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末之复国大业
4810000000010

第10章 英国领事

“哈代,你通知一下所有的洋教官晚上和我一起去参加英国领事馆的一个宴会。”散会后,郑克坚叫住了哈代吩咐他。

“参加英国领事馆的宴会。喔,那太好了,说实话我们之中恐怕还没有人参加过这个级别的宴会。”

“有实话我也没有参加过这个级别的宴会,不过你要告诉他们晚上要注意点别喝的太多了出丑,那我以后可就不带他去了。”郑克坚半叮嘱半开玩笑道。

“明白,我会告诉他们的。”

“去洋行里买几套西装吧,不能让看了太寒酸了。”

“好的,不过军长你穿什么,要不要也给你来一套。”

“我?不用了,如果我穿西装明天就会被人骂死。我穿便装,随便了。”

“军长别穿你那武将服就行,太那个了···”

郑克坚没明白,“你说清楚,太哪个了?”

“军长,你别介意,贵国的战服太土了,现代一身穿的那叮叮当当有什么用。”

郑克坚愣在那里,脑子里好像有什么一闪而过。有什么东西自己知道而没意识到···

‘军装,对军装。自己的军队还穿着清朝这土不垃圾团练服,一身服装松松垮垮,一点精气神都没有,一定要换一身军服。什么时候有时间自己亲自动手设计一下,也许也能成为一个领导时尚的人物。’

“军长,想什么呢?”

“喔,没什么,你和他们一起去买衣服吧,钱回来后勤处那里报。”

“军长,衣服的钱就不用报了,你带我们去就是我们的一种荣幸了。”

“那好,下午五点在这里集中。”

“是。”

···

“欢迎,欢迎,郑先生很高兴你能来参加宴会。”郑克坚带着七个洋教官和一个翻译晚上六点半出现在英国驻上海的领事馆的门前,英国领事巴富尔站在门前迎接郑克坚的到来。

“我很荣幸能受到你的邀请,很高兴能来参加宴会。当然希望你介意我带了一些在我军中的朋友一起来参加。”

“欢迎,我当然欢迎,按贵国的话说这叫‘他乡遇故知啊’,诸位请进吧。”

郑克坚等人在巴富尔的带领下走进领事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贵族绅士、妇人小姐全都诧异的看着郑克坚,领事先生居然领着一个清国的人进入领事馆,而且好像的来参加宴会的。

“女士们、先生们,我很高兴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我身边的这位清国的先生,他是清国驻上海的守将郑克坚先生,大家欢迎。”稀稀松松的几个掌声,让巴富尔觉得都有点不好意思。

巴富尔向郑克坚解释到:“郑先生,大家还不太了解你,也许你可以给我们讲几句话。”

郑克坚没准备在宴会上发表什么演讲但既然有机会他也不想放过,现在或不久的将来能和西方有良好的关系可是一笔重要的本钱。

郑克坚清了清嗓子,在这里的外国人可有很多听的懂中文。

“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大家,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巴富尔领事的邀请。我今天站在这里很多人都很奇怪一个清国的官员居然会出席一场由洋人的举办的宴会,我可能是第一个参加的这样的宴会的清国人,但可以肯定的说我绝不是最后一个。我国虽然和西方的关系不是太融洽,对西方抱有怀疑、不信任,但我相信有交往才会相互了解,有交流才会知道对方的需求。今天我来就是来认识大家、来和大家交流的,我和一些我西方的朋友有良好的合作,他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这里我借这个机会感谢约克先生和菲尔德先生。”郑克坚向两人点了一下头。

“诸位女士、先生们,我也希望我和你们也能成为朋友,你们不远万里的来到我国,在这里你们可能会有很多地方不熟悉、不适应,请大家相信我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也许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当然我也希望你们能把我当做朋友当我有困难的时候也许也需要的你的帮助。在这一个美好的国度,在这一个美妙的夜晚让我们开怀畅饮,让我们的友谊之路从这里开始。”

‘啪、啪、啪。’下面响起热烈的掌声。

巴富尔接着说:“感谢郑先生的演讲,希望我们能和郑克坚的友谊天长地久,来大家举杯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宴会接着就开始了。巴富尔领着郑克坚向他介绍:“郑先生,这位是艾伦先生,他是英华洋行的老板。”

“很高兴认识你郑先生,你是我见过的贵国最开明的官员,我在贵国经营着一些蚕丝出口和布匹的进口,希望我们能有所合作。”

“我也很高兴认识你,我想我们很快就能有合作。”

“是吗,那太好了,也许我们能更深入的谈谈。”

“好的,我会另约时间的。”郑克坚点点示意后又在巴富尔的引领下见另一个人。

“郑先生,这位是达尔尼先生,他是聚合融洋行的老板。”

