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事有尺度——如何提高你的做事能力
48280400000081

第81章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

由于地域、环境、文化层次、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也不尽相同,但是人生从自立做事那天起,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自己的做人原则。

做人的原则会指导人一生的行为。树立一个正确的做人原则,是人的立身之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原则,也就是说有个做人做事的底线,哪些事可为,哪些事可不为,心里必须有杆秤,这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做人要凭良心”,所谓良心就是心中那杆秤,也就是做人的原则。

春秋时期,公孙仪做鲁国宰相,他十分嗜好吃鱼,鲁国的官员都争着买鱼送给他,公孙仪却不接受。他的弟弟问他:“你那么爱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为什么呢?”

公孙仪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别人送的鱼,因为一旦接受别人送的鱼,必然要照人家的意愿去办事,那就将违法乱纪。犯了法,就会被罢免宰相的职务。一旦丢了官,虽然想吃鱼,又有谁再给我送呢?不接受别人的鱼,就可以免于被罢相,虽然没有白拿鱼,却能长久地自己去买鱼吃。”

不接受别人的鱼,吃自己的鱼就是公孙仪的做人原则,有了这个原则的指引,他才能稳坐相位,并流芳后世。做人必须有原则,如果丧失了做人的原则,也就丧失了是非评判标准,你就会分不清敌我好坏,是非曲直,也就搞不清楚自己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一天到晚糊里糊涂,很容易走入歧途。因为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时时事事都要受到社会公认的法律和道德等准则的约束,你不可能置身于社会之外,成为一个游离分子。

原大连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两委办”综合处处长李某,本是一个仕途顺利的“后备干部”,可是他却有一个错误的价值观,他认为自己有权时不享受,过期就会作废。

为了满足膨胀的私欲,李某不惜瞒天过海先后骗取单位及个人101.6万元巨款,并用这笔钱包养了“二奶”。谁知道,就在他的欲望不断得到满足时,“二奶”瞒着他怀孕并坚持生下一女,以此要挟他拿出一笔笔巨款。

面对“二奶”永无休止的贪欲,百般无奈的他为了保住名声地位,息事宁人,不惜做通妻子的工作,夫妻俩相互配合,巧立名目诈骗、贪污152万元,填充“二奶”的饕餮黑洞,及至案发。

这个人本来家庭幸福美满,仕途一帆风顺,可他偏偏身在福中不知福,被外面世界的“精彩”所迷惑,以婚外恋、包“二奶”等丑行为荣,结果成为美色之网的俘虏,以致家庭破裂,牢狱一生。李某的最大失误就是做人没有原则,价值观成了“金钱观”的俘虏,结果咎由自取。记得陈毅有句名言:“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如果李某早日明了这条做人的原则,也就不会去明知故犯了。

但是“做人难,做个好人更难”,因为好人是有原则的,他时时处处要受道德水准的约束,需要做到“忍、让、谦、和”。忍:凡事都要谨慎从事,三思而行,怒上来时以忍为高,忍气能生财,小不忍则乱大谋;让: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让心平气和,礼让三先和睦常乐;谦:人有成绩莫自夸,骄傲自满无益多,历览天下许多事,成由谦逊败归奢;和:世上谁能无有过,莫为小事动干戈,和与人交受众敬,百忍堂中有太和!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原则,好人才更容易被人所推崇。

当然,做人有原则,还应考虑到原则与发展的关系。因为社会是向前不断发展的,人的观念也是在不断更新,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法律和道德准则会有所不同,这个时期你这样做可能是对的,而同样的做法放在另一个时期就是错的,甚至是违法的。所以我们的做人原则,也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革而不断调整,绝不能让原则成为一种定式,那样很容易束缚和禁锢自己的思想。

总之,做人要有一个原则,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求你做得最好,只求你做得较好,只要人人都能在社会法律和道德准则规范中,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稳定安康,繁荣富强,我们自己也会更加舒适,更加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