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男子汉:教给孩子终生受用的生存技能和价值观
48215300000014

第14章 森林知识(6)

如何将鸟食喂好,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一顿包含了板油、坚果、纤维籽、肉和面包屑的冬季快餐,将会吸引五子雀、山雀、长满绒毛和头发的啄木鸟、匍匐在枝头的小鸟、蓝松鸦等。另外,将喂食金丝雀的种子、荞麦、燕麦和干草壳撒在地面上,也为另一些长有羽毛的食客提供了一顿无法忍受诱惑的盛宴。此类喂食地点可以选择在窗台之类便于观测的地方,可以给你带来无限乐趣和启迪。不过,无论是在家门口还是荒郊,此类观测工作成功的一大秘诀便是规律性。在11月初便开始把鸟食放出去,让鸟儿知道自己在某个特定地点随时都能找到别人无偿提供的美食,那么这样的消息很快便会在小鸟中间传开。在寒冷的季节尤其是严冬,你将会惊奇地发现定期给小鸟喂食能取得多大的收获,起码以下鸟儿会为人手中的食物所诱惑:山雀、白胸脯的五子雀、红胸脯的五子雀、褐色的啄木鸟、加州鹪鹩、主红雀、夜松雀、胡山雀、加拿大松鸦、佛罗里达松鸦、俄勒冈松鸦以及金翅鸟。甚至在春天,如果你孜孜不倦,也同样能最终满足鸟类爱好者这种极为强烈的进取心,而谁都知道,蓝鸟、知更鸟、猫声鸟、唧唧叫的麻雀、灶巢鸟、褐色打谷鸟和黄喉咙的绿鹃都吃某个可靠朋友手中的鸟食,哪怕四周有大量其他食物可以吃。童子军队员可以在以上介绍的鸟类名单基础上再添加哪些鸟儿呢?

保护鸟类

许多男孩认为,仅因为小鸟是活的而且会动,就是他手中气枪或弹弓的理想攻击目标。在此我们欣慰地看到,如今有一个新生的少年群体正在发展壮大,这些童子军队员如同古代的武士,坚定地捍卫那些毫无防卫能力者的利益,哪怕对方是小鸟。童子军是鸟儿的守护神,我们可以预言,那些捣毁鸟巢、掏空鸟蛋或者杀死有羽毛的“歌唱家”而得到其柔弱尸体的家伙,终究难逃法网。童子军知道,得到被射杀的鸟儿毫无价值,除非某个训练有素的博物学家收集几个鸟类样本用于科学研究。童子军不会对农夫射杀老鹰或者将猫头鹰看成害鸟的行为坐视不管,哪怕是看到对方捕捉一支幼小的鸡崽,也会打抱不平。童子军很快便会对此类问题加以指责,并发现大多数老鹰和猫头鹰都主要以田鼠和有害于农民庄稼的较大害虫为食,所以,尽管偶尔也威胁到家禽的安全,但整体上是非常有益的鸟类。鸟类帮助人类的方式简直可以说是奇迹。有一群五子雀整个冬天都在罗彻斯特附近的一个梨园辛勤劳作,消灭那里树上的害虫,而正是这种害虫使前一年夏天种下的庄稼颗粒无收。有人看见一对红胸脯松雀每天给巢里的幼鸟喂食426次,每次都让孩子吃一个薯虫或其他种类的害虫。华盛顿有位教授在一只死了的黄嘴布谷鸟肚子里数出了250个黄褐天幕毛虫,更让我们觉得离奇的是,还在一只夜鹰体内发现了多达500只吸血的蚊子。

我们不应忘记,大都市的公园是观测鸟儿的最佳场所之一。这里有一个可以实现的例子,虽然发生的几率有限,但很能说明问题。有个男孩恰巧知道一些猫头鹰落脚的地方。大家知道,所有的猫头鹰都会将猎取的食物完整地吞下去,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它们会将食物的头颅、骨头、皮毛和羽毛变成又干又硬的小球,然后再吐出体外。这个小男孩喜欢周六或周日下午离家外出,回家时口袋里装满了这种小球,随后在晚上,他便把这些小球敲碎。通过这种方式,他准确地掌握了猫头鹰都吃了些什么(而不必杀死猫头鹰),甚至在里面找到了当地博物学家从来都未曾发现的田鼠的头骨。而这些都是他通过猫头鹰搜集来的。

巡逻工作

在巡逻事务总部的墙上挂一幅大表格,把全年的观鸟情况都记录在上面,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每次看见一只陌生的小鸟,就把它的名字添到表格上,并在旁边注明观察者姓名的大写首字母,然后再把观察到的各个细节标到名字的对面。目光最敏锐的童子军队员,便是那些姓名首字母在表格中出现得最多的人。

此外,表格还要显示某个既定地区鸟的外观和相对数量比例。大家发现,对于由少年组成的巡逻队员来说,在对每种鸟儿做了深入了解之后,立即把相应小鸟的彩色图片粘到表上,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做法,结果甚至能使巡逻总部的内部装饰呈现一种新的风格。

