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十年
48151100000006

第6章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国民族发展和民族复兴史上的伟大转折,不仅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而且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开始,掀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全会在党逐步实现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基础上,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使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展示出了社会主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改革开放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伟大创举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坚决清除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认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正确方针。1982年9月1~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总结党的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成为新时期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前进的基本口号。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的国情,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作为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也是中国强国富民的伟大之路。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早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

1.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改革的试点启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在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有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且指出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中共十二大召开以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为城市改革创造了诸多条件的基础上,逐渐向城市推进。

第一,改革以农村为起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解决和破除;二是将近 1 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这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建设积极性。为妥善解决这两个问题,从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开始探索和尝试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大幕。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了包产到户这种形式。后来中央又进一步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由于这种责任制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中国农业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发展。从 1979年到1983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为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党和国家还对整个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主要是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流通体制等。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下,农村“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解体。1983年10月,中央做出了废除人民公社的决定,建立其乡(镇)政府作为农村的基层政权,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

第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农村经济改革的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批富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加工业和工业生产,使乡镇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生发开来。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到1750多万个,从业人员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成为农村经济的龙头。农村经济改革所取得的这一意想不到的结果,不仅给农村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而且对农村改革的政策给予了极大的鼓舞。

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时,全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的生产队已达 80%左右,改革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长期使我们焦虑的农业生产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蓬勃发展起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强大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改变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979 年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中国经济改革得以成功的第一推动力,正是以此为突破口,改革越出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框架,走向了市场经济改革的正确道路。

2.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改革的初步展开

中国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伴随着农村改革而进行。早在1979年起就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和疏通国营商业渠道;从1980年起对旧的财政体制进行初步改革,对经济管理体制、税制、基本建设财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科技经费拨款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改革;到了1981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强调实现多种经济形式,迅速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等,同时在工商业推行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决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正式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这个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该决定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这些重大问题上,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澄清了在许多人中间存在的模糊认识。在《决定》实施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了。

第一,突破单一公有制结构的束缚。在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中,首先触及的就是所有制结构模式,这是资源调剂、产品分配的重要制约因素。而中国长期形成的单一公有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宪法,确认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提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因此,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得到突破,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开始发展的局面。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所有权和经营权也开始适当分离。

第二,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城市经济改革也逐步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明显加大了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这是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冲破了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束缚,使我国国民经济走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三,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全面启动。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全面展开的同时,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也加快了步伐。1985年3~5月,中共中央先后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推进科技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政治领域,政治体制的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实行了党政职能分开,其二是改革政府工作机构,其三是改革国家政权体制以及加强党和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其四是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和干部“四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政治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科技领域,科技体制改革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工作,其一是改变拨款制度,其二是开放技术市场,其三是强化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其四是改革对科技人员的管理制度。

中国改革在城市全面展开以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影响,改变了经济领域中的诸多经济指标。1987 年同改革前的 1978 年相比,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比重由 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的比重由22.4%上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成分上升到 5.6%。80%的国有企业施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列入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从120种减少到60种,统一调配物质由259种减少到26种。

3.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开放格局的初探

党和国家在1978年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即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推进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建立和拓展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从1980年起,中国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和海南省分别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 2 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广西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这样,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上述对外开放地区,由于实行不同的优惠政策,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创汇、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起到了窗口和对内地的辐射作用。到1987年,全国累计签订利用外资协议(合同)项目10 350项,累计协议金额625.09亿美元。

总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因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从1988~1992年的几年时间里,中国改革开放从试点改革进入到治理整顿、维护稳定阶段。改革在这一时期不断向各个领域纵深推进,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改革齐头并进的局面。

1.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探索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形势的主流是好的。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改革实践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承包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同时试点租赁制、股份制等;新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颁布《企业破产法》,工资、价格、财政、金融、流通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围绕搞活企业,加快建立以统一开放、运转有序的竞争性市场体制和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的宏观间接管理体制为目的的相关改革。采取‘调、放、管’相结合的方针,理顺比价关系,改革商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商业经营管理体制,发展非国营流通企业;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改革银行组织体制,实行各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变单一税制为复合税制;对部分城市实行计划单列,减少管理层次,扩大地方自主权”

