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47917600000064

第64章 战争是艺术

隆美尔出其不意的进攻,引起了英军内部混乱。早在3月上旬,韦维尔爵士就曾指示过利比亚守军,他说:“如果你们受到攻击,就后撤。”之后,韦维尔便离开非洲,飞到希腊商讨“反攻大计”去了。

因此,前线司令官菲利浦·尼姆将军一丝不苟地执行这个命令——当德军兵不血刃地占领班加西后,尼姆先生大手一挥:“继续撤退!”

我想说的是,这位尼姆将军其智商真的令人担忧。虽然韦维尔授权他“可以撤退”,但尼姆先生难道就不会仔细分析一下战场形势吗?尽管某些英国学者事后曾竭力声称:“我们主力都调希腊去了,前线只剩3个装甲旅,无法抵御德军进攻……”但大家都知道,隆美尔其实也不过一个装甲团,假如尼姆将军鼓足勇气,反戈一击,鹿死谁手,还说不定呢。

不过,尼姆将军显然缺乏这种勇气——由于隆美尔阴魂不散,始终踩着他的脚后跟追击;另一方面,如此紧张的调遣,这位初出茅庐的将军也胜任不了。结果,撤退变成了溃退,溃退又演变成溃败。在班加西陷落后,韦维尔爵士亲自飞临前线,坐镇指挥。但他很快发现,前线局势几乎无法挽回。在一份拍给丘吉尔的电报中,他这样写道:“装甲旅已遭到占优势的德国装甲部队袭击,现已溃不成军……”

说实话,这份电报挺耐人寻味。大家也许还记得,早在半个月以前,韦维尔爵士曾拍着胸脯保证说,“德军不过一个装甲旅”。可如今他居然改口说“德军是占优势的装甲部队”。或许他是受了尼姆将军的影响,再或许是为了夸大敌人给自己找个台阶。反正不管怎么说,韦维尔也无法改变前线局势,只能听天由命。

这时,获悉噩耗的丘吉尔终于清醒过来。丧失班加西就等于打开了通往埃及的大门。丘吉尔事后承认,“这一出乎预料的形势使我坐立不安”。在复电中,他忧心忡忡地写道:“远比丢掉阵地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居然不能与德军对阵?!他们一上战场就足以把我们逐退数十公里……我们迟早要和德国鬼子打硬仗!能否从海上袭击他们背后?或是把德军这个伸得长长的乌龟头切成两段?务请您尽快制订出妥善计划来。”

计划?能有什么计划,继续跑路呗。进攻还是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