年轻教师,但因为成长快速,她在学校俨然是一位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她也拥有了不少“粉丝”,粉丝们都叫她“月姐”。

蒋源老师说:“与张月相识,是在2012年的暑假,学校召集的全体初三教师集训。刚教完一届初三的张月还未来得及休整,又加入了2013届毕业班。当时我就认为这个老师肯定教学能力很强,因为学校是如此信任她。张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爽朗、热情和大气。有她在的地方气氛就很活跃,笑声就会特别多,无论是组上聚会还是楼道偶遇。”

语文组的蒋长玲老师与张月相处时间最长,她时常感叹月姐在工作上的拼命。她说:“月姐会将每篇课文的字词一个个敲到电脑上,然后让学生背诵,让学生一个一个在她那里过关。她的细致让人敬佩,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更重要的是她从来都会将自己辛苦累积的资料无偿分享给需要的老师,从不带有私心。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我们整个初三语文组老师相处非常和谐融洽。”

张月的教学业务能力那真是没得说的。比如这次区上组织的教学技能大赛,就让大家再次对张月竖起了大拇指。张月是临时受命,代表学校参赛。时间短,任务重,但张月在繁忙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余,认真备战,最终取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次比赛结束不久,第三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论坛在我校举行,张月被推选去说课,准备的时间很短,只有两天。也许许多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无所谓,不努力准备了。但张月却非常认真,备课到很晚,结果在论坛说课中获得好评。

一位老师对我说:“学生对月姐的喜爱也让人非常嫉妒。一是得益于她对教学工作的细致和负责,她非常舍得在学生身上花时间。这学期我们组外出调研四次,她就有两次请假没来,原因都是班上有事,她放心不下,即使跟着我们一起出去了,也是吃顿饭很快就会回学校。二是她那幽默、爽朗的真性情。月姐十分感性,高兴的时候会哈哈大笑,满脸通红,难过了也会很自然地流眼泪。记得有一次在月姐班上,她正上课,激情飞扬,突然发现一个个子挺高的男生在做违纪的事情。月姐自然是批评他,没想到的是那个男生当时情绪非常不好,在班上直接顶撞了月姐。月姐感觉非常委屈,因为她平时和孩子们相处得非常好,这种情况让她难以接受。好不容易挨到下课,月姐回到办公室眼泪就下来了,她不是默默生气,而是向办公室的同事们哭诉,声泪俱下。后来,男生也觉得自己错了,赶紧来认错,但月姐满脸泪痕的样子估计会是他学生生涯中挥之不去的记忆吧!”

这位老师说张月常常放心不下学生而缺席语文组的集体活动,其实张月也有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时候。上次运动会开幕式,每个班走过主席台时都有几分钟的展示。其他班的孩子都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登台展示,但有一个班却没有班主任,然而孩子们却能整整齐齐走过主席台,面对全校师生演唱《感恩的心》。一个女孩专门来请我加入他们的方队,和他们一起演唱。孩子们的表演赢得了全场的喝彩。后来我一问,才知道这就是张月的班,而她当时正在区里参加教学技能大赛。

“在武侯实验中学我常常被一股力量压迫着,因为放眼望去,每一个老师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闪光点,都有着让人敬佩、羡慕的理由,我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而感到幸福。”蒋源老师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张月,而我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心里浮起的名字却不止一个“张月”。

2013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