但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一些问题。由于前期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都在各大领域触及了一些利益关系,社会长期发展中积淀的利益平衡点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原有利益结构和管理机制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新的利益调节机制、新的经济运作机制和新的经济管理机制都尚处于待建时期,难免形成局部性的不可控问题。为了进一步调整和平衡改革开放引发的各方利益不平衡的问题。这一阶段,针对1987年开始抬头的通货膨胀,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及时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2.“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市场经济体制完成初探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契机,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认识上有了新的重大突破。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 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思想理论上的一系列新突破,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这一时期,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并在改革中着力实现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整个改革的主要对象依然是国有企业,而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被改造成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众多的小型国有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进行了改革。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力度,使国有资本逐渐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并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改革,以使之与整个国有企业的改革相配套。此外,从1994年开始,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同时,积极推进社保制度的改革,确立起了中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推进

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和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段时期里,中国的改革逐步进入各项体制的不断完善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基础上,十六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模式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

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报告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围绕这一基本任务,报告进一步提出多方面的要求:其一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其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其三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八个方面的要求。

此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党的十六大着力强调了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客观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阶段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按照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着力推进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国务院新设立和组建了一批经济调节和监管机构,提升了一些监管部门的行政级别,完善了国有资产等部门的管理体制;围绕完善省以下行政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加大了县乡机构改革以及扩大县(市)管理权限的力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国务院部门分三批取消和调整了近1800项审批项目;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颁布实施了《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

2.中共十七大的召开——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

经过连续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30年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中国以举足轻重的地位站到了世界经济舞台上,与外在世界的交往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质变,对话与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层次已经升级到全球化平台。为保障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和繁荣,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顺应时势,冷静地面对全球化形势,从容地进行战略设计和谋划,以科学的态度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正在大力开创和拓展出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新路”的历史征程,需要有新的发展特色;新的历史使命,需要有新的战略谋划。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的五年间,中央领导集体从容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和挑战,高扬科学精神的旗帜,打开了中国在全球化条件下追求持续进步和繁荣的崭新视野,开启了中国通向科学发展时代的大门。

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具体来讲,深化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科教体制等诸方面的改革。改革重在创新,“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既要坚持改革的方向,又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提高科学性,增强协调性,就应减少和消除改革决策的主观随意性与盲目性,要遵守改革应有的程序和规则。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要求来看,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此外,还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这个问题上,十七大的报告提出了几个方面的总体要求: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七是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围绕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主题要求和根本性任务,党的十七大和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中国改革开放处于紧要的历史关头,党的十七大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举措,都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各方面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总之,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决不是要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目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史和时代赋予了中国人民一个庄严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99年12月31日,在首都各界迎接新世纪和新千年庆祝活动上,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回顾既往,展望前程,表示坚信:在新世纪里,中华民族将在完成祖国统一和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复兴。

在中华民族这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中,必须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有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这两个概念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更好地从实践上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概念的科学理解和界定

这两个概念的产生和形成,都与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发展紧密相关,其内涵的丰富和发展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并深刻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向。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由来

历史告诉人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与渴望。中国古老的辉煌一直延续到明朝中期。此后,中国在封闭中落后,在落后中挨打,在挨打中走向衰落。衰落中的中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口号给民族复兴带来了第一缕希望之光。自此,宏伟的奋斗目标一直激荡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早在 1936 年,毛泽东致信给蔡元培时就提出:“建立真正之民主共和国,致国家于富裕隆盛之域,置民族于自由之林。”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次向全国人民提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号召,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从此,“振兴中华”的口号再次成为凝聚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不断创造辉煌的伟大力量。

民族复兴,顾名思义,当然是相对于历史上的曲折而言的。作为这种复兴参照系的,一方面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另一方面,则是后来曾经陷于的悲惨境地,包括直到现在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落后状态。正因为有这两方面的情况,才谈得上“复兴”二字。这种历史的比较,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性质和社会制度是不一样的。复兴中华民族,并不是认为历史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都要“复兴”,更不意味着尊崇和恢复任何封建主义的糟粕。

