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47917600000043

第43章 莫洛托夫在柏林

好了,写到这里,我们权且先将意大利在希腊的冒险暂时放一放。因为在11月12日,柏林有更大的事情发生,也就是这件事,最终让希特勒放弃了与苏联和平相处的微弱希望。这件事,就是莫洛托夫访德之行。

大家也许还记得,在10月底的时候,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曾写信给斯大林,邀请他来柏林进行国事访问。

可是,斯大林拒绝出国。他表示,自己不想做长途旅行,不过……德国朋友盛情难却啊,因此,他派出了外交部长莫洛托夫。

一个问题,1941年的苏德战争有可能避免吗?这个问题如果放到1940年11月以前去问希特勒,我敢肯定,他自己也答不上来。

11月10日,约德尔将军就这样问希特勒。约德尔说,现在距明年的5月越来越近了,是不是应该让陆军对进攻苏联的问题有所了解,早做准备?希特勒回答:“别急,对苏作战的问题等到莫洛托夫访问后再下决断。”

准确而言,此时希特勒也很迷茫,他发现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入侵英国所包含的风险,使“海狮计划”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然而,时间拖得越长就越没希望。希特勒估计对了,时间对英国有利;他也明白,英国正在寻找新的盟友。

没错,如今希特勒乃是欧洲的主人。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在西方,丘吉尔说了,弄死也不投降;在东方,所有拦在德国前面的缓冲国都被苏联一一蚕食。唯一的盟友墨索里尼,又是那样不堪一击,连个希腊都收拾不掉。

换句话说,这个所谓的“主人”,实际上是被困在欧洲,哪里也去不了的主人。因此,希特勒又要开始耍手段了。莫洛托夫此行,正好给他提供了这个机会。现在,希特勒努力想搞清楚三个问题:1.苏德战争有可能避免吗?

2.斯大林的野心到底是什么?

3.斯大林愿意加入轴心国与英国作战吗?

希特勒告诉自己的陆军副官恩赫尔少校,他要将柏林会谈看做是德国与苏联之间“背对背”还是“面对面”的实验——他决定试探一下这个将要来柏林的苏联外长。阴谋阴谋1940年11月12日,莫洛托夫的火车到达了柏林。见过他们的柏林市民都十分惊讶地看着这帮“东方来客”。毫无疑问,德国人一向都瞧不起苏联人,一位德国礼宾官员更是把他们描绘成“电影上活的土匪样板”。他觉得,1.3亿苏联人让这样一伙衣着褴褛的家伙做代表,真令人扫兴。

瞧不起归瞧不起,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在莫洛托夫下车那一刻,德国军乐队吹吹打打地奏起了苏联国歌,车站周围装饰着鲜花,苏联国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啊!一切都是最隆重的。看到这儿,谁会想到仅仅半年之后,这两个国家就会兵戎相见呢?

不过,德国人的“热情”并没有将那位冷酷的苏联外长骗住。在11月12日上午,里宾特洛甫同莫洛托夫发生了第一次正面交锋。就像所有电影里的情节那样——BOSS总是在最后决战中才会现身。

因为,希特勒没有出席。

没错,里宾特洛甫确实很会吹牛。这位曾经倒卖香槟酒的商贩一落座,就开始给苏联人洗起脑来。他先夸夸其谈地吹了一通德国在欧洲的胜利,大英帝国已经完蛋了之类的鬼话。他说:“轴心国已经在军事和政治上彻底完胜英国。就算美国参战,也改变不了这个局面。”

那位无处不在的施密特博士后来回忆道,里宾特洛甫笑容满面,竭力提醒莫洛托夫不必拘礼。而莫洛托夫呢,他基本上是一声不吭,偶尔冷淡地笑笑。在我看来,他更像一位勤苦的乡下小学校长……

里宾特洛甫高声作出保证,三国条约绝非针对苏联。莫洛托夫不动声色地听着。里宾特洛甫解释道,现在是苏、德、意、日4国来确定他们的“利益范围”的时候了。他说:“元首已经得出结论,认为所有这4国都应该向南扩张。事实上,日本已转身面向南方(中国与东南亚);为了取得生存空间,德国以后也将向南面(非洲)扩展。”说到这里,里宾特洛甫顿了顿,似乎是在等莫洛托夫回应。可是,莫洛托夫还是不吭声,只是透过他那副老式的厚重眼镜,机警地朝里宾特洛甫瞟了一眼。

不回答即是默认。于是,里宾特洛甫抛出了他那早就准备好的阴谋。他满有信心地说:“既然大家都在南进,我建议苏联也应该向南方发展,寻求通往海洋的天然出口。”

毫无疑问,里宾特洛甫点中了莫洛托夫的死穴——自彼得大帝以来,俄国追寻的最大目标就是能在某个地区寻求一个良好港口。俄国虽大,但濒临北极,有限的几个港口都算不上优良——不是冬天被冰封住,便是终年浮冰不化。

莫洛托夫心动了,他终于开口说话了。他十分猴急地打断了里宾特洛甫的“演讲”,插嘴问道:“哪个海?”

是呀,地球上有这么多海,你这位满嘴跑火车的里宾特洛甫先生到底要把哪个海赐予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