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学习爱
48284300000015

第15章 有“性”就有“爱”吗?

“性”≠“爱”真爱需要双方在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以及社会层面达成共识、融为一体。

真实案例

不敢触碰的“性”,难以捉摸的“爱”

他是学校国旗仪仗队的队长,他是无数女孩心目中的王子,他是我21岁的初恋。

一直以来,我都仿佛生活在一片虚幻的甜蜜之中,享受着来自他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享受着来自同学们的羡慕的眼光。但是相恋一年后,我们开始不停地争吵,甚至持续地冷战,而矛盾的核心就是我们两个人对能否发生性关系的不同态度。

“如果你真的爱我,就不会拒绝我!你简直是老封建!不可理喻!”他总是那样沮丧地看着我。

“如果你真的爱我,就不会总想着和我发生关系!你难道就不能想想我的性格,我的气质和内涵吗?”我总是那样愤怒地看着他。

或许,我们也曾因为各种琐碎的小事吵架,却始终以“能否发生性关系”而尴尬地结尾。

我会常常回忆起我们最初相恋时的快乐时光,但我知道,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任谁也无法修补我们满是裂痕的爱情。更令我焦躁不安的,是好友们在听我诉苦时所表现出的诧异和不赞同,她们竟然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想我开始怀疑爱情真正的动机了!

难道所有的男孩都是这样的吗?难道这就是爱吗?

Fiona23岁大三学生

贾晓明解析

其实,“性”的概念本身暗藏着很多方面。我们现在所讲的“性”只是个相对狭隘的说法,特别强调“性交”的概念。但是“性”实际上包括一个人的衣着、化妆、身材、相貌甚至声音等。女性的魅力、男性的潇洒等等评价都是我们本能地对于“性”的认识。

爱情是同时具有社会属性以及生理属性的情感类型,因此一个人相对成熟的生理发育也是美满爱情的重要基础。正基于此,爱情当中一定包含着性,但性到底应该走到一个什么程度则因人而异。两个人相爱的时候一定会存在某种冲动和亲密接触,比如说拉手。有的人拉手时会脸红心跳,这是最初的爱以及一个人对异性的接触,也可以把它叫作一种性的接触,它使人产生美好的感觉。

人有生理层面的需求也有社会层面的需求,相应的则是性行为会受到社会道德的约束和制约,还会受到社会文化、传统、习俗的影响,所以两人能达到何种程度的亲密关系,除了个人内心的需要和感觉之外,还受到其他东西的影响。相对而言,女孩在性的问题上要比男孩显得更加保守与谨慎。不过,在女性中间对贞洁、婚前性行为等问题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Fiona的男朋友认为相爱的人什么都可以做,可Fiona不这么想,她甚至担心自己和男孩之间发生性行为后还是不是一个纯洁的女孩。如果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终止了,自己以后还能不能恋爱和结婚。由此可见,像“贞洁”、“处女”、“婚前性行为”这些词的出现就是社会对性行为的道德规范。

青音观点

在对待爱情和性的问题上,男女之间由于存在不同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而往往产生迥异的思维模式和态度。有性不等于有爱,有性无爱则是丑恶而肮脏的。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仅仅是为了性和生理上的满足,那便是一种可悲的人际关系。

相爱的过程一定是性的层面、心理层面以及社会层面三位一体的融合。当然,那些所谓的最崇高、最伟大的爱情和纯粹到没有任何身体接触的爱情的说法也失之偏颇。

如果像Fiona的男朋友这样总是因为这件事和女友吵架,甚至对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产生怀疑,那么男孩此时应该重新审视这段恋情,并纠正自己的爱情价值观以及判断取向。

相对的,Fiona作为一个女孩,要在性的观念方面建立起较为正确合理的认识,在不强求自己的前提之下决定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

两人真正相爱,就应当彼此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