软体动物——贝类与壳类动物

有许多动物生性害羞、不善交际。它们居住在我们的森林和水洼、海边,除了寻觅比自己还大的食物为食之外,它们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这些动物当中便有软体动物。人们往往将软体动物与螃蟹、龙虾等动物混为一谈,并冠以“壳类动物”的名称。不过还有极少数软体动物根本没有外壳,如通常被称为“鼻涕虫”的动物。除沙漠之外,世界上几乎任何地方都有它们的踪影,但是,由于它们不喜欢交际,因此,只有相当锐利的眼睛才能发现它们。有些软体动物只在晚上才会爬出藏身之地,而几乎所有美国品种的软体动物都会在某种形式的伪装下生存。

软体动物可以很方便地分成三类:一类生活在淡水中,一类在大气中呼吸并在干地上生存,最后一类则只在海里生存。陆地上的贝壳类动物或蜗牛一般有螺旋状的薄壳,以种类蔬菜为食,其中许多蜗牛还会产出状似小珍珠的卵。它们的藏身之地或在树叶背阳的一面,或在其他潮湿的地方、枯树的树皮或树桩底下,还可能在松动的石头下面。它们慢慢地向前爬行,其活动在雨后最为频繁。有些较大的蜗牛直径达到1~2英寸,相比之下,其他蜗牛体形越来越小,最小的蜗牛几乎比针尖头还小。在收集蜗牛时,小蜗牛可能因干燥而死,而大个的蜗牛必须在沸水中浸泡方能杀死,此时,可以用一个弯曲状大头针制成的钩子把它从水里捞出来,以保证它的壳干净而完整。鼻涕虫由于释放出黏液,因此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只能将就着看看。有些能在加州发现的蜗牛品种大小如同一根较小的雪茄,但是生活在落基山脉东部那些州的蜗牛就要小一些,而且大部分都是从欧洲引进的。在这些州,蜗牛吃菜园里的生菜等植物,给园主制造了不少麻烦。

许多淡水蜗牛都大量生活于小溪和池塘,而它们的近亲——淡水蚌一般在浅水河流里大量生存。它们的外壳经常美丽如珍珠,呈白色或紫色,有时还有褐色的外壳,上面镶有亮紫色的条纹。

淡水蜗牛主要有塘边蜗牛;起泡蜗牛,这种蜗牛最显著的特点是壳的螺旋方向是向左而不是向右;以及壳的螺旋方向为平面旋转的平旋壳蜗牛。所有这些淡水蜗牛都会产出小卵。卵包在一种透明的果冻状物体里。淡水蜗牛一般生活在百合浮在水面的叶子或其他水生植物上,或者叶子和植物背面爬行,而蚌类则或多或少把自己躲在泥里,或者躺在溪底的碎石上。此外还有一种数量非常庞大的小双壳贝,较大的达半英寸,也有的体形很小,这些贝类也非常喜欢藏身于泥,被人称为“斯菲西留姆贝”或者“皮西迭姆贝”,而没有“通用”的英文名称,因为只有四处搜寻它们的人才知道这种贝类的存在。

海边的每个人都知道蚌类,有软壳蛤、圆壳蛤和牡蛎,因为这些蚌类可以食用;但是也有数量极多的双壳贝不那么出名。在大西洋的水湾——切萨皮克湾的北部海岸,最出名的海螺是油螺,或叫沙蜗牛、“纳提卡”,它们经常会在海滩上的蛤壳上钻圆孔,以便吮吸其邻居蛤类身上的汁液,而你可以在潮汐之间,在礁石上找到各种各样数不清的玉黍螺(礁石蜗牛或“利托里纳”)。除帽贝之外,这些小船状或拖鞋状、有着锥形外壳的贝类都能在类似的地方找到,而且都以植物为食。总起来说,在海滩上和海岸上的水里能找到数百种贝类,收集它们不仅能为你带来很多好奇和乐趣,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去除贝肉之后,你不需要使用防腐剂就可以将贝壳精心保存起来。

鱿鱼、墨鱼、章鱼及其相关品种也是软体动物,但是普通的收集人员很难得到它们,只能想想图个高兴罢了。

爬行动物

通过爬行动物,我们可以对某种特定类别的脊椎动物或有脊椎动物有一定了解。总体而言,脊椎动物可以描述成有鳞甲或角状防护盾牌,因为大多数脊椎动物都可以通过这种体外覆盖物来辨别,就像通过有无毛发辨别是否哺乳动物,以及通过有无羽毛辨别是否鸟类一样。千足虫、蝎子、狼蛛等等动物虽然经常被人错误地当成爬行动物,但并不影响我们对该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将现有的爬行动物分成相互独立的4大类,即鳄鱼类、龟类、蜥蜴类和蛇类。

