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学习爱
48284300000033

第33章 我怎么不“触电”?

不是所有人的爱情都像偶像剧那样浪漫而传奇,理智地看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尊重感情的多元化发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真实案例

找不到恋爱的感觉

对我来说,谈恋爱需要有一种特殊的心动感觉。比如我喜欢看大片、听音乐和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因为从中我能找到心动的感觉。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怎么也找不到这种感觉。

我并不是凭空瞎说。我曾经也谈过一次恋爱,当那个女孩知道我对她根本就没有恋爱的感觉时,决然地离我而去,而我也没有太多的留恋。站在大街上,我很好奇为什么那么多情侣喜欢天天黏在一起呢,换做是我,实在无法忍受。

很多追求我的人看上的都是我健硕的身材以及健身房教练的职业,我觉得她们都挺俗的。我喜欢的人呢,一旦接近相处就觉得没有意思,好像总是找不到那种触电般怦然心动的感觉。我并不是不想恋爱,也不是不会爱,可是我确实没有全心地爱过,我自己也觉得很困惑苦恼。

小田25岁健身房教练

贾晓明解析

当我们通过艺术作品来感受内心世界的时候,反而离现实比较远。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的升华,是一种再创造,来源于现实生活而超乎现实生活的。有时候艺术作品中的某个情景和状态可能会给你很多的感触,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并非如此。同样,我们每个人都想寻找心动的感觉,但也许这个人根本就不会出现。其实,许多学者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弗洛伊德的大弟子、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原型会通过人的内心一代代传下去。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异性的原型。在一个男性的内心有一个女性的原型,而一个女性的内心也有一个男性的原型。也就是说你真正想要寻找的那个恋人就是你内心深处的那个人。

有的人无法理解,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内心的那个“他(她)”究竟长什么样子。心理学家认为“他(她)”只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并不是脑子里的一个意识化的存在。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又会觉得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确实是有一个原型的呢?这是因为在茫茫人海中,有时确实存在这么一个人,惊鸿一瞥之下,我们真的会有一种触电的感觉。按照心理学家的观点,这个时候处于潜意识的那个“他(她)”才真正地浮现在人的意识当中。

在小田的讲述中,他会爱,也有热情去爱,但为什么就爱不起来呢?其实,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东西会对他(她)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家庭,可能父母的婚姻不太幸福,或者看到周围的人恋爱不幸福等等,这些都会对一个人的恋爱产生影响。当他(她)想真正用心去爱的时候,在他(她)的内心深处可能会有一个声音,告诉他(她)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不要轻易谈恋爱。他(她)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但是他(她)的内心深处确实存在这样的声音。所以,真正当异性出现在他(她)面前时,他(她)就会觉得两个人之间像隔着一堵墙,无法感觉到那种心灵的互动和交流。

当我们说到“凑合”这个词的时候,可以用另外一个比较好听的词——“培养感情”来代替。爱情往往是不太好把握的,尤其是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龄,我们会比较被动地跟一个异性有目的地培养感情、发展恋爱关系。实际上人们之间的感情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只不过这种培养出来的感情,跟那种一见钟情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它就像涓涓细流一样,会让你慢慢体会到它的好。有时候你会把对对方的好感主动升华成爱情。比如说某个人不错,很诚实、很本分、很聪明,当你与他只是同事或同学关系的时候,你不会主动把这种好感升华为爱情;但是一旦你与他确定了恋爱关系,你在心里就会主动放大这个人的优点,从而产生出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不断地升华,最终可能会变成爱情。这其实是维系爱情、维系婚姻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在谈婚论嫁甚至结婚以后也会有情感产生,在这些过程中可能会找到那种触电的感觉。

青音观点

不是所有人的爱情都像偶像剧那样浪漫而传奇。很多人可能一生都平平淡淡,无法邂逅自己的“心动”,也有些人由于缺乏信任和足够的安全感而错过了最适合自己的异性。

在爱情中,我们应该尊重感情的多元化发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感情方式,或者一见钟情,或者细水长流。

但是无论如何,你一定要清楚,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是怎么做的,你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其实,不管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一点我认为是特别重要的,那就是不管你选择哪一条路,都要有勇气承担选择之后所付出的任何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