从历史上来看,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民族复兴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激励中国人民奋斗的理想。它有可以量化的内容,但并不是都能够用具体的指标衡量的。而且,目标的内容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加以充实和调整,不可能是完全静止、绝对不变的。所以,如果试图事先完全描绘出非常详尽的蓝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围绕如何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初步的思考。这些思考为党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前期准备。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30年的主旋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顽强进取、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精神,谱写中华民族崭新的历史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项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成功推进到21世纪的,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新世纪进一步发展的。贯穿改革开放这一伟大进程的一个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定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提出了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历经四代领导人的薪火相传,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渐探索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了两个方面的丰硕成果。从理论上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逐渐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理论构成体,主要包括各个时期的建设指导思想,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实践上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逐渐探索、尝试,最终摸索出在经济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主题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二者的关系

时代召唤使命,使命坚定信念,信念成就辉煌,辉煌改写时代。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并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开创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沿着这一伟大的道路,以辉煌的成就改写了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历史,从而使中国在世界经济步履蹒跚之时,独自快速增长。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激励着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面指引中国前进的伟大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目标,旗帜更是强大的动力。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质性

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逐步重新兴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多方面的一致性和共同性。

第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领导力量。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的历史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探索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屡兴屡败;这之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于有了中流砥柱而破天荒地取得了胜利。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同样,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以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领导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探索中,才能带领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排除各种干扰,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道路和确立方向。

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是维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动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一面凝聚人心的旗帜,凝结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第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以富国强民作为唯一奋斗目标。

结合中国近百年来积贫积弱和被动挨打的历史原因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富国强民。根据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这一目标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增强以经济科技文化力量为依托的综合国力,到21世纪的中叶,争取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其二是大力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各个领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的安定局面。其三是大力建设和弘扬新时代的中华文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科学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使中华文明在新的世纪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其四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其五是维护和保持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民族尊严。高举和平的旗帜、发展的旗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文明新秩序,与世界人民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和昌盛的新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切合中国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任务的发展道路,是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发展目标的发展道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努力方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所有目标内涵,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互动性

以改革开放为主要推动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30年,是我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收入增加最快、生活水平提高最大的30年。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既坚定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尤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此,形成了二者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动、共同前进的良好局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两个方面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包括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民族复兴的理论基础。伟大的实践必须以伟大的理论为指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前无古人的实践,这一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以改革开放为主线的伟大进程中不断摸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引领中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指针,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智力支持和强大的理论基础。”

二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从本国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最终开辟了一条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引领我国在国际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挺立潮头,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绩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在走过辉煌与荣耀同在的昌盛时期,又接受了长达百年的落后与挨打并存的屈辱历史,痛切心扉的耻辱烙在了民族发展的纪年里。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犹存耳际,摆脱贫穷、愚昧、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追寻光荣与梦想,还我盛世中华,成为所有中国人踯躅前行的强烈愿望和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因此,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支持。中华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培育、积淀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中、在和平年代的火热建设中、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正是依靠这种民族精神,我们最终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经受各种严峻考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中国进入了百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时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摆脱国贫民弱的困境?民族振兴的出路在哪里?这个困扰了中华民族 100 多年的历史难题,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艰辛的探索。在这期间,曾经取得过令世人赞叹的成就,也曾经历过令人心碎的挫折和艰辛。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不断吸取教训,终于开辟出一条让人民摆脱贫穷、告别落后,让民族走向富强、走向繁荣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伟大创造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围绕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艰苦探索。在探索中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提出根据本国的实际走自己的道路,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指导理论。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为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程度不深,再加上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搞建设,对世情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期探索有很大的局限性。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在毛泽东已有探索的基础上,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入手,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在深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同时,对中国的国情、世界发展的态势和时代的特点做出了科学的判断,以深邃的理论智慧和大无畏的实践勇气,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并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指导理论与中国建设实际有机结合的产物。这一道路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升华,又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轨迹的历史总结和提炼。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凝结着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实践成果和理论创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从理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建设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更多更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要求。“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是活的行动理论,而不是必须机械照搬的教条,这些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完全取决于人们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这就是要从各国的实际出发,不可脱离具体的实际。因此,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完全一致,而且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有所深化和升华。具体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但是它又绝不拘泥和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的旧有形态和个别论断,而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坚持认定发展是硬道理,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努力方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由于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实践探索的结果

