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考古发现
47920400000005

第5章 亚洲考古大发现(4)

12世纪中叶,真腊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将吴哥定为首都。由于其信奉毗湿奴(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于是地婆诃罗就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国庙以示供奉,名之为“毗湿奴神殿”。

吴哥寺16世纪被称为“Angkor Wat”,即“寺庙都城”。元贞二年(1296年),元成宗铁穆尔派遣周达观等出使真腊。使团取海路从温州开洋,经七洲洋(西沙群岛海面)、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萨州),横渡淡洋(今洞里萨湖),到达吴哥国。周达观和他的使团在吴哥居住一年,回国后写了关于真腊风土民情的报告《真腊风土记》。《真腊风土记》将吴哥窟称为“鲁班墓”,又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可见吴哥寺乃皇陵。

一些学者据此认为,苏耶跋摩二世的皇陵就是吴哥窟,根据有三:一是吴哥大多数寺庙朝东,而吴哥窟正门朝西,面向日暮;根据荷兰考古学家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殡葬风俗中,墓地一律都朝西,而祭祀的寺庙朝东;二是画廊浮雕的排列呈逆时针方向,这是印度教葬礼时在墓地巡行的方向;三是吴哥窟画廊中苏耶跋摩二世相貌与毗湿奴神的相似,暗含日后升天成毗湿奴长驻毗湿奴神殿之意。

在1330~1339年间,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曾游历吴哥并将吴哥窟称为“桑香佛舍”,这表明吴哥窟在14世纪中叶已改为佛寺。

被发现的吴哥古迹

1432年,真腊人由于暹罗人入侵高棉王国,被迫迁都金边,吴哥都城也渐被废弃,为热带丛林逐渐湮没。后来,也有些进入森林打猎的高棉人无意中发现了这座庙宇,也有些当地的佛教徒搭盖屋寮居住在庙旁,以便到庙宇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

1586年,旅行家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游历吴哥,然后将此次见闻向葡萄牙历史学家蒂欧格·都·科托报告:“城为方形,有四门有护城河环绕……建筑之独特无以伦比,其超绝非凡,笔墨难以形容”。

但是,达·马格达连那的报告被当时的人们视为天外奇谈,无人在乎它的真假。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在其所著的《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中,又一次对吴哥状况作了报告,但仍未引人注意。

直到1861年1月,为了寻找热带动物,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在原始森林中无意间发现了这一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他在自己的书中写道:“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至此,世人才对吴哥窟刮目相看。

1866年,艾米尔·基瑟尔这一法国摄影师将自己在吴哥窟拍摄的照片公诸于世,吴哥窟的雄伟风采终于为世人目睹。

此后,从1908年起,法国远东学院开始精心修整包括吴哥窟在内的大批吴哥古迹。由于吴哥窟190米宽的护城河像一道屏障一般,阻挡着森林的围困,因此较其他吴哥古迹来说,吴哥窟保存得更完整。但是,附近仍然杂树丛生,部分建筑物的红壤砖缝隙已被一些树根深深植入,并逐渐将缝隙扩大,最后将红壤砖推落,使建筑物坍塌。修复工程主要包括清除杂草、树林、积土、白蚁,稳定地基,支撑摇摇欲坠的建筑物,在吴哥古迹的重建上,运用了考古学家在希腊雅典和印度尼西亚爪哇等地古迹重建工作中发展起来的分析重建术。清理吴哥窟的工程在1911年完成。

吴哥窟的建筑技巧与浮雕艺术

吴哥窟庄严匀称,比例和谐的设计,使其无论在建筑技巧,还是雕刻艺术上,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

吴哥窟坐东朝西,有长方形的内外围墙将其包围,外围墙外还有濠沟,宽190米。濠沟外围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300米,周长约5600米。正门向西,与吴哥通王城南门外大道相连。

