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送给青春期男孩的枕边书
48281700000016

第16章 学习压力会调节,男孩不要太焦躁(5)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要知道,人在受到挫折和打击以后,往往容易变得消极回避,或对对方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譬如,觉得批评过自己的老师一无是处,对他教的科目也提不起兴趣等等。你们要随时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果一旦发现这种抵触情绪,就要设法消除;否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有害于自己。

消除这种抵触情绪的方法主要靠理解,不仅要理解老师,也要告诉老师自己对他这种行为的感受,让老师理解自己,改变他的态度。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正当行为和要求,不受老师的情绪影响,干自己该干的事,学好所学的全部课程等。

总之,青春期男孩,已经有一定的自制力了,对于自己与老师之间所存在的某种误会以及老师对自己的判断失误,一定要冷静地加以对待,不要直接与教师发生正面冲突,可以在适当时心平气和地向老师作出解释,以求得对方的谅解。即使与老师产生矛盾,双方观点不同或老师对自己的批评欠妥,也不应当直接顶撞老师,尤其是不应该当众顶撞老师。

2.老师的批评是对你的爱

青春期是个叛逆的年纪,尤其是男孩,表面上看是长大了,但实际上心灵也是脆弱的,于是,在很多“赏识”教育的提倡下,很多男孩忘记了要想成材,同样需要批评。

的确,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不能没有批评。因此,青春期男孩要明白,当你犯了错误时,老师对你进行的批评是老师对你的爱,是为了你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也只有如此,你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你才能形成对一件事情的真实、完整的体验,也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所有这些对一个成长期的男孩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教育学生,无疑是每一名教师的天职。一般而言,每一位教师对其学生所进行的批评、教诲,无一不是出自善意。仅仅就此而论,男孩就应当虚心接受。

那么,青春期男孩,如果被老师批评,应该怎样面对呢?

(1)找出老师批评你的原因。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较大变化的关键时期,有着情绪的多变性、情感的冲动性、行为的难控性、思想的波动性等特点。男孩有时是出于好奇、有时是一时糊涂,才做出不当举动的。因此,男孩要分析自己犯错误的根源,然后加以改正。

(2)正确对待老师的错误批评。所谓“批评错了”,可能是批评与事实有出入,或者是事情的性质、程度与老师所说的有差别,也可能是方法错了,如使用了讽刺、挖苦的语言等。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男孩可能都一时无法接受,遂感到委屈,产生不满情绪。如果老师对你“批评错了”,你也要始终保持尊师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莫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当然,你也可在适当的时候向老师讲清事实的真相,消除误会,使师生关系更融洽,因为即使老师的批评是错误的,但出发点都是好的。

(3)接受老师的批评。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做到“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认真改正错误,更好地完善自己。

3.努力取得老师的支持

王刚从小调皮捣蛋,不怎么受老师喜欢,但他很聪明,因此成绩一直也不错。上初中以后,老师把王刚的座位和李小凡放在了一起,因为李小凡是个安静、听话的男孩。而王刚就不喜欢和这样的人玩,回家后,他一直抱怨,对妈妈说:“您说,那李小凡也并不是什么学习尖子,老师怎么就那么喜欢他呢?”

“傻儿子,你要知道,在学校,取得老师的支持,让老师喜欢你,对你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老师是不是经常单独给李小凡补课?”

“您怎么知道?”

“我当然知道,这就是因为老师喜欢他。你也可以做到。”

“那我怎么做?”

“后天不是教师节了吗?自己动手做个小礼物,写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你们之间的关系肯定能拉近一步。”

“我知道啦,谢谢妈妈。”

教师节那天,王刚亲手给每位老师送上自己做的卡片,还附上了信件。老师们都笑了。

青春期,很多男孩由于教师对自己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产生了心理上的对抗。其实,每个男孩都希望能成为老师眼中的优秀者,希望老师喜欢自己,在学校里,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友好、亲密,就能使师生团结合作,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因此,那些对抗也只是表面的,教师仍然是男孩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那么,青春期的男孩们,该怎样努力取得老师的支持呢?