从实践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和总结而成的。从一定程度上说,在改革开放中,党和人民“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和中共中央的努力探索,到党的十二大前,中国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在农村试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试点改革即将全面展开之际,为了解决改革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将改革引向深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的经济性质以及一系列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原则问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做了初步的概括和规定,不仅为中国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开辟了道路,而且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标志。此后,中国的改革在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全面展开,并将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因此,改革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基础上,也在引发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把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提炼成理论,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改革开放的发展。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新经验和新认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首次进行简要概括,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1992 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这次重要谈话,通过总结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最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的总结和概括。至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趋于成熟。

考察现实社会,将改革开放的结果与30年前相比,中国的社会主义确实取得巨大的进步,并且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体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这些特色既有整个改革开放的时代烙印,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国情的现实反映。邓小平曾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确实,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动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它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探索、初步确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励精图治的智慧结晶。从历程上来看,最初由毛泽东开始探索,经由邓小平实质性开辟和确立,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极力坚持与推进,并进一步得到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丰富和完善。

1.毛泽东初步探索阶段

1956 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为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制度基础。毛泽东在探索中形成了许多正确的认识成果,也出现了严重失误。由于这一过程非常复杂,毛泽东从正反两个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为后来开辟这条道路准备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一方面,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为标志,毛泽东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特别是他在探索过程中提出的不能照搬苏联经验的科学论断,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在曲折探索中起步。

另一方面,毛泽东在探索中始终没有走出长期困扰中国共产党人的几个关键性争论:中国的社会主义到底是姓“马(马克思主义)”还是姓“修(修正主义)”的主义之争;是姓“无(无产阶级)”还是姓“资(资产阶级)”的阶级之争;是姓“资(资本主义)”还是姓“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争。这一系列争论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澄清,而是得出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结论,以致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犯了一系列错误,最终导致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受到空前的严重破坏。

2.邓小平成功开辟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首先,从思想路线的高度着手,解决了认识论上的模糊问题,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根本上破解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义之争”,并且为破解“阶级之争”、“道路之争”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其次,通过创立科学的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在邓小平理论中通过科学分析,系统地破解了人们认识上的阶级之争、道路之争。通过恢复马克思“科学就是生产力”论断,对知识分子地位重新进行界定,破解了“阶级之争”。通过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命题,并以“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等理论逐一进行应对性分析,破解了困扰中国发展的“道路之争”,回答了我们党需要什么样的主义,中国需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回答了关于姓“社”和姓“资”问题,说明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

综上所述,“以邓小平作为有远见卓识的中央领导,在深刻总结历史教训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始了新的探索,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3.江泽民继续推进阶段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适应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在积累治党治国治军新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次,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通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论,进一步指出公有制的实现方式应该而且必须是多种方式,破解了姓“公”和姓“私”问题,在更深层次上解除了社会主义道路是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再次,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还通过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新概念,进一步破解是姓“无”还是姓“资”的阶级之争;通过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展示社会主义的现实优越性等问题。

通过上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中国社会主义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社会各项事业获得全面进步和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道路向纵深方向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了21世纪。

4.胡锦涛丰富完善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世情和国情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上,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向前推进。为了更加准确完整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充分重视这一光辉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伟大的时代作用和历史意义,中共十七大全面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在全面理解和正确认识这一伟大道路的基础上,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和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不断完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与探索,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通过长期探索所作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纵观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已经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道路,这条道路不仅是党和人民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的道路,而且必将是越走越宽广的道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解决中国的发展进步问题。因此,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展望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经验丰富、教训深刻、代价高昂、来之不易,在倍加珍惜的基础上,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继续发展这条道路,绝不能动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坚持这条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进一步开拓这条道路,依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按照党和人民在这条道路上不懈努力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其未来发展,这条形成于党和人民实践的伟大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伟大的道路成就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轮驶到了新的历史起点,新的挑战期待新的解决智慧。科学发展观这一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5年来的实践表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不仅正在给中华大地带来勃勃生机,而且还将在更加宽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人民赢取更加辉煌的胜利。为了使伟大的道路和科学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战略部署。

1.以新的战略目标成就更加灿烂的未来

中共十七大的报告已经指出,中国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发展,目标高远,任务艰巨,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容地应对挑战和困难,不仅需要坚定的意志和气魄,而且需要睿智的判断和能力,这一切都依赖科学的理论指导。五年来的社会发展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作为历代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科学发展观不是管一时而是管长远的,不是管一般而是管根本的,不是管局部而是管全局的,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为广阔的前景。

