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学习爱
48284300000025

第25章 不肯拒绝爱: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开门即是黑暗,一脚踏落悬崖,理智怎敌得过情感的冲击?

真实案例

我不能做你的哥哥

直到一切都被我搞砸了,我才意识到:当时无意中犯的一个小错误竟酿成了今天这个无言的结局。

刚上高中的时候,学校里弥漫着“哥哥认妹妹”的风气,我却对此嗤之以鼻。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校园中,我无法放任自己在无聊的嬉闹中浪费宝贵的时间。家人殷切期盼的眼神时刻提醒着我——学习、学习、努力学习。所以当她满怀希望地站在我面前,说要认我做弟弟的时候,我立即回绝了。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开朗又健谈,甚至和我有着共同的兴趣。但我无法理解她的行为。像她这样优秀的女孩为什么会如此突兀地对我提出莫名其妙的要求?似乎没有料到我拒绝得如此干脆,她赶忙慌张地改口,说要认我做哥哥。也许是她恳求的眼神触动了我,我竟答应了她的要求。事后我不断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小错误,不会影响学习。

有一段时日,我们过得确实很快乐。只要和她在一起,笑声似乎就不会停歇。

她说:“我喜欢你。”

我随口回答:“我也是。”

她的声音满怀希望:“真的吗?不要骗我。”

她睁大眼睛直直看着我,我感到局促:“你才在骗我。今天是愚人节。”

她眼中的光彩变得暗淡:“书上说,表达爱意最好在愚人节这天。我这么做了。你接受我吗?”

我转过头去:“我不喜欢你。你不要多想。”

尽管我说得有些绝决,可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我好。我生病了,她会耐心照顾我;有比我优秀得多的男生追求她,她也不屑一顾。

那天是她的生日。她邀请我去她家做客。到了她家,我才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客人,甚至连她的父母都因为工作不在家中。她在黑暗中点起一支蜡烛,柔和的烛光陪伴我们吃完晚餐。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我赶紧起身准备离开,她却突然吹灭蜡烛,紧紧抱住了我,我怎么也推不开……

我们做了不该做的事。她还是那样睁大眼睛看着我,说:“你喜欢我吗?”我不敢回答。

第二天,我把座位挪到了最后一排。我不敢和她说话,甚至不敢看她。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我的学习成绩下滑得很快,考入清华北大的梦想离我渐渐远去。我不禁祈祷能回到那一天。回到那一天,我想告诉她:“我不能做你哥哥……”

厉楠16岁高中生

贾晓明解析

分析一个事件,需要把它带入具体的环境中。厉楠在严酷的竞争之下,要为考上名牌大学加油冲刺,这样的理想抱负是每个高中生都有的。除此之外,厉楠也和周围的学生一样,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排解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哥哥认妹妹”的风气风靡开来,正是因为很多独生子女缺乏足够的关心与爱护。女孩对他积极主动、百般关照,厉楠不对她产生依恋需求反而是不合乎情理的。包括最后性行为的发生,都体现出双方有着强烈的孤独感以及被抚慰的渴望。

厉楠是个学生,他需要用刻苦学习的方式投资未来,因此必须斩断一些东西。显然厉楠经历的这种情感发展包括很多成人的经历中都会有这种理智与情感的交锋。理智上他应该拒绝这份爱,但情感的需求瞬间可以压倒一切。最后,他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拒绝对方,把桌子搬到最后一排。但已经发生了太多事情,对双方来讲都已经太晚了。

厉楠无需太自责,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但简单地躲避女孩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在高考结束之后,应当和女孩商量决定两个人下一步的选择,不要给自己将来的不快乐埋下伏笔。

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厉楠他们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和对方负责,极端化的表达方式证明了这一点。作为成年人,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首先应该体谅他们,引导他们用没有伤害性的行为进行交往并使需求得以满足。

如何与异性处理友谊,如何合作,如何参加集体娱乐活动,这些都是关于学习爱的重要方面。举个例子,我接到过一个电话,一位家长说孩子班上组织去春游,要在野外露营,有可能男女生分到同一个帐篷里过夜。这位家长相信班上的男孩都很好,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依然放心不下。此时,家长不应立即说孩子们不能住在一起,而是要告诉女儿,同学们在一起可能会发生什么,应该怎样处理突发状况。

再来关注另一个例子,一个在加拿大留学的女孩告诉自己的父亲,学校有一个同学聚会,叫作疯狂派对。女孩问父亲自己是否可以参加,父亲说当然可以去,但是要想好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会怎么做。一个星期后,女孩告诉父亲,自己在网上查阅了很多东西,疯狂派对上会喝酒,甚至吸毒。女儿细致地交代了如果他人劝自己吸烟该怎么做,自己做到什么地步就要撤出来。这是部分家长与孩子需要学习的交流模式。

青音观点

要想拿出勇气拒绝别人,首先要做的就是面对自己内心的需求。

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切选择都显得孤立无助,我们需要为自己建立某种心理缓冲地带,以免一开门即是黑暗,一脚踏落悬崖。

关于充满青涩伤痛的初恋,家长越是反对,青少年越是渴望,这和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是有关系的。

父母和老师们应该更多地关心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对爱或者排遣寂寞的需求,进而思考如何去关心孩子,给予他们更多和异性朋友交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