“郑先生,我有一见如顾的感觉,你是这么年轻一定前途无量啊。”

“达尔尼先生,我也有这种感觉,你就像我多年的老朋友。”

巴富尔接口道:“郑先生,这位达尔尼先生的聚合融洋行什么都做而且都做很大,也许你有什么需求他能帮上忙。”

“是吗,我想我们能找个时间好好的谈谈。”

“一定,一定。”

···

郑克坚在巴富尔的带领下,认识了一些在上海滩有头有脸的洋人。还有更多的人是主动找上郑克坚的,自我介绍推销货物。

郑克坚热情的和每一个人交谈着,他需要和洋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巴富乐谢谢的你的宴会,今晚过的很愉快,我们之间应该有更多的这样的交流。”

“你能参加这次宴会是我的荣幸,希望我们能在这上海有好的合作。”

“是的,我们一定会合作的很好。那好吧,再见,希望不久后我们就能再见。”

郑克坚和他的洋教官昏昏沉沉的离开领事馆。

···

接下去的几天郑克坚一直忙于扩军。

一星期后英国领事巴事尔来找郑克坚,清朝对西方的立场这位英国领事最关心的事,这个大清国能对西方有多大的开放,英国能不能加大对清国的出口,说简单了就是英国能不能从清国赚到更多的钱是他的最大任务。相比与其它清国的官员,这个郑克坚是他见过最开明的人也是最愿间和洋人打交道、做生意的。实际上他也考查过太平天国但太平天国的情况让他很失望,太平天国不会比清国开放多少虽然这些甚至糊说自己是耶苏的兄弟。当然巴富尔不会因为郑克坚地一番慷慨陈词就对他信心百倍,他了解到在郑克坚和他父亲的治下的台湾已经成为对西方最开放的地方,西方的货物和工厂可以在台湾几乎不加限制的开展。因此如果英国人充当了郑克坚地支持者发,那么这位头一位使用西方武器打败太平军地清国年轻将军就值得充满了期待。

巴富尔开门见山的说:“郑先生,我们英国人完全相信你和你领导下地台勇能为上海提供充分地安全。如果有需要地话。我国政府会尽可能的在条件充许地情况下为你地台勇提供帮助。”

“我当然希望能得到贵国地支持。目前我国正处在战乱状态但我们看到发匪是不会取得的成功的。只是为什么贵国会找我,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员。”郑克坚并没有欢欣鼓舞而是把疑问提出来。

巴富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这个年轻的将领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只会打战的人。他有自己的判断而且的他的目标可能会很大,在未来他会成为在清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郑先生,你说的很是,就目前来说你的地位确实不高但贵国的官员太保守了,说实话我们没能找到另一位合适的官员。当然我们认为你的地位会越来越高的,因为你掌握了贵国唯一的一只使用西方武器的部队而且你会打很多胜战的。”

郑克坚口气平和的说:“谢谢你的诚实,我确实很需要贵国的帮助但我想知道我能得到什么、我要付出什么。”

巴富尔笑道:“我想先听听你想要什么?”

郑克坚想了一下,“首先当然是军火武器。第二是教官。第三是工厂设备,我想建一个自己的军火工厂。”郑克坚不能第一次就说的太多,不能让这西方人警觉。

“郑先生,武器和教官我能理解,但工厂设备,我要知道建一个军火工厂的投资是很大的而且技术上很复杂就贵国现在条件很难。自己生产军火的成本也会比买贵,质量还会差。所以我认为现在就建军火工厂这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巴富尔先生你说的很对,但这就是我要的。”

巴富尔糊涂了,他摇摇头表示不能理解。

“巴富尔先生请听我说,我想很快我国的其它将领甚至发匪都会想要西方武器,那么他们在武器装备上就会我一样。所以想我能生产军火一些价格贵的、质量差的给他们,我就能领先他们。当然我不会让你们损失利益的,你们卖到我国一只枪赚多少钱,我也从我卖的枪里给你多少钱,钱不问题。我想要的是在武器上领先而且能控制他们。我希望巴富尔能帮助我。好了,我也应该听听贵国要什么?”

“很简单,我们只希望以后郑先生的管辖地能像台湾一样。”

“像台湾一样,能具体说说吗。”

“就是一、通商,自由贸易。二、开放,能让西方人自由往来居住。三、办厂,我们可以自由开工厂。”

郑克坚想了想好像没有什么不可以,虽然会冲击一些国内的市场但中国不能再这样闭关锁国了。开放市场必然会对一些人造成冲击,但这是必需做的。

“可以。”

巴富尔嘴角轻轻一扬,“郑先生,军火和教官我可以答应你但是军火工厂的事我不能决定,所以我要上报。但我会尽力为你争取的,愿我们有一个好的合作。”

“好的,我希望我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