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疗保健推拿按摩实用手册
48181800000029

第29章 腧穴取穴定位及所治疗的病症(22)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枕骨和第一颈椎之间,有枕动脉分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之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风指风邪,府指聚会部,意思是此穴为风邪侵袭和聚集的部位,所以称此穴为风府。

本穴是督脉、阳维脉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祛风泻热,通关开窍,清脑安神。

【主治病征】中风不语,面神经炎,口斜眼歪,眩晕,头痛项强,咽喉肿痛,神经疾病。

【配伍穴位】配风池、天柱治疗头痛;配百会、风池、通天、络却治疗中风不语、面神经炎,口斜眼歪;配人中、少商、隐白治疗神经疾病;配天柱、扶突治疗咽喉肿痛。

【操作手法】开窍类手法(主要包括击法、弹法、掐法、拍法等)。

(十七)脑户

【穴位位置】在头部正中线上,风府穴直上1.5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枕外粗隆上缘,左右枕骨股之间;有左右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脑为元神之府,此穴为元神出入的门户,所以称此穴为脑户。

本穴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明目安神,通关利窍,清头益智。

【主治病征】头晕头重头痛,项颈强痛,失音,目痛,视物模糊不清,癫痫。

【配伍穴位】配通天、风池治疗头痛头重;配强间、百会治视物模糊不清;配少商、隐白治疗癫痫;配廉泉治疗失音。

【操作手法】开窍类手法(主要包括击法、弹法、掐法、拍法等)。

(十八)强间

【穴位位置】在头部后正中线上,脑户穴直上1.5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矢状缝和人字缝交界处,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强是强急,间是间隙,此穴主治颈项强痛,所以称此穴为强间。

【生理功能】明目安神,镇惊止痛,平肝熄风。

【主治病征】头重头痛头晕,项颈强痛,视物模糊不清,神经疾病。

【配伍穴位】配太冲、印堂治疗头痛头晕;配后溪、申脉治疗神经疾病;配脑空、脑户治疗视物模糊不清;配大杼、天柱治疗颈项强痛。

【操作手法】解痉类手法(主要包括—指禅推法、揉法、滚法)。

(十九)后顶

【穴位位置】在头部后正中线上,强间穴直上1.5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以百会为中,此穴在后顶部,所以称此穴为后顶。

【生理功能】祛风明目,镇惊安神,疏筋止痛。

【主治病征】头重头痛,发热恶寒,项颈强痛,眩晕,神经疾病。

【配伍穴位】配人中、百会、治疗神经疾病;配行间、百会治疗头痛。

【操作手法】开窍类手法(主要包括击法、弹法、掐法、拍法等)。

(二十)百会

【穴位位置】在头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静、动脉吻合网和左右枕静、动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及额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头为诸阳之交会穴,穴居于癫顶,此处为百脉之气聚会之处,所以称此穴为百会。

本穴是督脉、中太阳之交会穴穴。

【生理功能】祛风泻热,升阳固脱,醒脑开窍。

【主治病征】头痛,眩晕,中风失语,半身不遂,昏迷不醒,心悸健忘,神经衰弱,耳鸣耳聋,鼻塞,脱肛,子宫下垂,神经疾病,小儿惊风。

【配伍穴位】配四神聪、风府治疗心悸健忘、神经衰弱;配人中、承浆、廉泉治疗中风不语;配关元、气海治疗子宫下垂、脱肛。

【操作手法】开窍类手法(主要包括击法、弹法、掐法、拍法等)。

(二十一)前顶

【穴位位置】在头部正中线上,百会穴前1.5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及枕大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此穴在癫顶的前边,所以称此穴为前顶。

【生理功能】祛风利窍,明目止痛,清脑宁神。

【主治病征】头痛,眩晕,鼻流青涕,小儿惊风,癫痫,脑血管后遗症。

【配伍穴位】配人中、印堂治疗小儿惊风;配百会、四神聪治疗头痛;配间使、大陵治疗癫痫。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

(二十二)囟会

【穴位位置】在头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冠状缝和矢状缝交界处,帽状腱膜中;有颞浅静、动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囟会即是头之精气聚会之处,所以称此穴为囟会。