(1)尊敬老师。尊敬师长,是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老师辛勤地工作,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材,但教师也是人,难免有缺点、有错误,如果因为教师工作中有缺点、有错误就不尊敬他们,那是不对的。男孩们,你应该体谅老师的苦心,更要尊敬老师。有了尊敬,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2)努力学习,用成绩回报老师。老师希望每个学生都取得好成绩,因此,对那些学习用功、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总是格外关注,因为他们是老师教学成果的最好证明。因此,要想获得老师的支持,成绩是最好的武器,学习成绩的上升,会让老师看到你的努力,自然会喜欢你。

(3)主动关心老师。比如在某个节日的时候,你可以精心地制作一个礼物,并写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如:在给班主任老师的贺卡上写道:“亲爱的老师:这一年来给您添麻烦了,感谢您的辛勤培育。在新的一年里,我打算把各科成绩都提高一个层次,请您继续关注我,帮我一把,好吗?”相信任何一个老师看了这张贺卡,都会被你的上进心所打动的。

4.试着和父母做朋友

在每年的社会三好家庭评选中,小伟家总是当选,而当街坊邻居问小伟与父母相处的秘诀时,小伟总是说:“因为我和爸妈不仅是亲人,还是朋友,他们是我最贴心的朋友。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他们总是给我最大的帮助,每次和爸妈的交谈都是一次享受,我总是获益匪浅,人生的很多问题我不再困惑。”听到这番话,很多人夸小伟懂事。

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青春期男孩和小伟却不是一样的想法,身边总有男孩抱怨:“哎,跟父母谈不拢了,有代沟了。”所以有什么事情,最不想告诉的是父母,最晚知道的也是父母,更谈不上谈心了。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实在让人感到既悲哀又无奈。静下心来认真想想,青春期男孩为什么就不能尝试着与父母交朋友、谈谈心呢?

首先,全天下最无私的就是父母了,正如那句话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常常甘心为自己的子女奉献一切。其实,亲人才是最真挚的朋友啊!

其次,人与人之间,只有加强沟通,消除隔阂,才能建立和深化感情。你与父母之间存在沟通障碍,是因为你没努力尝试去沟通,天下的大多数父母都是明理的,虽然刚开始交流可能会有些困难,但随着交流次数的增多,你们的情感、思想自然而然地贴近,沟通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当父母看见儿子愿意与自己坐下来谈心,并能交换意见的时候,就会认为你懂事了,长大了,久而久之,你与父母的关系就亲近了,家庭关系和谐了,这对于你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再次,父母总是过来人,他们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对于青春期涉世未深的你是十分宝贵的。与父母交心,能学习到很多你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学校是无法学习到的。

总而言之,试着跟父母做朋友吧,你会受益无穷的!

5.和父母适当地争论

小志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父母不在身边,他自小因为身体不好,更得爷爷奶奶加倍地爱护。升入初三以后,小志的爸妈专门回国照顾儿子,学习上、生活上事无巨细都被他们包揽下来。因为他们总是认为小志还是个小男孩,永远都长不大。可自从那天晚上后,小志的爸妈开始对小志刮目相看了。

这天晚上,小志正在看莫言的《檀香刑》,边看边愤怒地嘟囔着,小志的爸爸很奇怪儿子今天怎么这么激动,因为平日里看书总是悄无声息的,于是便问小志:“有什么值得你这样激动的?说出来让爸爸见识见识。”

小志便把《檀香刑》那种旧社会非人的惩罚方法讲给爸爸听,不想爸爸听后很不以为然,并对小志说:“以后不要再看这种书了,这会影响你学习的积极性,你还是好好上你的课吧。”不料一向乖巧的小志却说:“爸爸,我认为你这么说不对,我知道我最需要做的事就是把学习搞好,考上一所好大学,可并不能因此就放弃我所有的业余爱好吧,而且我们老师也说,适度地看看小说,有利于放松身心,再者,看了这部小说,我真的很震撼。”

小志没有再说话,只是撇撇嘴又回到房间里继续看《檀香刑》了。而小志的爸爸妈妈却一时平静不下来了,小志的爸爸说:“真没想到这孩子还挺有一套自己的想法,看来我们是太忽视他这一点了,总认为他还是那个不懂事的小男孩呢。”妈妈也接着说:“是啊,我们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平时也不注意与他交流,所以今天才吓了我们一跳,以后我们可得注意了。”

从那以后,小志的父母对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漠然视之了。

青春期的到来,男孩们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个大人了,凡事要求独立,可是,在父母眼里,这些男孩即使长大了,也永远是个孩子,对他们的这些想法更是不屑一顾。面对如此“霸道”的父母,有些男孩恐怕束手无策,只能以拒绝沟通来熄灭与父母之间的战争,其实,这种逃避的方法是很不好的。哪怕与父母沟通时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争议,也不要回避,因为适当的争论才能使父母了解,乃至重新认识你。若只是一味地以沉默来抗拒,丝毫不会改善你与父母之间僵硬的关系,还会让代沟越来越深。

另外,有些男孩认为父母都是为自己好,于是,对于父母的任何话,都是言听计从,其实,这是一种愚孝的态度。只有适当地争论才可以让父母更加了解你,知道你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更会促进家庭和谐,但要注意千万不要让争论升级为争吵。

所以,青春期男孩,应该像小志一样,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总以为父母不会理解而懒得去说,父母永远会为你着想,即使当时他们不会理解,事后也会重新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