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末之复国大业
4810000000049

第49章 长丰激战(二)

十日午后,太平军开始对淮军前沿阵地开始了猛烈轰炸,下午一点左右,太平军以两个师帅五千余人的兵力发动攻击,企图夺取长丰县上台村的制高点,同时可以架炮轰击淮军取得射程上的优势。淮军聂士成部官兵死顶不退,聂士成部兵不多就一千来人可他卡在西乡到长丰的大路上,一千多人抗击着太平军军两处师帅五千人的反复冲击,前沿的士卒被炮弹炸起的泥土埋了数次仍在战斗。在上台阵地坚守的聂士成也是身先士卒对太平军发起了数次的反冲锋,身上负伤。聂士成虽受了伤可依旧在指挥战斗,太平军连续冲锋十次,两次打进阵地前沿,就打了两个多小进聂士成部只剩下四百多人,可阵地依旧在手。

太平军的攻击越来越猛,聂士成被迫不断的收缩防线上台村几乎全被太平军占领,只有上台村的制高点还聂士成的手里。

李鸿章听着太平军像有数不尽的弹药倾泻在上台村意识到太平军正全力进攻上台村,随着炮声的减少说明上台村已很危及了。没过多久,李鸿章接到报告:聂士成部与县城部失去了联系,派去联络的人全部牺牲在半路,聂士成也一直没有派人出来。唯一知道的是,上台村的一个小山上还有些枪炮的声音。上台村距长丰县五里,位于合肥至长丰的路上,是太平军北上攻击长丰淮军的必经之路。

向上台村攻击的太平军又增加了一个师帅。守在上台村的聂士成率领淮军在小小的土山上又连续击退太平军的十一次冲锋。聂士成一边战斗一边喊:“弟兄们,我们不能同年同日生今天我们就同年同日死!我谢弟兄们了,来世我给弟兄们做牛马报答大家!”坚守土山南面的拼凑起的一个哨在傍晚时多数官兵已经阵亡,一队的人在阵地上只剩下士卒李大高一个人,在太平军蜂拥而上的最后时刻,李大高点燃手里的炸药冲进敌群。土山东面的五哨和六哨排与敌人混战在一起,五哨长林禄负伤,六哨长吕有德浑身是血,已经无法站立,他在阵地上爬来爬去指挥作战,直到血流殆尽。

在又一次打退了太平军的进攻后,四周突然安静下来。太平军兵在很近的距离喊:“淮军兄弟们!投降吧,跑不了啦!再打下去都得送了命,你们还年纪轻轻的这送了命不值得·····”聂士成对“投降”这个词异常反感,他一枪过去枪响之后,又安静下来。突然,北面不远处响起了炮弹的爆炸声,聂士成听了一会儿,说:“援军来了!是李大人的开花炮的声音!”

晚上趁着天黑李鸿章令刘盛休出兵把聂士成部给救出来。聂士成部活下来的官兵仅有两百二十七人。

陈玉成没想到淮军打的如此顽强,一个小小的上台村就打了一天还被李鸿章给救了出去而自己在这上台村就留下了近三千的太平军将士。这些可是自己最精锐的士兵之一,全都是洋枪洋炮装备的。现在的长丰已被李鸿章守的像一只刺猬似的如果这么打自己能不能打下长丰县,就是打下了又要死多少人?

可这长丰又必需打,只有打通了才能接应捻军南下,如果捻军能从后面打下来就好不过想过捻军也一定打的很辛苦。

由于损失惨重而且对着长丰县如此密集的防守,太平军和捻军不约而同的在第二天停止了进攻,这给李鸿章造成了错觉。他认为太平军和捻军是不是改变了作战计划,定是不打长丰了,绕过长丰去打淮南,对长丰采取的是围困战术。于是,命令淮军抓紧加固工事。但是,仅过一日,长丰县外围战事突然重起,李鸿章再次紧张起来。而更让他恐惧的是,太平军官兵在长丰县外围的开阔地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工作业,仅仅两三天的工夫,开阔地上的壕沟和坑道就已经纵横交错了,有的坑道距离防御前沿仅有百米之遥,而且火炮也已运动到距阵地前方仅两三百米的地方。李鸿章能够判断出,只要这些大炮一开炮,他修筑的那些堡垒顷刻间就会被轰得粉碎。为了消除这一隐患,李鸿章命令炮兵进行轰击,但是弹药消耗众多之后,发现效果并不明显。李鸿章召集统领各营官登上城墙观察,同时发动官兵研究对策,可所有的人都表示毫无办法。最后只能不间断地开炮,因为至少可以缓解一下官兵的恐惧心理。可这样炮弹的消耗太大了,虽然战前一直准备,从上海弄了不少的弹药回来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李鸿章只能站在城墙上,眼看着解放军官兵在城外的各个村庄间出出进进,来来往往。

十四日,是一个让李鸿章感到荣幸的日子,朝庭给他发来一份圣旨,咸丰还亲切地称他“爱卿”:“李爱卿,长丰县安危,影响整个皖北战局,淮军驻守长丰将是发匪和捻匪必争之地长丰苦战可以预料,望爱卿精心准备、誓死坚守。现已令安庆曾大人大力增援,尚望勉励官兵再接再厉以尽全功。”李鸿章兴奋地对部下说,咱们长丰县要打得好,连皇上都重视此地了,只要我们把太平军和捻军阻击在城墙外,保住长丰县,固守待援,我们就算是成功了。但是,话音未落,李鸿章就接到报告说,城南的小方庄阵地已被突破,守在那里的一个哨全军覆灭。守在那里的哨长刘子雄负伤后被抬进城里,现已死了。李鸿章即刻发出一道训令:“长丰县乃皖北要地,如长丰县不保,捻匪长驱直入皖北危已,整个皖北如果完了,江北就不可守了,江北完了,大清就亡了,国家兴亡在此一战。务必督饬官兵,坚守阵地以尽全功。如有擅自放弃阵地者,军法从事,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