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48196800000012

第12章 他为什么会有依赖心理

刘辉结婚后,妻子对他非常好,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谁知这竟让他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了,先是每天愁眉苦脸地跟妻子诉说工作上的难题,让妻子帮他出主意,后来连开会穿什么衣服都要妻子帮他挑选。妻子在感到疑惑的同时,也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他。直到有一次,妻子因生意的需要去了外地,每天刘辉的电话短信不断地打来,不是找不着东西就是催妻子赶快回家,语气中甚至还有一丝害怕。妻子感到丈夫有些反常,回家后便带丈夫一起去看了心理医生。

就医后,刘辉对医生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结婚前,他和父母住在一起,家里所有的事都是父母来操办,刘辉对父母依赖到了极点。结婚后,妻子就代替了父母的位置,刘辉同样认为父母帮他做的一切轮到了妻子帮他做,久而久之就将对父母的依赖转移到了妻子身上,妻子不在身边,他就会感到十分无助,没有心情去做任何事情了。

心理学家认为,依赖心理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许多家庭在没有孩子以前,女人往往会把自己潜藏的一份母爱转移到丈夫身上,把他当成孩子一般呵护着。女人以为温柔就是包容一切,把丈夫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当男人体验不到自己被需要的那种成就感时,就不会有心思再去做任何事情了。他会认为妻子是全能的,家里用不上他做什么,就会因此产生对妻子的依赖心理。形成这种心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使男人产生依赖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有的男人,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所有的事情都要由父母帮他完成,从来不会独立的思考或接触生活,养成了凡事都靠父母的依赖心理,严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结婚以后就会过分地依赖妻子。

其次,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强,使不少男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工作上技不如人,生活上也感到能力不强。因此,在家庭里就容易把自己放在配角位置,只愿意听从妻子的支配,而没有主见。

具有依赖心理的男人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纠正,任其发展就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当他们结婚以后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时,如果不能改变这种依赖别人的心理,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有可能无法自理。过分地依赖别人,就意味着放弃了主宰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当他们必须要独立面对生活、工作时,就有可能会感到非常吃力,心里会感到恐惧、焦虑,没有安全感,容易患上抑郁等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

依赖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是一种消极的状态,影响个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想要摆脱这种心理,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认识自我

首先应当充分、客观的认识自己,不能被缺点或缺陷蒙蔽了视野,就忽略了自己的优点。只有从心理肯定自己,才能看清自己的依赖性,“对症下药”。

二、不必过度要求自己

有些人在对抗依赖心理的过程中希望自己坚强,因此对任何事都非常敏感,不论是否能力所及都强迫自己去完成,但这种过度的自我控制和强迫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摆脱不了依赖心理,还会把事情搞砸。

三、不能拿“帮助”做借口

男人骨子里都有一种惰性,这种心理会促使他们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寻求别人的帮助,这也是一种依赖心理的表现。能独立完成的事情坚决要自己完成,也能有效的对抗依赖。

四、培养独立和忍受孤独的能力

患有依赖心理的人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独处的时间,这样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生活中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他人意见仅供参考,凡事要尽量自己做主。

五、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与其整日等待别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不如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处事方法,多结交一些朋友,学习一些新的技能,都能够帮助自己排解烦恼,增强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依赖心理的产生,同婚前的家庭生活也有重要关系。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男孩子,父母都比较溺爱,一切都为其代劳,都依赖着父母,使得他们从小开始头脑中就没有困难和问题,总是一帆风顺。一旦这种心理成为了一种习惯,结婚后依赖妻子就是正常的事情了。另外,还有些父母喜欢对孩子严格控制,一味否认他们的想法,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总是错的,不敢相信自己,只能依赖别人。这些想法都会妨碍孩子养成独立的性格,甚至结婚后,也只能过分地依赖妻子。

总之,男人的依赖心理多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他们缺乏自信,过分地依赖他人,遇事犹豫不决,很难单独完成自己的事情。因此,只有主动地接触社会,多和朋友、同事、妻子交流,做事积极,才是解决依赖问题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