【生理功能】祛风利窍,镇静止痛,清热醒脑。

【主治病征】头痛,眩晕,惊悸,鼻出血,面肿,目上翻。

【配伍穴位】配本神、天柱治疗惊悸;配合谷、迎香治疗鼻流青涕;配上星、百会治疗头痛、眩晕。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

(二十三)上星

【穴位位置】在头前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静、动脉分支及颞浅静、动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居头上,犹如天上星辰,所以称此穴为上星。

【生理功能】祛风泻热,利窍止痛,止痉安神。

【主治病征】头痛,目痛不能远视,鼻流青涕,鼻出血,疟疾,高烧不退,神经疾病。

【配伍穴位】配太阳、睛明疗目痛不能远视;配大椎、陶道治疗疟疾;配风池、百会治疗鼻流青涕、鼻出血、目痛。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

(二十四)神庭

【穴位位置】在头前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静、动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脑为元神之府,此穴为元神出入的门庭,所以称此穴为神庭。

本穴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祛风泻热,利窍安神,清脑降浊。

【主治病征】头重头痛,发热恶寒,眩晕,目赤肿痛,鼻流青涕,失眠,精神疾病。

【配伍穴位】配大椎治疗头重头痛、发热恶寒;配涌泉、人中治疗精神疾病;配头窍阴、足窍阴、百会治疗眩晕;配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

【操作手法】发散类手法(主要包括点法、压法、拿法)。

(二十五)素髎

【穴位位置】在鼻子上,鼻尖正中。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面静、动脉鼻背支;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眼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髎,即空穴。肺开窍于鼻,其色白(即素),所以称此穴为素髎。

【生理功能】泻热利窍,祛风醒脑,回阳救逆。

【主治病征】头重面痛,发热恶寒,鼻塞,鼻出血,鼻流青涕,虚脱,休克,低血压。

【配伍穴位】配涌泉治疗低血压;配迎香治疗鼻塞、鼻出血、鼻流清涕;配下关治疗面痛;配人中、合谷治疗虚脱、休克。

【操作手法】开窍类手法(主要包括击法、弹法、掐法、拍法等)。

(二十六)水沟

【穴位位置】在上唇,在人中沟的上1/3处。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静、动脉;布有面神经颊支及眶下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在人中沟中,形似水沟,所以称此穴为水沟。

本穴是督脉、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之交会穴。

【生理功能】泻热利窍,安神镇惊,救逆止痉。

【主治病征】神经疾病,小儿惊风、抽搐,昏迷,面神经炎,口斜眼歪,腰脊强痛,精神病,中风。是临床急救穴之一。

【配伍穴位】配上星、十宣治疗中风昏迷;配间使治疗神经疾病;配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心俞治疗小儿惊风、抽搐;配地仓、颊车治疗面神经炎,口斜眼歪。

【操作手法】开窍类手法(主要包括击法、弹法、掐法、拍法等)。

(二十七)兑端

【穴位位置】在上唇尖端,红唇与皮肤相接处。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静、动脉;布有面神经颊支,有眶下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兑为口中,穴在口唇尖端,所以称此穴为兑端。

【生理功能】祛风泻热,镇静止痛,生津止渴。

【主治病征】面神经炎,口斜眼歪,昏迷,休克,鼻出血,牙龈肿痛,舌干糠尿病,精神疾病。

【配伍穴位】配后溪治疗精神疾病;配水沟、地仓、颊车、迎香治疗面神经炎,口斜眼歪;配二间、合谷治疗牙龈肿痛。

【操作手法】开窍类手法(主要包括击法、弹法、掐法、拍法等)。

(二十八)龈交

【穴位位置】在口腔内牙齿与上唇之间,上唇系带与齿龈连接处。

【穴下解剖】穴下肌肉、血管、神经分布有上唇动、静脉;布有下颌齿槽神经分支。

【穴意阐释】穴名称谓的意义在于穴在上齿龈与上唇系带交界处,所以称此穴为龈交。

【生理功能】泻热安神,止痛健齿,开窍消肿。

【主治病征】牙龈肿痛,神经疾病,鼻塞,鼻流青涕,痔疾。

【配伍穴位】配颊车、地仓、合谷治疗牙龈肿痛;配风府、百会、少商治疗神经疾病;配印堂、迎香治疗鼻炎。

【操作手法】用器械点压或点刺出血。

冲脉

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有本脉所属腧穴和主治病证,其余六条脉,没有本脉所属腧穴,只有与其它经脉的交会穴。