鳄鱼的外形与蜥蜴相像,但要比蜥蜴大得多,而且只生活在热带地区及温带毗邻地区。在这一点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美洲的美洲鳄,这种鳄鱼居住在墨西哥湾边上的各州和大西洋沿岸向北远至北卡罗莱那州的各州。猎杀鳄鱼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鳄鱼皮,因为鳄鱼皮是一种很好的皮革,可用于制造旅行包、钱包等等,而由于对鳄鱼皮无休止的追求,使得许多以前有大量鳄鱼出没的地方如今鳄鱼已经非常稀少。人们还发现,与尼罗河里出现的鳄鱼非常相像的美国鳄鱼,在佛罗里达州的最南端也能找到。

龟这种动物不难通过骨质龟壳辨认出来。这种壳把它们的身躯包起来,大多数龟都能将头和腿缩进龟壳以得到保护。

这种龟壳通常覆以角质甲胄,但是也有一大类即所谓的“软壳龟”,其身上的覆盖物却是一层软皮,从而鲜明地和“爬行动物的最大特点是身上覆盖以鳞片或甲胄”的观点唱起了反调。尽管大多数龟生活在淡水中或陆地上,但也有几种龟类终生生活在广阔的海洋里,只在繁殖季节才来到海滩上产卵。这些海龟中,有几种能长到体形非常庞大,有些体重甚至能达到800磅以上。有一种海龟因为肉味鲜美而遭到捕杀,而另一种海龟则是由于又厚实又好看的角质甲胄能提供所谓的“龟甲”,从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产品。龟似乎非常长寿,其标本据说能保存数百年之久。比如我们森林中的纸盒龟、非洲侧颈龟、鳄龟都是这方面为人熟知的例子,而生活在我国沿海的盐渍池塘和沼泽中的水龟之所以闻名,则因为它们是餐桌上的美食。

蜥蜴是四足爬行动物,一般体形很小,生活在陆地或树上,但很少愿意主动下水。所谓的水蜥蜴其实根本不是蜥蜴,而是属于蝾螈,可通过它的裸体上没有覆盖以甲胄来辨别。大多数真正的蜥蜴外形非常优雅,奔跑时速度极快,另一些蜥蜴则展示出最华丽的色彩,这些蜥蜴中,又有许多如变色龙,可以根据光线、温度或自身情绪的变化来改变颜色。然而,并非所有蜥蜴都有四条腿,当前有一种强烈的趋势,即蜥蜴慢慢进化成无腿物种,最终变得和蛇非常像,以至于人们很难将它与蛇区分开来。所以说,我们所称的“蛇蜥”(在美国南方各州十分常见)其实根本不是蛇,而是一种蜥蜴,因为我们很容易看到它的头两边都有耳孔,而蛇是没有耳朵的。这种美丽的动物又叫“分节蛇”,而这两个名字都与它的长尾极度脆弱有关:当敌人试图抓捕蜥蜴时,它们的尾巴会在敌人的手上断成几截。那种认为这些断开的尾巴碎片还可以接在一起并恢复尾巴功能的愚蠢说法,当然纯属天方夜谭。其实,蜥蜴的身体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长出一条新尾巴,但这条新尾巴要比旧尾巴短而粗。新长出的小尾巴一般与蜥蜴身体其他部位的颜色不同,非常像一个“角”,呈尖锥形,这便又诞生了另一个同样愚蠢的说法:据说角蛇或叫铁环蛇的尾巴里有一根刺,这根刺有剧毒。其实蜥蜴根本就没有半点害处,当然,行动迟缓的“希拉毒蜥”除外(Gila的发音应是Heela,因为它的名字源于亚利桑那州的希拉河)。希拉毒蜥居住在亚利桑那州和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带,咬一下便可能置人于死地。这种蜥蜴的毒腺位于下颌附近,攻击时,这种动物会坚忍不拔地挂在受害者身上,毒液通过伤口进入对方体内。虽然在全美各地都有一些可怕的故事,说某些品种的蜥蜴毒性多么多么大,但除毒蜥之外,所有其他蜥蜴都无害。

四类爬行动物的最后一类是蛇。蛇通常都没有腿,虽然有些蟒蛇和巨蟒体外分明有尚未长全的后肢,但也较容易辨出是蛇而不是其他动物。蛇这种易辨认的特点有时候很有好处,如果你在辨别蛇是否有毒方面不是专家,最好对它们敬而远之。最安全的做法是不去打扰它们,尤其是那些无毒的蛇往往还能捕杀老鼠和其他害虫,除非是那些住在树上以鸟蛋和幼鸟为食的蛇,当然不值得我们费力去保护。不用说,响尾蛇你可千万别认错了。它的尾部有一种角状的附属物,它用这种东西发出声音,警告周围动物别忽视了它的存在,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辨认出它。此处应该解释的是,无论是蜥蜴还是蛇,都会不定期地脱落外层皮肤即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