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固原农业发展概论
48476300000031

第31章 固原市畜牧业的定位与发展思路(1)

第一节固原市畜牧业的定位

固原市具有发展草畜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加快草畜产业发展,对固原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固原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先、草畜为主、特色种植、产业开发”的方针,把发展草畜产业列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首,以肉牛产业为突破口,采取得力措施,按照“品种优先、技术配套、机制创新、综合示范、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宁南山区草畜产业建设工程》,组织开展了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基地建设、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固原市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09年年底,固原市肉牛饲养量为74.6万头,占全区的42.8%,其中出栏26.5万头,占全区的38.3%。截至2012年年底,肉牛饲养量已达82万头,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

一、从我国基本国情看固原市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畜牧业发展远景规划提出“两稳定,两加快,两突出”的战略思路,即稳定生猪和禽蛋的生产,加快草食家畜和优质肉鸡的生产,突出发展肉牛、肉羊生产。这既是从我国畜产品供求构成出发,更是从我国国情和饲料资源状况出发作出的决定。

我国有13亿人,只有1.2亿hm?耕地,人均粮食多年在262~300kg徘徊,我国要以占世界7%的土地解决占世界22%人口的粮食问题,还要在这片土地上解决13亿人的畜产品消费问题,不能像美国等国家那样,通过粮食转化提供畜产品,发展高耗粮型畜牧业。我国虽然有3亿hm?天然草原,草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近30%,南方有大量草山、草坡,总面积约1亿hm?,占国土总面积的6.5%,但大部分由于超载放牧,已严重沙化、退化,优质牧草尤其是以紫花苜蓿为代表的优质豆科牧草比例大幅度下降,产草量低而不稳,也不能像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那样靠草原提供畜产品。

我国人均拥有粮食少、天然草场少、产草量低,既不能把吃肉的希望寄托在草原上,也不能把吃肉的希望寄托在粮食上,所以我国在畜牧业发展方向上除了要改良利用好天然草原外,主要要用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发展吃草省粮、与人争粮不明显的草畜产业。13亿中国人既要吃粮又要吃肉、蛋、奶,只有走草畜产业这条路,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唯一选择。

根据我国国情,结合固原市实际,固原市畜牧业除了采用上述方法发展草畜产业外,还要以人工种草特别是高产优质的紫花苜蓿种植作为纽带,既解决人的吃肉问题,又通过人工种草改善生态,培肥土壤,解决人的吃粮问题。因此,人工种草是解决由于人畜共粮而导致固原市饲料粮短缺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固原市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是固原市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畜牧业发展远景规划战略。

二、从我国畜产品构成看固原市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追求高营养、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国内外市场优质牛肉需求量逐年增长,中高档牛肉市场逐步扩大。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肉类消费结构中,牛肉占40%,猪肉占38.8%,羊肉占4.96%,而在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牛肉占8.53%,羊肉占2.53%,牛羊肉的消费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居民消费的肉类主要是用高耗粮的猪来生产的,这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主要原因是我国牛羊肉生产量不足,产业化水平低。

宁夏是我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肉食以清真牛羊肉为主,清真肉食品牌在全国享有盛誉,固原市生产的清真牛羊肉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地供不应求,享有盛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羊肉消费市场的逐步扩大,消费者对牛羊肉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空间越来越大,而且固原市牛羊肉生产的成本低,增值空间大。

三、固原市畜牧业的发展定位

宁夏是全国十大传统牧区之一,同时又是回民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牛羊养殖是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清真牛羊肉产业也是宁夏最具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的产业,是宁夏打造清真绿色食品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宝贵财富。为发挥资源优势,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围绕“发展优势产业,打造宁夏名牌”的方针,实现了清真牛羊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牛羊肉产业已经成为宁夏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固原市拥有丰富的牛源,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劳动力和牧草资源丰富,饲养成本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甘肃中汇集团泾河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固原市泾源县,是西部目前最大的清真食品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为6万头肉牛,生产加工工艺符合欧洲市场最新卫生标准和伊斯兰教的牛肉和肉制品的加工要求,销售网络健全,辐射带动能力强,有利于本地畜产品的对内对外交往,可以建立冷库,利用欧亚大陆桥和伊斯兰教牌子出口冻肉或向中东出口活羊、活牛,赚取他们的“石油美元”。

学者对固原市经济发展可利用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定了具有区位优势的清真牛羊肉产业的发展空间价值,并且对清真牛羊肉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生产和加工上存在的问题、构建清真牛羊肉供应链体系、提高供应链管理技术水平、国际贸易策略、产业化与国际化、集群化整合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在固原市发展清真牛羊肉产业的可行性建议及发展计划。畜牧部门针对固原市清真牛羊肉产业提出了支持和发展建议,这对提升固原市清真牛羊肉产业及其影响力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它将在阿拉伯世界层面上,彰显固原市清真牛羊肉产业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有助于提升固原市的知名度,有助于固原市清真牛羊肉产业的深层开发,有利于推动固原市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利用民族地区伊斯兰教优势,固原市主打清真品牌,研究、开发清真牛羊肉生产与精深加工系列技术,开发清真牛羊肉食品,形成地方民族优势特色产品,延长产业链,将草畜产业提升增值,进一步提高肉羊、肉牛产品质量,提高商品率,增强清真牛羊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因此,发展清真牛羊肉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可以说,固原市今后几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决于草畜产业能否做大做强。要充分利用回族地区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尤其在优化品种、产品开发上下功夫,使肉牛、肉羊养殖业逐步向数量增长型和质量效益型转变。

第二节固原市畜牧业的发展思路与指导思想

在种植业产量潜力、价格潜力都不会有太大空间的情况下,当前固原市农民增收主要有四个渠道,即劳务经济、养殖经济、加工经济、特色经济。目前农村中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剩下的留守族大多为老人和儿童,因而养殖经济就成为留守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固原市经济建设中人、财、物三大资源的基本格局是: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物资资源相对不足。在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中,该地最不缺的就是人,为此以人力丰富之长,补资金匮乏和资源不足之短,才是固原市经济发展最现实的选择,才能逐步克服和缓解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矛盾。畜牧业产业链长,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转化增值潜力巨大,而且畜牧业所适合的地域比种植业更为广阔,它在微观上可以不受本地区季节和资源的限制,使劳动力得到常年均衡的合理利用,还可以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安置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和城镇化建设以后从土地上闲置下来的农民,特别是不能外出务工的留守妇女和老人,使他们就近创业,并满足他们“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的愿望,让他们离土不离家,仍然从事自己熟悉的工作,既能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又有利于解决养殖企业用工难题,降低饲养成本,有效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调整和优化就业结构。

固原市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旱灾频繁,要彻底摆脱靠天养畜的局面,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目标,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依据《固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固原市“十二五”时期畜牧业将重点加强优势突出、需求强、基础好的草畜产业发展,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培育,草场生态及现代畜牧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现代畜牧业科技保障与管理机制创新及服务体系建设、现代畜牧业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