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从大不列颠到巴尔干
47917600000087

第87章 棋子

斯大林在下棋,这个棋盘,是欧洲大陆。而南斯拉夫,则是他巨大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假设一下,如果希特勒慑于苏联人的保证,不敢入侵南斯拉夫,这样,南斯拉夫就会感激涕零——感激斯大林同志在危难之际的“慷慨相助”。

可是,希特勒完全忽视苏联人的存在,执意消灭南斯拉夫。此举虽然让斯大林丢了面子,但他并不懊恼,因为他幻想“南斯拉夫起码能把德国拖住两个月,并在英国援助之下,长期地在巴尔干战斗下去”。

换句话说,无论希特勒入侵南斯拉夫与否,对苏联而言都是无害的——斯大林当然知道希特勒是排犹反共的老手。设想一下,一旦德国在欧洲大陆上没有了对手,那希特勒下一个目标又会是谁呢?这个问题不用说,用脚指头都能猜得到吧。

因此,既然希特勒没有对手,那斯大林就必须给他制造一个对手。去翻一翻我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上面写道:“西方国家绥靖政策是妄图祸水东引,期望德国与苏联之间爆发战争,而他们最后只有抱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呵呵,很欢乐呀,斯大林同志何尝不是这样,他难道不是妄图祸水西引,笑眯眯地看着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拼得你死我活,然后再从中获益?棋子一位二战史学家曾在他的书中这样分析道:“斯大林对外的基本政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种制度、两种势不两立的制度,它们永远不会共同存在,两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其结局,必然是共产主义以全面的、彻底的胜利而告终。”

换言之,只有战争,且无法伤害到自身的战争,才能创造这种机会。对于斯大林这种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而言,还有什么比资本主义国家狗咬狗的战争更快乐的事呢?南斯拉夫希望苏联人为他们火中取栗,醒醒吧,斯大林怎么可能会在德国军事实力最为巅峰的时期出兵干涉?

所以,斯大林所要做的,就是继续观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并在双方筋疲力尽、相持不下的时候再出兵干涉。只有这样,苏联才能最终饮马莱茵河畔,并在资本主义国家废墟上建立起一个个崭新的共产主义国家。

因此,当苏联副外长维辛斯基说“你们肯定是误解了,我们从来就没说过要进行武装干涉”的时候,南斯拉夫政府才最终明白,谁都靠不住!南斯拉夫大使是如何回答的呢?资料上没有记载,事实上,他已惊讶得答不上话来。英国人不靠谱,原来苏联人也不靠谱。如今,他们只有依靠自己那点可怜的实力来对抗轴心国集团疯狂的进攻了。从地球上抹去贝尔格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