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末之复国大业
4810000000073

第73章 三上杜府

郑克坚他没想自己的一份奏折在朝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奏折里除了江北大营的那些总兵副将外多是威武军里的人。威武军的人大多没有官位如果这么多的人要安排实职的话朝庭将失掉一大笔卖官的收入,而且每个实职都是这些军机大臣手里的宝贝如何肯这样让给别人。

但郑克坚和战功,威武军的士气又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

陈纪达说:“从早朝后,咸丰拿出军长你的保举让军机处议一议,军机处里就吵开了。肃顺是支持军长的但他也只同意保举奏折里开三分之一的实职,其它人就更少了其中杜翰就给官职不授实职。由于杜翰是军机大臣吏部右待郎兼管吏部他提出意见是至关重要的。”

郑克坚皱着眉头道:“如果这样那保举的人就没有实职了。”

“我问了一个军机处里的章京,打听到一般来说保举的人里最后有官职能有个一半,而这一半里最后有实职的最多不会超过一半。也就是说最后有实职的只有四分之一,当然军长的保举中江北大营是有实职的因此也在给他们升个官就行而不升实职所以我威武军里的人有实职应该会多一些。但如今从早上的形势来看情况恐怕不会好,因为威武军所在苏南地区从来都是肥缺就算这几年发匪的祸害也比西北、西南好,而现在有威武军坐阵苏南没什么危险只要给个两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所以这个地区的实职抢手的很。”

“你说了这么多那台湾知府的位呢?”郑克坚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台湾知府的位,其它的位都可以再议只是这个位一定要到手。

“这个位听说已经定了,是杜翰安排的。”

“又是杜翰,这个人怎么老跟我过不去。他居然敢说不给我一个实职,如果真这样我就把他家都烧了。”

“应该不会的,多少还会给点。不过台湾知府位难办了,我下午特意去了一趟吏部找了一个以前的熟人问了一下,台湾知府人是定但还没票拟,如果票拟了那人就难下了。”

“打听了那个去台湾的人是谁了吗?”

“问了说是叫纪大用,原来是个总兵后来不知怎么的就被罢免了。”

“纪大用!”郑克坚哪能忘记他,这是被他第一个踩在脚下向上爬的人。

陈纪达看着郑克坚问:“怎么军长认识他?”

郑克坚点点头“他原先是台湾总兵,因为吃空额被我父亲给参了才被罢免的。这个人决不能让他去台湾,想想办法看能把此次弄好。”

陈纪达想了想说:“这事还得需要杜翰,毕竟他管着吏部票拟也是签的。而且这事要快,人已经定了票拟也会很多签的。”

郑克坚嘴里念念着:“杜翰、杜翰。”

郑克坚站起来说:“我再到杜府去,我正愁没机会去呢。他敢说让我的保举没有一个实职那我就跟他掰叨掰叨。”

陈纪达莫名道:“上杜府,去干吗?怎么军长你还想再砸了门杜翰就会同意我们的保举了。”

“不砸门,我想和他做笔交易,无论如何也要把台湾知府的位给拿下来。随便也瞧瞧杜小姐怎么样了。”

郑克坚又拿上早上没送的东西一人又上杜府,此时杜翰一家子正吃好了晚饭,一个家丁报说:“老爷,江苏巡府郑克坚求见。”

杜翰正喝着茶一听是郑克坚差点把茶喷出口。

“他怎么又来了,告诉他不见。”

家丁出去了,杜宣仁说:“父亲,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这样的人还当上巡府,礼义廉耻何在,真是有辱斯文。”

“唉,天下大乱、家国不幸,才能使这样的人上位。你说这样的想娶你妹妹,这还让我杜家以后如何在清流中立足。”

两人正说着那家丁又回来说:“老爷,他不肯走,他说早上来是私事,晚上来是公事。”

“公事?公事让他明天去部里谈。”杜翰正吩咐下人,郑克坚就闯进来。毕竟郑克坚巡府杜府保院的也不敢拦他,还好杜家不是什么王公贵胄,杜府并不太大否则郑克坚还不一定能找到大堂。

“杜大人冒昧了,我的事就等不了明天。”

“郑大人既然都进来那就请坐吧,你说有公事那什么事啊?”

坐下后也不见杜翰上茶看来他想让我快点走,既然如此那我就慢慢说。

“杜大人,你是吏部待郎管着吏部,我的保举奏折你也看了不知你要怎么办?”

杜翰哪愿和他多谈就直说:“你保举的人太多,官位可以给一些不过实职却难办。”

“没有实取,怎么没有实职了,现在苏南不是空着很多的位吗。我看就可以在苏南安排一些,这也离我防地近。”

“职位安排不是你想安排哪就安排哪。”

“所以我才找杜大人啊,我的弟兄们拼死拼活的打战还不是为了有一官半职,能光宗耀祖。如果没职说出去都让人笑话,现在那些什么侯补道啊府的满天飞,没有实职我回去也不好向弟兄们交代。”

杜翰一听这是笑话自己啊,很是不高兴的说:“这事不是我能做主的,军机处正议着,我还是回去等消息吧。”

郑克坚还没说到主题呢怎么能走。

“杜大人还有一事,我父亲调福建了我想知道以后谁接任台湾知府。”

“这你明天就知道了。”

“杜大人,实话说了吧,纪大用为台湾知府我认为不妥。”

“为什么,纪大用原先就是台湾总兵,现在回到台湾有何不妥。”

“纪大用任台湾总兵吃空额、喝兵血所以才被罢免的,而我部台湾人很多特别跟我从台湾出来的都是台湾人现在让纪大用去任台湾知府怕会引起我部的军心不稳。”

“朝庭任人自有主张而且纪大用经过那一堑自会涨一智。”

郑克坚很不高兴了这个杜翰是铁了心让纪大用去台湾了,如果这样台湾的改革将受很大影响。

“杜大人,如果我说不同意呢?”

“放肆,国家任才要你同意。”

“那好,杜大人我部要有个什么意外,苏南要有个什么事,你自己想清楚了。我再说一遍我部台湾人很多,纪大用以前在台湾官声不好。好我言尽于此,说完公事那我们再说说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