位于内围墙内的三层宝塔式建筑物距正门347米,是吴哥窟的主体建筑。平台第一层呈长方形,高出地面3.5米;平台第二层又高出7米;平台第3层又高出13米。各层的4个边上,分别有左中右3条石阶梯与上一层相连。在最高一层的平台上,有象征神话中诸神之家和宇宙中心的5座尖顶宝塔矗立其上。正中央一座宝塔最高,达42米,即高出地面65.5米。其余4塔分立于平台的4个角上,比较矮。第二层平台的4个角上也各有一座截顶宝塔。各层平台四周都以石砌回廊环绕,廊内有庭院、藏经楼、壁龛、神座等。各层均有石雕门楼和阶梯用以连接上下阶层,阶梯的栏干上都盘绕有7头石雕巨蟒,阶梯两旁还装饰有美丽的石狮。全部宝塔、门楼等,都以莲花形的石雕刻为装饰。整个吴哥窟均用古连山的沙岩石吻合垒砌而成,有的石块甚至重达8吨,使得建筑平稳而牢固。

吴哥窟的浮雕石刻也具有相当水准,是吴哥艺术的精华。吴哥窟全部的石砌回廊、殿柱、门楼、宝塔等,都以精美的石刻浮雕刻于其上,其中最为精美的是最低一层的浮雕回廊。四边的回廊总长度800米,有两米多高。壁面布满了浮雕的画面,大都以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的神话故事为题材。 “乳海翻腾”的传说刻在东廊;毗湿奴同妖魔作战的故事刻在北廊; “神猴助战”图刻在西廊;反映高棉人抵抗占人入侵的战争情景则刻在南廊。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形象逼真,而且均采用重叠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在世界艺术史上,堪称杰作。

在神庙的柱子或墙角上,处处可见精美细腻的刻画,或凸出,或凹入,甚至还有两者交替的作品。就连走廊上的窗子,也是以小石柱作栅栏,当阳光透过窗子洒入长廊,更显现出一种人文与自然交错融合之美。

吴哥的建筑的精美可谓令人赞叹,然而令人不解的是,15世纪初吴哥城突然人去城空。并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又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有—座隐藏在其中的曾经辉煌的古城。直到19世纪被发现前,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都—无所知。

任何—个民族的文化都应有其延续性,更何况吴哥曾是—个繁荣过600多年的王朝。但是,它的文化竟在历史的长河中忽然中断并消失了。有人认为这是外敌入侵所致,但外敌入侵只可能导致王朝的更迭,却不可能使—个民族统统消失。据考察,在吴哥地区过去曾有100万人口以上居住,而现在这个民族和这些人们到哪里去了呢?至今这还是一个未解之迷。

新知博览——马尔他岛的古巨石

在利比亚与西西里岛之间,有一座著名的小岛——马尔他岛。1902年,在首府瓦莱塔一条不引入注意的小路上,有人盖房时在地下发现了一处洞穴。后来人们才得知,原来有一座史前建筑埋藏在此。它由上下交错、多层重叠的多层房间组成,里边还有些进出洞口和奇妙的小房间,旁边还有一些壁孔大小不等。直接由巨大石料凿成的大圆柱和小支柱耸立在中央大厅,支撑着半圆形的屋顶。整个建筑都线条清晰,棱角分明,甚至连粗大的石架也没有发现用石头镶嵌补漏的地方。整个建筑共分三层,最深之处达12米。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在史前的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为何会花费这么大的精力来建造这样一座巨大的地下建筑呢?11年后,在马尔他岛的塔尔申村,巨大的石制建筑又一次被发现。经过挖掘和鉴定,考古学家认为这不仅是石器时代的一座庙宇废墟,同时也是最大的欧洲石器时代遗址。

这座庙宇约在5000年前建造而成,占地8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具有精巧的布局,精美的螺纹雕刻可见于很多祭坛。在马尔他岛上的哈加琴姆、穆那德利亚、哈尔萨夫里尼,曾精心设计的巨石建筑遗迹曾被考古学家几次发现。同样用大石块建造的哈加琴姆的庙宇是最复杂的石器时代遗迹之一。至今仍有些“石桌”未确定其用途。

最令人费解的是“蒙娜亚德拉”神庙,又称“太阳神”庙。其实是一座非常精确的太阳钟。通过投射在神庙内的祭坛和石柱上的太阳光线的位置,可使夏至、冬至等主要节令准确显示。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通过推测太阳光线与祭坛的关系,便可毫不犹豫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座神庙建成于公元前10205年。神庙的建造者们居然能在1.2万年前具有如此高深的天文和历法知识,能对太阳光线的位置做出周密的计算,并设计出如此精确的太阳钟和日历柱!