冲脉交会腧穴会阴、阴交(任脉)、气冲(足阳明胃经)、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足少阴肾经)。

本经发病出现的症状:小腹疼痛,月经疾患,气上冲心,胸脘满闷。带脉

带脉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均属足少阳胆经)。

本经发病出现的症状: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胸腹胀满,腰冷如坐水中。

阴维脉

阴维脉交会腧穴筑宾(足少阴肾经)、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脾经)、期门(足厥阴肝经)、天突、廉泉(任脉)。

本经发病出现的症状:心脏疾患,心烦心痛。

阳维脉

阳维脉交会腧穴金门(足太阳膀胱经)、阳交(足少阳胆经)、□俞(手太阳小肠经)、天髎(手少阳三焦经)、肩井(足少阳胆经)、头维(足阳明胃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胆经)、风府、哑门(督脉)。

本经发病出现的症状:肢体乏力,懒于行动,发热。

阴跷脉

阴跷脉交会腧穴照海、交信(足少阴肾经)、睛明(足太阳膀胱经)。

本经发病出现的症状:阴跷脉气失调,出现肢体的外侧肌肉弛缓而内侧拘急,嗜睡症,目中赤痛从内眦开始,排尿困难。

阳跷脉

阳跷脉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膀胱经)、居髎(足少阳胆经)、□会(手太阳小肠经)、肩髃、巨骨(手阳明大肠经)、天髎(手少阳三焦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胃经)、睛明(足太阳膀胱经)。

本经发病出现的症状:阳跷脉气失调,出现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拘急,失眠,目痛从内眦始。

§§§第3节十五络脉上的穴位及其所主病症

十二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要干线,若要输送至全身上下内外各部,还需通过十五络脉、孙络和无数的细小分支,甚至呈网状扩散,以渗灌气血,濡养组织,通过络脉的纵横联系,共同构成整体的循环体系,保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十五络脉是络脉系统中的大络脉,有统率较小的络脉、孙络、血络的作用。十二经中的络穴就是络脉之气的汇聚点和枢纽。任脉络有统率腹部诸阴经络脉的作用。督络脉别走足太阳膀胱经,有统领头部、背部诸阳经络脉的作用。脾之大络有统领全身血脉的作用。

临床上根据络脉的色泽变化,诊察疾病。如络脉色赤者多热,色白者多寒,外伤后浮络色青者多属阏血。可以用皮刺法刺络出血治疗有关部位的病痛,也可以推拿按摩络穴治疗表里两经的病症。如肺经的络穴列缺,可治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等肺经病候,又治面神经炎,口斜眼歪,头项强痛等大肠经病候。胃经的络穴丰隆可治腹胀痛,神经疾病,精神高亢,弃衣而走等胃经病候,又治心烦、心悸、身重、呕吐等脾经病候。

手太阴络脉——列缺

手太阴肺经的别行络脉,穴名列缺,起于腕后桡侧的筋骨缝中,与手太阴本经并行,直入手掌中,散布于大鱼际部。

【生理功能】祛风通络,利气止痛。

【主治病征】咳嗽,憋气、哮喘,咽喉肿痛,面神经炎,口斜眼歪,牙齿疼痛,手腕无力,头痛。

手少阴心经络脉——通里

手少阴心经的别行络脉,穴名通里,距腕1寸,别而上行,沿着手少阴本经入于心中,系于舌根,会属于目系。

【生理功能】疏经祛风,宁心安神。

【主治病征】主治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咽喉肿痛,哑嗓失音,不能言语,言语不利,腕壁痛。

手厥阴心包经络脉——内关

手厥阴心包经的别行络脉,穴名内关,在距2寸的两筋间,别行手少阳三焦经。它沿着手厥阴心包经本经上系于心包,连络于心系。

【生理功能】疏经祛风,宁心安神。

【主治病征】主治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咽喉肿痛,哑嗓失音,不能言语,言语不利,腕臂痛。

手太阳小肠经络脉——支正

手太阳小肠经的别行络脉,穴名支正,在腕上5寸,向内注于手少阴心经。它的别出分支,上行肘部,络于肩髎穴。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泻热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