2.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总结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面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实际,在总结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确保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理性,更加合理,更加能够持续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最终形成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两大目标同时取得胜利的局面。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必须坚持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实现未来经济发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3.促进改革开放走向纵深实现民族和平崛起

深度市场化改革与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体系,成为中国下一步改革发展的重要起点。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结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新时代最鲜明的特点”,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认,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些掷地有声的讲话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继续奉行改革开放路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也是对怀疑和非议改革开放方向和道路的种种杂音的回应。历史和现实表明,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进步是历史性的进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的成就,改革开放给城乡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中国不仅要坚持改革开放,而且要把改革开放推向纵深。因为改革开放使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东方大国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中国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广,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举足轻重,中国的国际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

历史可以告诉未来。中国100多年的慷慨悲歌、凤凰涅槃,历经60年的筚路蓝缕、艰辛探索,加上30多年的柳暗花明、沧桑巨变,都定格在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都毫无疑问地验证了一个科学的论断,熔铸成中国人民坚定的信念: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只有进一步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一个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唯一一条伟大而正确的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民族复兴的光辉旗帜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不断发展。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时期,又处于各类社会矛盾凸现期。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和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实践基础。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地指导了我国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民族发展的科学途径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以顽强进取、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崭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正确的指导体系,其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充分兼顾了历史和时代、中国和世界、目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的实际,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全面、稳定、协调、持续的正确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发展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解决当今中国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并对破解世界发展难题作出了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历经了初创、形成、发展和丰富等几个阶段的发展。而在每一个特定阶段都会形成反映相应时期的理论内容。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理论,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相应时期的改革开放情况。在每个发展阶段中提出的发展战略、基本思路、指导思想等,都是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对时代发展难题回应的新思路、新模式、新道路的探索成果。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人才在自己特有的国情基础上,实现了与当代发展理念的接轨和新旧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并经过理论与实践探索,进一步找到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一面改革开放的旗帜,必将为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作为标志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必将为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这种支撑动力就来源于这一理论两个方面的凝聚作用: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面凝聚人心的伟大旗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更加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理想,才能有效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凝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理想的旗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邓小平指出,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摆脱贫穷、愚昧、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30 年改革开放的成就证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必将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为改革开放注入强大的动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必须继续坚持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推进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含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符合中国现实的正确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民族发展的经验借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是一面改革开放的旗帜,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为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用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民族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华民族沿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不断开拓创新,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人民沿着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通过大胆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的深刻变化。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发展到超过30万亿元,由世界第十一位跃升到世界第三位;我国的财政收入由 940 亿元发展到6.13万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6亿美元发展到2.56万亿美元;粮食产量由3亿吨发展到5.285亿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发展到15 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3.57元发展到4761元。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迅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也实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个基础上,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全面向前推进,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曾预见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必将崛起。他在《1999年:不战而胜》一书中说:“我们时代的奇迹之一是中国在惨遭20世纪各种最可怕的天灾人祸之后,在21世纪必将成为一个头等强国。”又说:“如果中国继续走邓小平的道路,我们孙辈的世界会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是世界超级大国。”到21世纪初,在中国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下,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实力都在改革中大踏步前进,中国的国力在增长,综合实力也在显著增强。中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确实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以一种过去许多年来我们从未见过的方式崛起为一个全方位的大国”。因此,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作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一定会在世界的注目中悄然地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我们的正确选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初步显示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下去,必定能够完全实现现代化,重塑大国形象,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红日,这轮红日是注定要高高升起的,它的美丽霞光正在照耀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用扎扎实实的努力去创造伟大祖国的辉煌,去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典。

三编 伟大的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经饱经磨难的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夺取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中国人民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带着民族复兴伟大的荣耀与梦想,穿越60载岁月长河,在曲折和磨砺中一路走来,用智慧、信念和毅力冲破了所有阻力,谱写出中华民族发展和进步史上最壮丽的篇章。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中,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人孕育出了催人奋进的理论之花,升华出了各个时期治国理政的宏伟韬略,并形成了深邃的理论思想体系。这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智慧的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且是中国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如歌的岁月悄然流逝,如火的事业正在蒸蒸日上,中国的前行需要引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依然是中华民族复兴征途上的航标。人们回溯和剖析理论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用以指点现实,更重要的是指引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