不少学者研究表明,在天文学、数学、历法、建筑学等方面,马尔他岛巨石建筑的建造者们都有极高的造诣。有些研究者甚至推测判断节令的历法标志,还可用作视向线观察天体的甚至能当作一台巨型计算机对日食和月食进行准确预测。

石器时代的马尔他岛居民的智慧真有如此之高吗?果真如此,那这些知识他们是怎样获得的呢?为什么他们在其它领域没有相应的发展呢?而这些知识为何又莫明其妙地中断了呢?这一切,至今仍没有答案。

尼雅古城

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尼雅河畔,英国人斯坦因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从这里挖掘出12箱封存有千年之久的各种珍贵文物。当他把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西方学者深感震惊。这就是被称为东方“庞培城”的尼雅遗址。

历史记载,东汉时期的名将班超,为了抗击匈奴,稳定西域,曾驻扎西域数十年。他依靠自己杰出的政治、军事、外交才能,联合当时的西域36国抗击匈奴侵略,威镇西域,留下了“投笔从戎”的千古佳话。有人提出,中国史籍中所记载的西域36国之一的精绝国就是为斯坦因所发现的尼雅遗址。

精绝国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昆仑山下,曾接受汉王朝西域都护府统辖。因精绝地处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故虽为小国,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当时,精绝国曾为一片绿洲,然而却于公元3世纪后突然消失于历史中。

曾经销声匿迹的的精绝因国斯坦因的发现,重又惊现于世。然而,精绝国当初是如何消失的?璀璨的绿洲何以变成了死亡的废墟?

对尼雅古城的发掘

1901年,尼雅遗址被英国人斯坦因首次发现。1906年,斯坦因又再度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共发掘出53处废址,掘获721件卢文木简,数余件汉文木简、木牍,以及武器、乐器、毛织物、丝织品、家具、建筑物件、工艺品和稷、粟等粮食作物。同时,他还对遗址进行了测绘。

此后,1913年和1931年,斯坦因又分别来过两次。新疆博物馆等单位于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专业队伍,多次对尼雅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抢救性清理。新疆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东汉夫妇合葬墓,便是1959年从从尼雅遗址发掘出来的。除两具干尸外,墓中还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出土的蓝底卉染棉布残片和棉布裤,被认为迄今为止所见于我国的最早棉织物。1995年,汉晋夫妻合葬墓由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考察队发掘而出,为新疆乃至全国考古史上所罕见。

通过科考查明,尼雅遗址位于尼雅河末端已被黄沙埋没的一片古绿洲上。掩埋在古尼雅河谷的沙丘链之间的古遗址散处,以佛塔为中心,呈带状南北延伸25千米,东西延展5~7千米。规模不等、残存程度不一的众多房屋遗址、场院、墓地、佛塔、田地、畜圈、渠系、池塘、陶窑和冶炼遗址等散布在这片狭长的区域内,各类遗址多达70处以上。经考证,尼雅遗址就是《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有“户480、口3360、胜兵500人”的“精绝国”故地。

尼雅遗址的惊人发现

1995年,考古人员发现了尼雅I号墓地,国家文物局将之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使得尼雅遗址更加为世人瞩目。

在这次考古过程中,100平米范围内共发掘了8座属社会上层统治集团的墓葬,而且有极其丰富、级别较高、保存完好的随葬品。可分为陶器、木器、铁器、漆器、弓矢、纺织品、料珠等种类,尤其是出土了一批色彩绚烂、花纹繁缛的线织品和精美毛织品,如被定位国宝级文物的“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还有“延年益寿长保子孙”、“登高明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金池凤”等华丽织锦,色彩炫丽,保存完好,实属罕见。而出土的大量的佉卢文档案,更让考古学家们欣喜若狂。

佉卢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佉卢虱底文”,在印度西北部和现在的巴基斯坦一带最早使用,传播于公元l~2世纪时的中亚地区。公元4世纪中叶,佉卢文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也随之消失。到了18世纪末更是成了死文字,无人可识,其中奥秘直至1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但问题是,公元3世纪时佉卢文在产生它的印度消失了,却又怎么突然流行于在异国他乡?对此,没人能解开这个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